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保健总局的来客,徐生洲马上召集陈康彦过来商议。
陈康彦闻讯赶过,浑身上下沾满了银杏干叶的粉末,见面便说道;“校长,你说保健总局想把咱们的产品列为国家战略物质储备管理?这是国家给咱们背书,好事啊!”
徐生洲先是道歉:“不好意思,因为这么点小事,把你急匆匆叫过来。”
陈康彦笑道:“怎么能说是小事呢?搞研发、抓生产,最终目的不都是把产品给顺利卖出去么!”
徐生洲又接着问道:“未来一段时间,咱们产能还有提升的可能么?”
陈康彦摇摇头:“很难!除了技术提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还主要受困于原材料银杏干叶的供货量和价格。现在银杏干叶是一天一个价,一天比一天高,再这么搞下去,我们都计划直接对接农户,或者干脆承包土地搞银杏种植了!听说保健总局狮子大开口,张嘴就是每年采购1200瓶?这可近乎咱们一半的产能!”
徐生洲也是头疼:“如果他们能按市场价采购,就算全部包销给他们也没问题,反倒省得我们操心了。只怕他们祭出药品集采‘灵魂砍价’那一招,给出60万、70万一瓶的地板价。卖?无利可图。不卖?得罪那群大爷。真是左右为难!”
陈康彦却丝毫不以为意,神情很是轻松:“那校长就跟他们好好battle一番嘛!告诉那些大爷,低于110万元\/瓶是想都不要想,有本事自己到二级市场捡漏去。6、70万一瓶?想什么苍蝇屎吃呢!”
徐生洲愣住了。
不是,大哥,你鼓动我跟保健总局那边人硬刚?
知不知他们可都是领导的身边人?!
我是什么?
我是……呃,好吧!忘了自己背景惊人、财力雄厚、能够直达天听的人设。
自己约的坦克,含泪也要冲锋。
徐生洲只好换个话题:“如果,我说是如果,保健总局有意在下一批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时考虑咱们学校,你觉得咱们哪个方向在全国最有竞争力?”
陈康彦觉得徐生洲与保健总局之间肯定又达成了什么py交易,开始认真思索起来:“坦白地说,咱们没有哪个方向能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裂银杏内酯研究顶多算是出其不意,在某个单一化合物研究上占据先发优势——”
徐生洲道:“陈校长不要妄自菲薄!也就咱们学校庙太小,但凡换个大点的平台,你的‘裂银杏内酯的发现与产业化开发’评个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都妥妥的。岂止是个先发优势?”
陈康彦苦笑着说道:“裂银杏内酯算是天然药物研究范畴,在这一领域,国内有众多成名已久的研究机构,抛开各类高官重点研究室不说,光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就有燕京大学的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华药科大学的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沪上中医院大学的中药功效成分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津门中医院大学的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等。我们和他们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徐生洲很不服气:“差在哪儿?”
陈康彦道:“哪儿都差,包括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条件,承担和完成行业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研究队伍,能够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学术氛围。总之,是全方位的差距。”
徐生洲的道心差点崩坏。
折腾那么久,又是招人又是栽树,又是投钱又是办厂,最后还上不了台面。搁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陈康彦本就不多的情商此刻终于到账:“当然,那些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上都有院士牵头,带着杰青、优青、博后等几十号人搞了二三十年,才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我们实验室成立还不到2年,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已是难能可贵!”
徐生洲还是心塞:“全国重点实验室又如何?神仙也是凡人做!陈校长你觉得我们要想弯道超车,当前实验室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我来负责解决!”
陈康彦道:“建设实验室,无非就是人——”
徐生洲马上拍板:“好,再给你们实验室20个编制!想要什么人,你可以直接引进,也可以让人事处帮你去挖。”
“财——”
“好,再从裂银杏内酯盈利中划出5个百分点,作为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保证每人每年专项配套经费不低于40万元。”
“物——”
徐生洲陷入卡顿:“物,是什么?实验室环境,办公场所,还是设备仪器?”
陈康彦连忙摇头道:“研究场所和设备仪器都是最新的,不用再费心。关键是如何找到一种或几种像裂银杏内酯那样的全新化合物,开展化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研究,开辟研发新赛道,构筑原创药物研发新范式,才有可能在业内占据一席之地。”
徐生洲愕然:就这?
陈康彦见徐生洲不说话,语气有些歉然:“我知道,这才是最难的,但也是最关键的。”
徐生洲不禁反问:“这很难吗?”
“是非常难!”陈康彦叹息道,“就像研发青蒿素,科研人员系统整理了我国历代医籍和本草,收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以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筛选、提取,花费数年功夫,才发现具有抗疟作用的青蒿素。——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在于,从十九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就开始对各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比如可以治疗与预防疟疾的金鸡纳碱、可以抗菌消炎的水杨酸、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的紫杉醇。”
徐生洲想当然地说道:“那咱们就从国内特有的植物着手。”
“比如各种中药?”陈康彦再次叹了口气,“霓虹科学家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加入了研究行列,他们研究的重点便是各种中药。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医药废医存药之说大兴,国内科研人员也纷纷开始对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几乎把《本草纲目》里所有靠谱的中药全都分析了一遍。像名贵的、疗效确切的,就研究得透彻一些,比如人参皂苷、灵芝三萜、石槲寡糖;像不知名的、疗效不明确的,就研究得粗浅些,但也不妨碍建立特征图谱、分析有效成分,然后发论文、申专利。可以这么说,就算是人中黄、夜明砂、五灵脂、鸡矢白,都难逃进色谱仪、爬柱子的命运!”
徐生洲目瞪口呆:“这么凶残的吗?”
陈康彦道:“只要能出成果,自然无所不用其极!时至今日,大多数植物都已经成为各研究机构的自留地,相关植物的提取物也都被设置了专利壁垒,后来者很难插足。想再找到一种像裂银杏内酯那样的全新化合物,简直难如登天!”
徐生洲笑了。
就这?
还难如登天?
那是你没遇到我这种有挂的!
信不信我都不用花积分去兑换,只要看看“药物化学”分支“天然产物药物研究”下面各篇论文的题目和摘要,分分钟就能找到几十种和裂银杏内酯一样大有前途的全新化合物?
徐生洲胸有成竹地说道:“就是找植物里的全新化合物呗?行,我知道了。我会向有关人士咨询,过几天告诉你结果。至于如何凝聚具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申报保健总局重点实验室,还请你多多费心。”
陈康彦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看向徐生洲:“什么意思?你向别人咨询?!”
徐生洲道:“对啊,有问题吗?”
“别人会告诉咱们?!”
新化合物说不定就是价值几十、上百亿的重磅新药,谁舍得轻易告诉你?活菩萨也没这么灵验的!
怎么感觉还是嘎腰子圣地的来电更靠谱些。
徐生洲笑道:“没错。至于可不可靠,到时候你组建好团队,正好验证一番。”
? ?不好意思,清明假期有活动。
? 节后更新会正常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