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三皇子说道
“如果如你所愿,让你回到南蛮,这世家你能对付的了吗?”
三皇子纳闷了,“皇上,咱不是说的边疆的事情吗?”
李明凤摇了摇头说道“如果说是边疆,上一代人还有宋世杰这帮人,你比他更强吗?”
三皇子刚想反驳,但是有无话可说i,自己在小时候就是跟在宋世杰身边学习武术的,你如果说比人家强,那肯定是说乱拳打死老师傅的。
然后三皇子说道“如果陛下让我回去,我有一定的概率和世家对着干,但是如果说是压着世家来说,估计不可以。”
新皇看着三皇子,这家伙是不见老鹰不撒手。
随后他对着后面挥了挥手,“如果是这般呢?”
只见齐笛拿着圣旨走了过来说道
“三皇子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王爷,才略出众,机智过人,胸怀经纬,腹有良谋,今特将岭南之地赐予三皇子为封地,封其为岭南王。
望三皇子至岭南后,秉持仁德之心,施惠政于百姓,兴农桑以富国,促商贸以利民,整军备以安邦,扬我皇家之威,保岭南之太平,使该地成为我朝之锦绣疆土。钦此。
三皇子听闻圣旨,心中一惊,随即跪地谢恩:“臣弟接旨,定不负皇兄厚望,竭力经营岭南。”
待齐笛退下,新皇凝视着三皇子,缓声道:“朕将岭南予你,并非流放,实乃厚望。岭南虽偏远,却商贸渐兴,若能善加治理,可为我朝一大助力。且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于你而言,亦有机会施展拳脚,避开诸多纷争。”
三皇子恭敬回道:“皇兄圣明,臣弟明白。只是臣弟初涉封地之事,诸多方面尚需学习请教,还望皇兄能赐下几位能臣辅佐。”
新皇微微点头:“朕自会安排。你此去岭南,当务之急是要与当地世家大族妥善相处。岭南世家盘根错节,势力不容小觑,切不可莽撞行事。朕听闻岭南有几家大氏族掌控着诸多盐铁之利,你需探寻其中关节,若能将这些资源纳入朝廷正轨,于国于民皆有大功。”
三皇子沉思片刻,说道:“臣弟记下了。臣弟想先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与当地风俗,再与世家接触,或许能找到合适的共处之法。臣弟还打算在岭南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我所用。”
新皇面露赞许:“此想法甚好。还有,岭南临海,海防亦不可忽视。海盗时常侵扰沿海村落,你要整饬军备,加强海防力量,确保沿海百姓安宁。”
三皇子抱拳应道:“臣弟定当全力以赴。皇兄,臣弟听闻岭南有一些古老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臣弟想先从兴修水利入手,改善农田灌溉,如此一来,可提高粮食产量,也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恩泽。”
新皇笑道:“你能有此规划,朕心甚慰。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资金调度、人力调配等皆需谨慎安排。朕会让户部先拨下一笔款项作为启动资金,后续便要靠你自己开源节流了。”
三皇子再次谢恩:“臣弟多谢皇兄支持。臣弟定当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臣弟也会鼓励当地百姓参与水利建设,许以适当报酬,如此既能节省开支,又能凝聚民心。”
新皇站起身来,踱步到窗前,望着远方:“朕期待你在岭南能开创一番新局面,为你皇兄们树立榜样。莫要卷入京城的权力争斗漩涡,安心经营岭南便是。”
三皇子坚定地说:“臣弟谨遵皇兄教诲,定当一心只为岭南发展,绝无他念。”
新皇转身,面容凝重地说起边疆之事:“边疆战火未息,朕日夜忧心。那北狄来势汹汹,其骑兵悍勇,机动性强,屡屡犯我边境。朕已令镇国将军孙凛率部严守要隘,但仅靠防御恐非长久之计。”
三皇子思索片刻,进言道:“皇兄,臣弟以为,可在边疆险要之地修筑坚固堡垒,形成联防之势,让敌军难以轻易突破。同时,派遣精锐斥候深入敌境,探查其兵力部署与粮草补给线路,以便我军相机而动。”
新皇微微点头:“此计可行。再者,朕打算与西北的乌孙国联络,许以一定的贸易优惠与财物馈赠,使其在侧翼牵制北狄。虽不可全然依仗,但也能分散敌军兵力。”
三皇子又道:“皇兄圣明。臣弟听闻北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诸多部落,或可暗中挑拨其部落间的矛盾,使其自相争斗,无暇全力南侵。”
新皇眼神一亮:“此策甚妙,然实施需慎之又慎,莫要被其察觉反受其害。朕也在考虑从内地征调善于制造器械的工匠前往边疆,打造更精良的攻城守城兵器,尤其是针对北狄骑兵的防御性武器,如拒马枪阵的改良等,增强我军在战场上的优势。”
三皇子抱拳应道:“皇兄谋划周全,臣弟相信如此部署,边疆之危可解。只是这一切都需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撑,户部与兵部的协同至关重要。”
新皇叹道:“正是此理。朕会严令两部不得推诿,务必齐心协力。朕也会从皇家内库拨出一部分财物,以解燃眉之急。待你到岭南后,若能将岭南治理得繁荣昌盛,亦可为边疆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援助。”
三皇子也算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其言也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