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你这不会是一千万人民币吧?”
方茹等女能听懂中文,她们目瞪口呆。
一千万在这个国家不是特别绝大的数目,但人家的单位是人民币,换成他们国家的货币,那可就是二三十亿了呀!
她们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不敢想象,才三百万入手的杯子,转眼间就变成了二三十亿。
抢银行也不敢这样抢吧?
不能怪她们大惊小怪,没见过世面。
沈世杰呵呵一笑:“至少。”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犀角杯在中国的含金量有多高。
其实,如果只是普通的犀角杯,也不值那么多。一百几十万的犀角杯不在少数,千万级别的属于精品,顶尖的甚至好几千万。
只能说,这些人还是没见过好东西。
楚哥入手的这件犀角杯,就属于精品,应该是明代的物件。其杯口敞阔,形如椭圆之月,器身暗红如古铜,色泽与质地交织出浑朴大气之美。
犀角杯之所以值钱,一方面是本身的材质稀有,另一方面是艺术成分高,最后则是存世量少。
在国内,清明时期的犀角杯不足万件。
有人可能会说,不足万件,那是不是还有几千件?也不少了呀!
然而,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万件真的太少、太少了。
还有人可能不解,明清两代东南亚藩属国进贡犀角持续了五百年,民间贸易更是络绎不绝,为何如今存世量不足万件?
原因也让人惋惜,甚至痛惜。
上世纪那段特殊的历史,无数承载着匠人心血的老犀角杯遭遇灭顶之灾。国营文物店的库房里,成箱的犀角雕被拉往药材厂,在粉碎机里化作一捧药粉。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不能果腹的\"封建糟粕\"远不如入药实在。
根据一些老专家回忆,仅京城一地,便有上千件宫廷犀角器被毁,其中不乏明宣德、清乾隆御制的稀世珍宝。
其实,尽管销毁了很多,但民间还是存在一定数量。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一件十几厘米高的明清犀角杯,价值才一万元出头。
真正让犀角杯身价暴涨的时候,是从1994年开始,国内全面禁止犀角贸易。
禁令如同导火索,现代犀角不让买卖了,这瞬间引爆了幸存老犀角杯的价值。
李维倒吸凉气。
“好家伙!楚哥又赚大发了。看来,以后看到这种杯子,不能放过了。”李维忍不住说道。
楚健笑道:“价格不贵的话,是不要放过。但价格太高,就不要赌,容易倾家荡产。犀角杯的坑也很多,水很深。”
沈世杰附和:“是呀!你把握不住的,假货泛滥,人家用非洲犀角骗你还好,就怕卖给你树脂做的,你分得清吗?”
亚洲犀与非洲犀存在本质差异:前者独角的长度不超过30厘米,质地温润如和田玉。后者双角最长可达90厘米,质地脆硬如琉璃。
还有用牛角冒充的,真品纵切面可见细如发丝的\"竹丝纹\",横断面有针尖状的\"鱼子纹\"。若纹路粗大如鸡皮疙瘩,必是牛角仿品。
犀角经数百年氧化会呈现琥珀色包浆,但依然保留角质特有的温润感。
树脂仿品则显得生硬呆板,牛角制品往往带有骨制品特有的干涩。用强光手电照射杯壁,真犀角会显现独特的蜂窝状结构,仿品的透光要么浑浊不清,要么呈现机械加工的规则纹路。
得!听楚健和沈世杰这么说,李维打消了冲动的念头。
他一遍遍在心底警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要随便碰,不能随便碰,不能随便碰。
楚健往边上撇了一眼,跟方茹说道:“那块玉不错,你可以去谈谈。”
方茹还没反应过来。
沈世杰提醒:“快去,楚哥给机会你赚钱。”
话音一落,方茹才回过神来,连忙去购买那块玉。其他三名女孩子则是羡慕,预感到方茹要挣一笔大钱,或许比她们这次的陪伴费还要高。
方茹到那摊子前,拿去一块玉,朝楚健问:“是这块吗?”
见楚健点头,她才发挥自己女性砍价的优势,跟摊主讨价还价,多少有点折磨摊主。最后,摊主受不了,以三万缅币卖掉。
也就是一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就这,方茹还有点不太甘心。
“知足吧!这块玉可不便宜。”沈世杰跟她说。
李维皱眉:“这玉质发干、发白,不值钱的呀!”
他自己就是玩翡翠的,什么玉好,他能看出来。他虽然对其他玉不是太了解,但感觉只要是玉,价值标准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
经验告诉他,这块玉不怎么值钱。
就算抛开玉质不谈,这块玉的雕工也很粗糙,不行呀!
讲真,要不是楚哥看上,这块玉在路边看到,他也不会弯腰去捡。
楚健轻笑道:“你要知道这块玉的年代,就不会这么说了。”
一件玉器,玉质和雕工当然重要,但其本身承载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沈世杰拿过那块玉,它雕琢得确实很粗糙,勉强能看出是一匹马,扁平状,有点像是玉符、玉佩之流。
此外,还能看到玉的表面刻着看不懂的文字,他想了想,问楚健:“楚哥,这是甲骨文吗?不会是商周时期的吧?”
楚健摇头:“比商周时期更久远一点,或许是部落时期的物件,应该是巫文。”
在中国西南地区,巫文化的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已有巫字,说明在殷商以前就已出现了。
上古时期,“巫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他们从事祈祷、卜筮、星占,并兼用药物为人求福、却灾、治病的人。
简而言之,巫是人类社会专事巫术,以祈祷、降神、感应等神秘行为为人驱灾、求吉、治病、表达心愿,并且为自己谋求生存的人。
再说白点,巫是上古时期的文化人,或者说是吃鬼神饭的文化人。
古玩行的人都知道,古代文化人的物件都是挺有价值的,有收藏意义,不便宜。
沈世杰心一动,跟方茹说道:“我给你三万人民币,转给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