慧雯放下茶盏,指尖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打断了掌柜的唉声叹气。
“不必借绣娘了,”她语气笃定,带着一丝胸有成竹的意味,“我有办法补上这批货。”掌柜先是一愣,随即面露喜色,却又很快被担忧取代:“小姐,这可是供奉宫里的物件,万万不可儿戏啊!”慧雯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放心,按我说的做便是。对外,你依旧要表现出无法补足缺口的焦急模样,甚至可以去借绣娘,但只是做个样子,实则暗地里买些金银线回来即可。至于内织染局那边,就让他们等到最后期限那日再交货。”她顿了顿,又道:“另外,支两万两银子记在账上。”掌柜虽然心中疑惑,却也明白自家小姐行事向来有分寸,便应声退下,依言照办。
慧雯则马不停蹄地赶往城外庄子,找到了正在田间巡视的林魏二爷。
“二叔,”她唤了一声,将手中的花样递了过去,“我要你帮我办件事。”林魏二爷接过花样,展开一看,正是那“百鸟朝凤”和“凤穿牡丹”的纹样。
“雯雯,这是……”他疑惑地看向慧雯。
慧雯将事情原委简略地解释了一遍,并递上两万两银票,“二叔,你拿着这银票去这个地址,记住,不要亲自露面,让可靠的人代为购买,并让卖家写好收条,摁手印签字。”林魏二爷虽不明所以,却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郑重地接过银票:“雯雯放心,二叔定会办妥此事。”他将银票仔细收好,又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要如此谨慎?”慧雯意味深长地一笑:“二叔,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说……”
慧雯辞别林魏二爷后,便匆匆登上马车,一路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车轮滚滚,扬起一阵尘土,马车途经一处僻静的庄子时,慧雯不经意地掀开车帘一角,目光扫过庄门,却意外地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吴勤州。
她心头一紧,迅速放下车帘,低声吩咐车夫:“快走!别让人瞧见!”车夫虽不明所以,却也感受到小姐语气中的急迫感,立刻扬鞭催马,马车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卷起一阵尘烟。
吴勤州似乎有所察觉,下意识地回过头,只看到一辆马车绝尘而去的身影。
他微微蹙眉,却并未放在心上,转身走进了庄子。
慧雯紧绷着神经,直到马车顺利进城,她才长舒一口气。
眼看着城门即将关闭,慧雯不禁暗自庆幸自己及时赶回。
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林炜彤,正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从学堂的方向走来。
“姐姐!”林炜彤一眼便看到了慧雯的马车,兴奋地挥着手,一路小跑过来。
慧雯见状,连忙吩咐车夫停下,待林炜彤走近后,她笑着说道:“炜彤下学啦?”“嗯!”林炜彤笑嘻嘻地点头,“姐姐,你今日怎么这个时候才回城?”慧雯并未解释太多,只是揉了揉他的脑袋,柔声道:“先上车,回府再说。”
林炜彤乖乖地上了马车,姐弟二人并肩而坐。
“姐姐,”林炜彤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近慧雯,低声问道,“你答应我的事……”他顿了顿,眼巴巴地望着慧雯。
慧雯轻笑一声,捏了捏他的脸颊:“放心,姐姐答应你的事,何时食言过?”林炜彤这才放下心来,脸上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马车缓缓驶向侯府,姐弟二人一同去给太夫人请安,晚膳也陪着太夫人一起用。
回到自己的院子后,慧雯遣退了众人,只留下心腹张正德。
“顺天府那边,可有消息了?”慧雯与林炜彤并肩走在回廊上,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炜彤,近来学业如何?”慧雯关切地问道,语气温柔。
林炜彤挺了挺胸脯,自信满满:“姐姐放心,我已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下场考秀才,定能高中!”慧雯闻言,欣慰地笑了笑:“好!不愧是我弟弟!若你真能考中,姐姐定设宴庆贺!”她顿了顿,又道:“庄子上新修了暖棚,还引了温泉,过几日得空,姐姐带你去看。”林炜彤眼睛一亮,兴奋地连连点头。
慧雯又许诺道:“你若是府试也能高中,姐姐便给你写荐信,让你去松山书院进学,如何?”林炜彤闻言,更是喜不自胜,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二人说说笑笑地来到荣安堂,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见他们姐弟二人如此和睦,心中甚是欢喜。
“你们还没用晚膳吧?正好,陪老婆子一起吃。”太夫人慈爱地说道。
慧雯和林炜彤欣然应允,陪着太夫人用了一顿温馨的晚膳。
饭后,太夫人打发二人回院休息。
“瞧瞧这姐弟俩,关系多好啊!”太夫人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感慨道。
一旁的陈妈妈笑着附和:“可不是嘛,大小姐对二少爷真是疼爱有加。”
慧雯回到自己的院子,稍事歇息后,便把张正德叫了进来。
“顺天府那边,可有消息了?”她开门见山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张正德躬身答道:“回小姐,案子还在审理中,尚未结案。如今审到姜姨娘遇险那一段,楚姨娘母子拒不承认是他们所为,说是姜姨娘自己不小心……”慧雯秀眉微蹙,这案子拖延的时间未免也太长了些。
“这效率……”她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张正德迟疑片刻,又道:“小姐,还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