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淮阴的百姓来说,张横的水军进城的时候,他们确实很害怕。
城外的百姓基本上都跑光了,毕竟首先就是有黄善潜的三光政策,淮阴城外本身就是坚壁清野,别的地方有亲戚的百姓都去投奔亲戚了,而没有亲戚的,则是躲进了乡野和山里,黄善潜也不可能清理得太彻底。
至于城里的百姓,是没法跑的。
所以他们都很担心,自己会不会当成附逆。
然而太子的前军,却似乎非常懂礼貌。
除了把那些俘虏和已经战死的士绅军官们,挨个拉来给百姓指认,然后把和这些军官们有关的富户全部围住之外,对普通百姓,那真是秋毫无犯。
当然了,这有可能是有的是大户吃,谁也不会去为难那些没什么钱的百姓。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淮阴百姓就开始试探着走出家门,和平时一样,做一些小生意什么的。
然后他们就吃惊的看到,这些大兵们会三三两两的来照顾他们的生意,最重要的是,吃完了东西还给钱!
“我们是太子亲军!南下是来对付叛逆的!怎么能吃饭不给钱!”他们骄傲的说。
而且这些军爷似乎也都很大方,怀里都揣着朝廷发的铁钱,花起来都不讨价还价的。
同时有一些衣着和普通军爷不一样的军爷,还没事就找他们拉家常。
比如说一下他们是来自什么地方,家乡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你看我!本来就是个河北的佃户!金兵来了,把我们本地的黄老爷给一刀宰了!我吓得要死,只能跑去山里!后来碰到了张横头领,当了一个义军,然后就跟着张横头领,跟那些金狗干!看我这道疤,就是在河北被一个金狗用刀砍的!”一名指导员在一个早点摊子上,口沫横飞的对四周的百姓说。
“那,后来呢?”摊主咽了一口口水,问。
“后来朝廷消灭了金人的东路军,接着金人就退兵了!我就跟着张横头领,加入了太子的麾下,我是有老婆的,还有三个孩子!之前给黄老爷种地的时候,那真叫饥一顿饿一顿!一天能有一干一稀就算是好年景了!”指导员继续说。
旁边的闲汉们纷纷叹息点头,他们虽然大部分是在城里住,可是谁还没个种地的亲戚?那些有自己土地的还好,交了田赋和各种刮地皮的税赋之外,好歹还能吃饱,多养两个孩子,可是那些当佃户的,交完租子,留够明年的种子,也就够平时一干一稀挺着,农忙的时候才能吃两顿干的!
多养一个孩子都要精打细算,虽然两淮的亩产并不差,甚至有的能和江南比,可是佃户,依旧过得很苦。
“后来就好了!太子在河北分田,给我家分了五十亩!二十五亩水田,二十五亩旱田!我两个儿子都可以帮着种地,只用交两成的田赋和皇庄租子!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别说吃饱,隔三差五老婆孩子都能吃肉!我一年还有六十贯军饷!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美!”
听到这位军爷各种吹嘘,闲汉们更加羡慕了。
“唉,那也是军爷勇猛,帮助朝廷打仗,才有这个好处啊!”
有人一半羡慕一半恭维的说。
“哪里的话!”
军爷一拍桌子,震得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以为军爷要杀人了。
“就算不像我们这种从军的,那些在金人南下失地的人,也都分到了朝廷的公田,成了皇庄的庄民!”
紧接着军爷就开始把皇庄庄民的待遇一一说了出来,听得闲汉们嘴巴纷纷张大,难以置信。
“这个,这个,朝廷哪来的那么多地?”有人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来朝廷在河北没有那么多地的。”
军爷喝了一口酒,露出一个神秘的神色。
看着军爷那副“我就跟你们几个说你们可别泄露了”的表情,所有人不由自主的凑了过去。
“不是金人南下了吗?我们这些苦哈哈,说跑也就跑了,可是那些大户,家大业大的,怎么那么容易跑?很多人都被金人给杀了,还有一些虽然逃得性命,地契什么的也找不到了,那些田地,不就成了朝廷的?然后朝廷不就有地发给我们这些老百姓了?”
闲汉们纷纷发出了“哦”的声音,然后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恨不得金人也来江南一趟。
“你们啊,运气好,这次太子带我们来是平叛的!前两天让你们认的那些军官,很多都是你们楚州士绅的子弟!他们家子弟附逆,他们家还能跑得了?这可是十恶不赦诛九族的罪名!你们就等着吧,楚州很快也会分地的。”军爷意味深长的说。
“其他的也都照这个吗?”有人急切的问。
“当然了,附逆的全部都要干掉,还要重新丈量土地!江南这里,隐瞒耕地的可不少!太子说了,没有地契的,那就都是公田,都要发给普通百姓来耕种的!你们啊,可以多宣传宣传,让附近的百姓也都知道,只要一个地方公田足够多,那么就会设立皇庄,皇庄里的人,都能过上和北方皇庄的兄弟们,一样的好日子!”
这样的场景,在淮阴城里,到处可见。
当然了,其他乡间,就得靠战俘们了。
已经习惯了做政治工作的指导员们,开始在徐庆的指挥下,做各种政治工作,先是甄别俘虏的身份,然后根据他们的身份做工作,是佃户的,告诉他们,朝廷天兵打来,这些附逆的地主都要统统抄家,到时候他们的土地,就会分给你们种,还有那些隐匿的土地,也都照此办理!
而像傅庆这样的炭工,则告诉他们,你们作为俘虏,之前对抗天兵的罪过就算了,想要种地的,去北方,有地给你们种,或者去太子府的工厂做工,我们对有技术有手艺的人很欢迎。
在这样强大的攻势之下,不管是家奴、佃户还是工人,都迅速的明白了自己应该干什么。
以至于在赵谌大军到来的时候,整个淮阴城,已经是井井有条了。
大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尤在眼前。
若干年后,徐庆在回忆录里这样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