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求我?
付宁半天也没想出来,能有什么地方可以帮他。
赵怀礼抱着他的腿不撒手,嘴里不住的说。
“先生,以前我哥种地供我上学,现在不能让我侄子种地,还供我上学吧?那我成什么人了?该是我这个叔叔帮帮侄子的时候了!”
他一把把锦生拉过来,“我上学的那些课本都给他留着呢,寒暑假我都给他上课,这孩子学的挺快,也学的好!”
赵怀礼喝得晕晕乎乎的,伸手想拉付宁的手,可是在空中划拉了几下,都没找准地方,最后一把拍在他肩膀上了。
“我想在先生这儿,帮他寻个出路。”
出路?
付宁想了想自己的实力,好像够呛吧!
他是农林部的雇员,可也没有什么身份背景,手上只有晨丰这一个项目,自己给自己周旋一下还行,安排别人可是差着级别呢。
赵怀礼也不可能想着让他把人弄进部里去,有这个能力干嘛不安排他自己呢?
要不就是,在山神庙的试验场给锦生安排点儿活儿?
现在小福他们的工资都从农林部的特别拨款里出,小福一个月十块钱,苗诚和苗义都是八块,锦生就是一个月挣五块钱,在这十里八乡的都得是头一份!
可是自己那块儿地方没那么大,三个壮劳力还有大牲口,足够使了。
付宁脑子里转了几个念头,都被自己否了,再一看赵怀礼还拉着侄子的手,说他学得多好呢。
“那我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他也不绕圈子了,直接问吧。
赵怀礼把孩子往前推了推,“我想请先生给这孩子指点指点功课,特别是英文。”
啊?
找我当家教?
付宁把脑子想散了花,都没想到这个答案!
原来赵怀礼想让侄子读书去,他觉得自己给锦生打的底子不错,可以去张家口试试考高级中学。
就算今年考不上,好好学一年,明年肯定有戏。
到时候也去考个大学,考不上本科,考个预科也行,出来找的事由都不少挣钱。
而且那个时候自己大学毕业了,找个教书的工作,就能有进项供侄子上学了。
这是他这一趟去京城听得、见得多了,刚刚有些启发。
他觉得这才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哥哥,对得起家里这么多年的供养。
但是他自己就偏科,家里也没有那个基础,英文特别差。
这次去考师范大学,要不是国文特别突出,把分数背回来一点儿,都够呛考得上。
赵怀礼知道付宁是上过大学的,也在他家见过不少的英文原版书,觉得他英语肯定很好,这才动了心思,想让他指点锦生的功课。
付宁踌躇了一下,他这几年杂事儿越来越多,早就不是当年带着小吴上学的劲头儿了。
赵怀礼说那些话的时候,他嫂子站在外头窗户底下,一个劲儿的抹眼泪。
现在看见他犹豫,这个苦命的母亲进屋就给他跪下了,“先生,我们兄弟给孩子指了条明路,求您帮帮忙!”
她这儿咣咣的磕头,吓得付宁窜起来就开始扶她。
赵青山抹了抹眼角,也作势要从炕上爬起来给他行礼,弄得付宁都不知道先扶哪个好了。
不就是上几节英语课嘛?!
这活儿我接了!
见他同意了,赵家人都还坚持着又给他行了个礼才起来。
一站起来就把赵锦生摁那儿了。
“锦生,给先生磕头!收了你了,你以后得叫师父了!”
赵锦生趴下就磕头,付宁还没来得及拉他,醉不倒呛的赵怀礼又神来之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快歇着吧!
付宁恨不得把他嘴堵上,本来就是当个家教的事儿,现在整得像是他收徒弟一样,再让他一说,这都快成干儿子了。
锦生可不管这个,趴在地下磕起来就没完了,让付宁拽起来之后,走道儿都是倚里歪斜的。
从这天开始,山神庙的地头上又多了个人,里里外外的人都开始说英语了。
付宁秉承着:一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
他不仅教锦生英语,捎带着把小福他们三个都带上了。
但是学习效果相差很大,锦生不用说,他就是专门来学这个的。
苗诚和苗义是底子差,一点儿英文没接触过,但学得也认真。
他们回小庙的时候,教他们的老太监总是摩挲着他们的脑袋说,跟着付宁走的是最有福气的,一定得惜福,不管教什么,都得好好儿学。
他们记得真真的,跟那些已经不在了的同伴比,能安安稳稳种地还有钱拿,真的是神仙日子了。
而小福就不一样了,他跟着付宁的时间最长,但长进是最小,大福在的时候,他天天跟着哥哥转。
大福去了张家口,他嫌累就没去。
干活儿也是戳一下动一动,付宁要是有疏漏,他绝对不提醒,怕给自己找事儿。
要不是干活儿还算是不惜力,付宁早就笤帚疙瘩伺候了。
眼瞅着等到秋天他就要娶媳妇了,现在哪儿还有心思学外国话啊?!
付宁管不了也就不管他了。
总之这三个人,付宁都只当是助理,可是赵锦生真的是让他惜才之心了。
这个孩子不仅是聪明,人情世故上把他小叔落出去不知道多少条街。
他到了山神庙的第三天,就提溜着个包袱上来,里面是她娘给付宁做的一身长袍,说是学费,连小福他们都得了几双袜子。
付宁试了试那袍子,哪儿哪儿都合身。
锦生他娘做姑娘的时候,就是有名儿的巧手丫头。
“先生,我娘说了,辛苦您了,大热天的跟我这么个愣头青较劲,让您该教训就教训。”
要是早几天,付宁指定不会收这个衣服,要知道,乡下人家织布不容易,衣服都能当硬通货用。
可是现在他收下了。
“锦生,我给你拿两本书,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我给你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