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朝堂之上,新皇再次临朝。众臣朝拜之后,新皇缓缓开口:“朕念及诸位皇弟皆已成年,理应为国分忧,为宗室添光。朕决议,封八皇子为蜀地之王,望八弟至蜀地后,能兴农旺商,整军练武,保一方安宁,促蜀地繁荣。”
八皇子出列,跪地谢恩:“臣弟接旨,必当倾尽心力,不负皇兄所托,定让蜀地成为我朝西南之明珠。”
新皇微微点头,又道:“朕封七皇子为江左之王。江左文风昌盛,商贸发达,七弟当崇文重教,礼贤下士,同时修堤筑坝,防范水患,使江左百姓安居乐业,文化更盛往昔。”
七皇子连忙行礼:“皇兄厚恩,臣弟定当谨守职责,以民为本,悉心治理江左之地。”
这时,大臣王翰出列奏道:“陛下,皇子们分封各地,此乃国家大事。
臣以为,当为各位王爷配备良臣辅佐,且应制定相应规制,以保各地治理有序,与朝廷政令相通。”
新皇沉思片刻,说道:“王爱卿所言甚是。朕会令吏部遴选贤能之士,分别随各位王爷赴任。
同时,各位王爷每年需回朝述职,详述封地之民情、政务、军备等情形,以便朕能及时知晓各地状况,统筹规划。”
三皇子见状,也进言道:“皇兄,臣弟以为,为防各地王爷拥兵自重或治理不善,可设立巡查御史,定期巡查各封地,若有不法或失职之事,及时上报朝廷,朝廷便可早做处置。”
新皇眼神赞许:“三弟此策可嘉,朕会着令都察院安排妥当。诸位王爷,朕望你们牢记,分封之地虽有自主之权,但皆为朕之臣子,为天下百姓之父母官,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不可心生异念,相互倾轧。”
众皇子齐声应道:“臣弟等谨遵皇兄教诲,绝不敢有违圣意。”
退朝之后,各皇子纷纷回府准备赴任事宜,而朝中大臣们也忙碌起来,为皇子分封之事筹备各项后续安排。
封王大典当日,皇宫里里外外都被装点一新。大红的灯笼挂满宫墙,彩带随风飘舞。宫殿前的广场上,早早地站满了人,有王公大臣,也有侍卫和侍从。
时辰一到,响亮的号角声响起。八皇子、七皇子等身着崭新的王袍,头戴华丽的王冠,从不同的宫殿走向正殿。他们的王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正殿里,新皇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表情庄重。旁边站着的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吉时已到,封王大典开始!”
礼部的官员站在大殿中央,展开金色的圣旨,大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八皇子为蜀地之王,愿其于蜀地,劝农耕,兴商业,强军事,保境安民,使蜀地昌盛……”八皇子上前几步,双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接过圣旨,朗声道:“臣弟谢皇兄隆恩,定当全力以赴,必让蜀地成为西南要地,不负皇兄所望。”
新皇微微颌首:“八弟,蜀地虽富庶,然亦有诸多事务繁杂,你可有初步筹谋?”
八皇子恭敬回道:“皇兄,臣弟以为当率先考察蜀地民情,与当地乡绅富户及有才之士共商发展,兴修水利以利农耕,再整饬军备,保一方安宁。”
接着,礼部官员又宣读了封七皇子为江左之王的圣旨,七皇子也恭敬地接旨谢恩。
之后,便是授予印玺环节。内宫太监端出一个个精美的盒子,里面放着象征王爷权力的印玺。八皇子接过蜀地的印玺,仔细端详,仿佛看到了蜀地的未来在手中。
印玺交接完毕,众人移步到天坛。天坛周围早已布置好各种祭品和香烛。八皇子、七皇子等站在天坛前,在礼官的指导下,点燃香烛,向天地和祖宗祭拜,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保佑自己的封地风调雨顺,百姓富足。
祭天仪式结束后,就是盛大的庆祝宴会。御花园里摆开了长长的宴席,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乐师们弹奏着欢快的乐曲,舞女们轻盈地跳舞。新皇举起酒杯,对各位皇子说:“今日封王,望各位皇弟用心治理封地,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皇子们纷纷起身,举杯回应。八皇子说:“皇兄放心,臣弟会把蜀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定让蜀地处处皆现繁荣盛景。”
七皇子也说道:“江左在臣弟手中,定会更加繁荣。江左文风昌盛,臣弟将大力扶持书院学府,培育更多贤才。”
新皇点头笑道:“七弟此念甚好,江左之文化传承不可断,还需创新发展。”
宴会上,大臣们穿梭其中,有的向皇子道贺,有的在互相交谈着未来与封地的关系。而皇子们也在和自己未来的属臣们初步交流着治理的想法。
随着宴会的结束,封王大典落下帷幕。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皇子们带着使命奔赴封之地。
封王大典过后,新皇独坐在御书房内,眉头紧锁。老臣段康求见,新皇宣他进来。
段康入内,见新皇神情忧虑,轻声问道:“陛下,今日封王大典已毕,诸般事宜皆按计划而行,陛下为何仍愁眉不展?”
新皇微微叹息:“段爱卿,你且坐。朕虽行封王之举,实则无奈。如今天下世家势力渐大,在朝在野皆有其眼线与爪牙,朕欲有所作为,却常受掣肘。”
段康点头:“陛下所言极是。世家把控诸多产业,财富聚集,又与部分官员勾结,隐然成尾大不掉之势。”
新皇苦笑道:“朕封皇子们为王,亦是期望他们能在封地制衡世家,发展自身势力,为朝廷日后能彻底掌控局面做铺垫。可这其中变数太多,朕怎能不愁?八皇子前往蜀地,虽有雄心壮志,但蜀地世家盘根错节,他能否顺利施政,朕实难安心。七皇子赴江左,江左文风虽盛,然世家亦在暗中操控诸多书院学府,七弟想要有所建树,怕也不易。”
段康劝慰道:“陛下,皇子们皆聪慧果敢,且陛下已为他们安排诸多规制,如遴选良臣辅佐、设立巡察御史等,当可保无大患。”
新皇摇摇头:“朕亦知如此,只是外敌当前,北狄屡屡犯境,朝廷既要抵御外敌,又要分心应对世家,实乃两难。朕本想亲自整顿朝纲,削弱世家,可边疆战事吃紧,朕不能不顾及江山社稷的安稳。”
段康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或许可让王爷们在封地暗中培养精锐力量,既可为朝廷所用,又能在必要时对抗世家。只是此计需慎之又慎,万不可让他们拥兵自重,引发内乱。”
新皇眼神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此策虽好,但尺度难把握。朕担心皇子们年轻气盛,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朕希望他们能明白朕的苦心,以国家大义为重,莫要因一时之利,而坏了朕的布局。”
段康道:“陛下可在日后与王爷们的书信往来及述职时,多加提点,晓以利害。相信王爷们定能体会陛下的深意。”
新皇站起身来,踱步窗前:“也只能如此了。朕期望这封王之举,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开端,而非新的乱源。朕将密切关注各封地的发展,若有异动,定当及时处置。”
段康亦起身行礼:“陛下圣明,老臣愿为陛下分忧,全力协助陛下,确保朝廷与封地的安稳。”
新皇望着窗外,目光深远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