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要尝试各种政体,以便从中找到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政体形势,而不是一味从后世的若干政体中找一个看得顺眼的东西拿过来照搬照用,那未必是好事。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政体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知道到底好不好用,能否实现他的预期效果。
现在,赵桓设想的是三权分立为模式,以内阁集体领导为核心,通过议会制推行民主的国家框架,从上至下都要使用集体领导来避免个人专权,将社会逐步引向法治。
只有整个社会走上了法治的道路,他这个皇帝在百年之后,整个宋人占绝对主导的世界才会沿着法治的轨道有条不紊的往前推进,而不会落入到暴君手中,将整个世界搞得一团糟,甚至回到传统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的恶性循环中。
指望一两个明君来实现天下太平不现实,这样的人治是远远比不上集体领导的法治的。
法治更能使国家稳定,保证江山永固,百姓安康,赵桓就是要摸索出一条达到这个目的的道路来。
而现在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行集体领导,并将此固定为法律。
同时要大力推行法治建设,让所有人思想根深蒂固遵循法律,严格按法律行事,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超越在法律之上。
所以,赵桓在所有的大宋开办的新式学校中,除了学习文化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法制教育课程,同时开设了大量的法律院校,培养法律精英。
欧洲的大宋各个都护府的学校也同样有相应的法制课,并创建了若干法学院校,培养本地的法律人才。
但是目前这个工作只在大宋的都护府开展,赵桓下一步需要在整个神罗帝国,甚至整个欧洲都要推广法律院校建设。
赵桓接着说:“我有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关于国家体制的构建问题。”
赵桓将一张事先已经写好的表放在了腓特烈面前,说道:
“这是我设立的整个神罗帝国的三级行政管理构架。在帝国层面,神罗帝国君王不是神罗帝国对外的代表,但这只是仪式上的代表。
帝国层面的管理将由内阁来行使最高权力,神罗帝国内阁成员的组成为九人。
目前咱们已经确定了九人名单,他们行使整个帝国的最高行政权。帝国设立国会,行使立法权。设立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各自独立,相互制衡,相互配合。”
腓特烈马上问出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那帝国的军队呢?”
赵桓戏谑一笑,道:“你有帝国军队吗?”
腓特烈顿时无语。
没错,到目前为止,他一直想组建帝国的军队,但除了他自己王命直接管辖的土地上少量军队由他直接控掌控之外,整个帝国各公国的军队都是各公爵自己掌控的。
各公国的军队由各公国自行组建、管理和指挥,对外作战时由国王统一下达王令,再由各公国派出军队联合组建军队之后对外征战。
当年的十字军东征就是这么开展的,这也是神罗帝国这种松散的邦联体制的必然结果。
帝国君王的军权受到严重的限制,根本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封建国家应有的样子。
帝国君王既不能掌握整个帝国的兵力,也不能掌握整个帝国的财力,只能任由帝国内大大小小的领主、城邦各行其政。
这样的松散联盟显然称不上真正的帝国,皇帝或者君王几乎只是一个摆设,连固定的首都都没有,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这也是怀着雄心壮志的腓特烈最为头痛的,所以他对赵桓提议非常感兴趣。
他却不知道赵桓这么提议并不是要为了他,而是要利用他的野心,利用构建中央集权君主制封建国家这个机会来逐渐掌控整个帝国,是在为他自己做嫁衣。
目前腓特烈一心想组建一支强大的帝国军团,他把目标放在了赵桓运河召集的几十万民工上,那是最直接的兵源。
可他没钱没粮食,就算想把数十万劳工变成军队也做不到,至于现有的军队,都掌控在各公国的公爵手里,更是他无法染指的。
所以他苦恼地对赵桓说道:“军队方面,你觉得怎么做能够加强我们的掌控力?”
他刻意的使用了“我们”的称呼,想把赵桓这位摄政王跟他这位神罗帝国君王绑在一起,以便赵桓能够帮他加强军权。
赵桓则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先推行行政和立法、司法这三个方面,军队先不要动,因为这个是根本,各公国肯定会牢牢抓到他们的手里,只要他们不造反,咱们就先不要动他们。
等到我们把立法、行政、司法全部规范了,只要咱们掌控了整个帝国的立法、财政和人事大权,咱们将来要组建一支帝国的军队,那就没有问题了。
即便到时候各公国要起兵造反,也不用害怕,可以一举灭掉他,并彻底铲除这些封建割据势力,实现中央集权。”
腓特烈顿时眼睛亮了,对呀,先把财权和人权牢牢掌控在手里,再通过立法的手段将其合法化,并固定下来。
有了钱有了拥戴的人,还愁组建不了帝国军队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
他连连点头,夸赞道:“还是摄政王您有眼光,看得清楚,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咱们就这么办。”
赵桓点头说道:“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掌控整个帝国中各公国的军队,但是根据惯例,帝国的君王是最高统帅,有权掌控整个帝国军队。
咱们要把这句话写入宪法之中,明确内阁制度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是整个帝国军事的实际掌控者,当然,神罗帝国君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
赵桓其实就是把内阁与战时内阁合二为一,因为现在神罗帝国对外处于战争状态,而且即将要发动对意大利的进攻,所以将两个内阁合二为一,更能简便组织机构,实现有效指挥。
对这个建议腓特烈当然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因为现在的操作模式就是这样的。
腓特烈想到了一个刚才赵桓提到的名词——宪法,他不理解,问道:“你刚才说在宪法中确定我这个神罗帝国君王是军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我想知道,这宪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