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来都来了。不爬一趟实在说不过去。
双臂用力,推开大门,王大卫迈步跨入塔中。头顶,一股威压猛然降临。抬头看,是一只巨大的龙头,双目炯炯,巨口獠牙......
一分钟后,王大卫缓过神来,心中暗道:还真有点儿吓人啊!这般设计,算怎么个名头?哦!对了。这是水塔,放条龙在这儿镇着,倒是蛮合理的。
心态放平后,王大卫开始认真观察。
龙身蜿蜒向上,盘绕着一根立柱。立柱太高,看不见龙尾。但想来这根立柱就是水塔了。龙爪四下张开,撑在外塔的内壁之上,威武霸气。从结构力学角度分析,这四条龙腿其实是连接内外两层塔身的。至于是谁支撑谁,那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一条巨龙,塔内还有数不清的小龙。有的飞跨于立柱和外塔之间;有的则贴着外塔内壁盘旋向上,当作楼梯;还有的,似乎只是装饰。
这么多,就不怕闹水灾?
王大卫挠了挠头,踏上一条龙尾,拾级而上。
爬了好一阵,来到一处平台。右手边有一扇门,王大卫拉开门,来到塔外。扶着栏杆探身向下观望,想看看自己已经爬了几层,结果,一目了然——二楼。
忍不住一阵气恼,狠狠地捶了两下栏杆。又翻身向上望去,却看不到塔顶。看不见洒家也知道,还得再爬十一层,洒家的数学为何如此优秀?
环顾四周,发现了不少磨损的痕迹。如此说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嘛!嘿嘿!那我就舒服多了。
回到塔中,继续向上攀爬。
一个人爬楼,单调、枯燥,免不了要胡思乱想一番:这座塔的造型实在新奇。两个时空都算上,我也没见过这样的。
当然,另一个时空里基本都不让爬了,越老的就越不让爬。除了西湖边儿上的雷峰塔,可以坐电梯。
这座塔是谁设计的?喻喜?董群?还是那仨姑娘?不管是谁吧!他们根据什么设计的呢?不是说人类想象不出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吗?那这座塔的灵感来自于......
莫非,是李靖手上托着的那一座?好家伙,还真有可能。那可就厉害啦!连哪吒都怕怕的。呃,我现在是不是就在塔里?
“轰”,一声巨响,在塔身上下来回激荡。
王大卫脚下一滑,左腿迎面骨重重地磕到楼梯上,但他却并未觉得疼痛,肾上腺素飙升,背靠塔壁,全身戒备......
十几秒钟之后,王大卫呼出一口浊气。他已经分辨出巨响的来源——抽水机启动了。机器的轰鸣被塔身的形状放大,因此格外吓人。
紧张褪去,疼痛感便上来了。王大卫一屁股坐在楼梯上,“嘶嘶哈哈”地揉着小腿,心头暗骂:整改,必须整改。张长生你是怎么做的工作?最起码,在门口立个告示牌啊!太特么坑人了。
掀起裤脚,果然青了一大片。
还爬吗?嗯,还得爬。半途而废不是洒家的性格。再说了,要是就这么回去,那我不白挨磕了?
放下裤脚,艰难起身,王大卫闷着头向上爬去。只不过自此以后,他心如止水,再也不敢胡思乱想。
这样反倒爬得更快。等到抽水机停止工作,轰鸣声戛然而止,他终于爬到了第十三层。
顶层有楼板,套内面积大约五十平米左右。正对楼梯口的地方有一座塑像,道骨仙风、神态冷峻。
这谁啊?三清之一?不对,三清总是组团儿出场,单飞的,实属少见。
王大卫凑过去,随即便看见了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唐太子太师赠司空郑国文正公魏征之神位。
哦!敢情是您啊!这简直,太妙了。我说楼下怎么敢弄那么多条龙,原来上面供着您这位大神。这下不用担心了。谁敢作妖儿,您睡个觉、做个梦的功夫就把它给斩了。
王大卫恭恭敬敬地鞠躬,一连三次。心中默默祷告:俺家这座水塔,今后就全拜托您老了。
起身之后,心头又涌起一个疑问:文正?会不会弄错了?我怎么记得不是这个呢?先不管这些,一个谥号而已,人没弄错就行。洒家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风景。
退后,转身,拉开一扇门。王大卫走到外面的回廊,凭栏远眺。入眼的,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玉带”。
“变”出望远镜,校准焦距,仔细观瞧,“玉带”是条河,波光粼粼。往西看,望不到头儿。转而向东,镜片之中,出现一座水路立交桥。上清下浊,互不相扰,交错而过。
我去!难道还有其他穿越者?
穿回去,查资料,再穿回来。王大卫神态自若——那座立交桥并不能作为穿越者存在的证据,它就是实实在在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玉带”是金水河,下面那条浑浊的河水则是汴河。两条河都自西向东流入汴梁城,用途却截然不同:汴河是航运主动脉,金水河则是饮水渠。
然而,汴河在西王庄之北,金水河在西王庄之南,入汴梁之时,两条河却调了过来。因此才有了王大卫看到的那座水路立交桥。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功夫?嘿!那自然是因为皇宫在北面,勋贵家的府邸也大多在城北。金水河入城,第一口得给皇帝老子喝。呃,就当是狗皇帝先替臣民们试毒吧!
靠!要不是我家有井,这事儿坚决不能就这么算了。
除了查清立交桥的前因后果,王大卫还给自己的左腿贴了一副膏药,活血化瘀,顺便也弄明白了魏征的谥号问题。
魏征原本的谥号是“文贞”,当时还没有“文正”呢!“文贞”就是最顶级的。
后来到了宋朝,宋仁宗叫赵祯。“祯”与“贞”同音,得避讳,于是就统统改成了“文正”。以后再有牛人,都直接叫“文正”。
这规矩将一直持续到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那之后,叫“文贞”的都改回“文贞”,天生就是“文正”的则继续叫“文正”。
只不过,“文贞”自此便成了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