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沉稳与睿智:“八皇子之事,关乎社稷苍生,确是当下重中之重。瑾旭,你既已与琰儿成婚,于情于理,都与张家联系更为紧密,行事也当更具考量。”
宋安宇恭敬地抱拳行礼:“岳父大人所言极是。小婿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在民间进一步夯实八皇子的根基。此前提及的兴修水利与开办义学,虽已有些许筹划,然实际执行,尚需精心部署。”
张启沉思片刻,说道:“兴修水利,需先勘察适宜之地,招募能工巧匠,且资金筹备亦不能大意。我愿率人前往各地,详查水文地理,寻那最需水利且施工便利之处。”
张弘急切地抢话:“大哥,那我便去招募工匠,我定能寻来各路高手,保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张启摇头笑道:“弘弟,招募工匠并非易事,需有甄别之力与谈判之巧,你切莫要冲动,可先随我历练一番。”
张弘虽有些不情愿,但也知晓大哥所言在理,只得嘟哝着:“好吧,大哥,我都听你的便是。”
张承则翻看着账本,说道:“资金方面,我已大致估算,然仍有缺口。我等需与一些富户及商家商议合作,以八皇子之名,许以未来之利,或可筹得足够款项。”
宋安宇眼睛一亮:“二哥此计甚妙。我亦有相识的几位商家,颇具财力且有报国之心,我可前去游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其助力八皇子。”
张校满意地看着众人:“你们能如此齐心谋划,甚好。不过,在行事过程中,定要留意各方动向,莫要被他人抓住把柄。太子与其他皇子,皆在暗中盯着,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宋安宇凛然道:“岳父放心,小婿明白。我等会行事低调,暗中布局。待水利工程与义学开办稍有成效,便可在民间宣扬八皇子的仁德,逐步提升其威望。”
张琰儿在一旁轻声说道:“父亲,诸位兄长,琰儿虽为女子,然亦愿尽绵薄之力。我可在城中贵妇之间走动,传播八皇子的善举与抱负,为其赢得更多支持。”
众人皆惊,张启赞道:“琰妹此举,甚是大胆且聪慧。女子之间的交流,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校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琰儿,你能有此心,为父甚是骄傲。只是此举亦有风险,你需格外小心。”
张琰儿坚定地点头:“父亲,琰儿不惧风险,只愿能助夫君与家族一臂之力,成就大业。”
于是,在这新婚之后,宋家与张家众人,便围绕着助力八皇子之事,开始了更为紧密且周全的谋划。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却又透着一股压抑的凝重。龙椅上的新皇赵祯面容威严,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众臣,虽未言语,却似有千钧之力。
大臣们身着朝服,文东武西,行列整齐。文官们手捧笏板,表情肃穆,心思却各异。御史大夫赵启率先出列,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近日来,边疆战事吃紧,臣以为当增派兵力,加固城防,以防外敌长驱直入。然这军饷粮草筹备,需户部侍郎与兵部侍郎协同商议,尽快拿出妥善之策。”
新皇赵祯微微皱眉,开口道:“爱卿所言甚是,边疆安稳关乎国之根本,此事确需尽快妥善安排,只是这其中诸多细节,还需细细斟酌。”
户部侍郎钱丰一听,赶忙上前,微微躬身:“陛下,臣部近年赋税虽有增收,然各地水患旱灾频仍,民生亦需安抚,若要全力支持边疆战事,恐力有不逮。除非削减其他开支,或可勉强为之。”
赵祯微微点头,说道:“民生亦不可轻忽,钱侍郎顾虑有理,只是这二者该如何权衡,还需众卿共同思量。”
这时,武将之中的镇国将军孙凛站了出来,声如洪钟:“陛下,臣愿率麾下将士奔赴边疆,只是这军备物资,需得及时供应。若因粮草不足、兵器不精而误了战机,臣恐难辞其咎。”
新皇神色一凛,回应道:“孙将军忠心可嘉,只是朕也知晓,无充足军备,这仗着实难打,定要确保物资无虞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众说纷纭。三王爷站在一旁,看似镇定,心中却有些焦急。他深知这是一个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也是巩固自己地位的契机,于是上前一步:
“臣以为,边疆之事固然重要,但亦不可忽视国内民生。可先派得力大臣前往边疆安抚将士,了解详情,再从长计议增兵筹饷之事。同时,令各地官府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以安民心。”
新皇看着三王爷,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三弟心思缜密,所提之策颇为周全,此事可纳入考量。”
五王爷却冷哼一声:“三王爷殿下所言,未免过于拖沓。外敌当前,若不迅速出兵,恐失我朝威严。儿臣愿自筹部分军饷,亲率一支劲旅,奔赴边疆,定将敌军击退。”
他这一番话,看似慷慨激昂,实则暗藏心机,想借此机会在军中树立威望,与三王爷抗衡。
新皇眉头一皱,沉声道:“出兵一事不可意气用事,虽勇气可嘉,但需谋定而后动,不可莽撞。”
七王爷在一旁轻声说道:“吾哥,出兵之事不可莽撞,若不做好万全准备,恐有去无回啊。”
五王爷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七弟,你莫要在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朝将士英勇无畏,岂会惧怕小小外敌。”
三王爷转头看向七王爷,温和地说:“七弟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这战事需从多方面考量,不可仅凭一腔热血。”
礼部侍郎王翰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于此时机,可遣使者前往他国,或可寻得盟友,共御外敌,亦能缓解我朝压力。”
赵祯微微思索,说道:“王侍郎此计倒也值得一探,只是这盟友岂是轻易可得,需谨慎行事。”
兵部侍郎孙启回应道:“王侍郎此计虽妙,然远水难解近渴,当下还是需先整顿军备,确保边疆之安危。”
这时,一直默默不语的丞相周渊被皇帝点名:“周丞相,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周渊缓缓走出,向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老臣以为,边疆战事与国内民生皆不可偏废。
可先从临近边疆的州府调运部分粮草物资应急,同时令兵部加紧训练新兵,户部筹措军饷。
至于由哪位王爷前往,还需陛下圣裁。但不论如何,皆应以朝廷大局为重,莫要因争功而误了国事。”
新皇微微点头,对周渊的话表示赞许:“周丞相深谋远虑,所言之策甚是妥当,朕会慎重考虑。”
然而,他并未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此事朕需再斟酌一番,退朝后,三王爷与几位王爷及相关大臣,来御书房议事。”
说罢,皇帝起身,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离去。众大臣纷纷行礼,待皇帝走远,朝堂之上又响起了窃窃私语之声,一场围绕边疆战事与王爷争权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后续的发展,充满了变数与悬念,如同浓重的乌云,笼罩在这巍峨的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