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尘和崔墨羽在云水居的角落寻了一处石凳坐下,石凳被温润的月光轻抚,泛着淡淡的银辉。桌上摆放着几碟精致的点心,和两杯散发着袅袅热气的香茗,茶香悠悠,与周围丹桂的甜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惬意而悠然的氛围。他们惬意地靠坐在石凳上,静静欣赏着诗人们的精彩诗作。周围的墨客们或是轻声吟诵,或是挥毫泼墨,每一句诗词都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这月饼节的夜晚熠熠生辉。
就在众人沉浸在诗词的美妙意境中,仿若忘却了尘世的纷扰时,突然,一阵尖锐的争吵声如同一把利刃,划破了这和谐的氛围。
“你这诗作,分明是抄袭他人,竟敢在此班门弄斧!”一个年轻的书生满脸怒容,疾步上前,用手指着另一个中年男子,那根手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好似一把即将出鞘的剑。
中年男子原本正悠然自得地端着茶杯,享受着这美好的夜晚,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惊得手一颤,杯中的茶水洒出些许,打湿了他的衣襟。他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像是熟透了的番茄,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眼中满是愤怒与委屈。
“你休要污蔑我,这诗乃是我苦心创作,何来抄袭之说?”中年男子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变调,他向前跨了一步,与年轻书生对峙着,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都被点燃,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众人纷纷被这争吵声吸引,原本分散在庭院各处的人群如潮水般迅速围拢过来,将两人团团围住。人群中议论纷纷,如同嗡嗡作响的蜂群。
“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赏诗会,怎么吵起来了。”
“是啊,真扫兴,也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怎么回事。”
云逸尘和崔墨羽对视一眼,他们身为大理寺的官员,平日里处理各种案件,对这种纷争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在他们眼中,这看似简单的争吵背后,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崔墨羽站起身来,他身形挺拔,气质沉稳,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他向前走了几步,沉稳地说道:“两位且慢争吵,不妨将诗作拿出来,让大家一同品鉴,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在这样的场合下,公开公正地评判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年轻书生率先拿出自己的诗作,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然后大声朗读起来:“月满中秋夜,清辉照九州。举杯邀旧友,同赏此良辰。”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自信,诗句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月光皎洁、友人相聚的美好场景。
随后,中年男子也不甘示弱,他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襟,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怒气,朗诵起自己的作品:“中秋月色明如昼,万里清辉照九州。把酒言欢同挚友,共赏佳节意悠悠。”他的声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可此刻却因愤怒而多了几分颤抖。
众人听后,不禁皱起眉头。两首诗意境相似,用词也多有雷同,都描绘了月饼节月夜、清辉洒九州以及与友人共赏佳节的情景,一时之间,竟难以判断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