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印有什么毛病?”何大柱难得问一句。
其实,他连鉴藏印的概念都不懂。
“我们从这幅画的落款可以知道,这幅画的创作者是石涛。但结合那些鉴藏印,就不合理了。
你们看这个印,还有这两个。”沈世杰给他们指了三个印。
何大柱有些尴尬,讪笑问道:“这印上的字怎么读?”
沈世杰:“……”
楚健哭笑不得。
李维努力辨认了一下,然后开口道:“这印我还能认一认,应该是读‘宣和’,其他两个印我也看不出什么字。”
楚健告诉他们,“宣和”是宋徽宗的赵佶的鉴藏印之一。
“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都是大收藏家,他们收藏的艺术品通常都是真品,假的很少,他们的印就是权威和口碑。”楚健说道。
在中国古代,有那么一群含着金勺子长大,因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先天优势成了大有作为的艺术家、收藏家。
他们是史上最任性、最土豪、最文艺的艺术收藏牛人,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皇帝。
从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始,各种宝物应有尽有,读过阿房宫赋的人都应该清楚,各种奇珍异宝数之不尽。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收藏书画,尤其喜爱收藏王羲之的诗书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竟然忽视帝王之尊,以“特工卧底”的方式骗得,生前爱不释手,死后将其随葬。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一边忙着理家治国,一边开疆扩土,百忙之中还不忘搞点自己的小爱好——烧造瓷器。
“宋徽宗不仅书画双绝,而且特别喜欢收藏。他在位期间,广收历代文物、书画、青铜器和瓷器,并且根据他的这些藏品编写成了《宣和书谱》、《宣和书画》和《宣和博古图》三本书。”
根据《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里的记载,这一时期的内府大概收藏有八千多件书画藏品。
“而且,为了体现皇家鉴藏,宣和内府对收藏的书画按特别的规格定式重新装裱,宋徽宗亲自题签,世称‘宣和装’,是中国书画最经典的装裱形式,并在其上七处特定位置钤印,世称‘宣和七玺’。”楚健娓娓道来。
七玺分别是:“御书”葫芦印、双龙印、“宣”“龢”连珠印、“政和”、“宣和”、“政”“龢”连珠印、“内府图书之印”九叠篆文大印。
“那不正说明这幅画是真的吗?”何大柱的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先听我说完,‘宣和七玺’一般不单用,它们会一起出现在一幅作品上,而且位置还有着严格的安排。”楚健跟他说。
其中,“御书”葫芦印,钤于卷前。双龙印有圆有方,通常在书法上用圆形印,在绘画上用方形印;右下角为“宣龢”连珠印;左上、左下用“政和”“宣和”;然后是“政龢”连珠印,“内府图书之印”。
宋徽宗赵佶对“宣和七玺”的使用极为考究且有严格固定,特别是在使用时,还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字画笔触,通常不会钤盖在作品的字迹上,也决会不四处乱盖。
这跟盖章狂魔乾隆有很大的区别。
要知道,乾隆那可是不管你的,只要他喜欢,他可以任意将印盖在作品的内容上。
也正是这种恶劣的行为,让后世的古字画修复专家对乾隆是咬牙切齿,估计都问候乾隆祖宗十八代了。
“这只是其一,并不是最重要的。”
“还不是最重要的?”
何大柱能问出这句话,说明他还没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也包括李维和高起航。
楚健看了眼这三个家伙,叹了口气,问他们:“石涛是清初的画家,他的作品有宋人的鉴藏印,你们不觉得有问题的吗?
是他的画穿越回到宋朝,让宋徽宗盖了印,还是宋徽宗穿越到清朝给这幅作品盖印?”
此话一出,李维等三人面面相觑。
随后,三人都老脸一红,无比尴尬。
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竟然还没反应过来,实属有点不应该呀!
“咳咳!一时没注意到这问题。那么,可以肯定,这一定是赝品了。”何大柱轻咳两声,以掩饰尴尬。
他心里也是暗骂:他娘的!造假就造假,但你能不能专业点?这么低级的错误,真的有点侮辱智商。
大家目光略过那四幅赝品,落在三幅真品上。
实际上,大家的关注点只有两幅字画,毕竟其中一幅是刚才看过的日货。
“这幅画呢!怎么看?”
看不到落款,就连沈世杰都有点懵,边上的留白,只能看到两个印,应该都是后来的鉴藏印。
其中一个印是宋代大收藏家贾似道的。
贾似道这个人,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毕竟是南宋末期的权相,中国历史上能排进前十的大奸臣。
当然,要是跟秦桧比,那可就好一些。
秦桧可是被臭骂了上千年,估计要遗臭万年。
不过,这种人竟然也还有人给他们洗白,实在难以想象。
另外一枚印是“徵明”二字,沈世杰猜测是文徵明的印。
文徵明这个人,大家估计也不会陌生,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自元代赵孟之后,明代的文徵明是诗文书画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有贾似道的收藏印,说明这幅画肯定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收藏价值极高。
然而,就这么两个钤印,实在很难让人判断这幅画是谁作的。
“两枚印,一枚是贾似道的,另一枚是文徵明的,但应该都不是他们画的。”沈世杰接着说。
“怎么看出不是他们画的?”李维问道。
不是文徵明画的,这很好理解,他懂。
毕竟文徵明是明朝人,而贾似道是宋代的。既然有贾似道的印,那就绝对不会是文徵明的作品。
然而,为什么不能是贾似道自己画的呢?
“贾似道能写一手好文章,但没听说他会绘画。有这幅画的绘画功底,历史上不可能没有关于贾似道会作画的记载的。”沈世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