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钱掌柜听着三太太的话,心里一动,插了句话:“若是三太太真想要官窑的玉瓷,小人可以帮忙牵牵线,订上一套。”
杨氏欣喜不已:“掌柜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只是小人也需要先去打听下,不一定能订到。”钱掌柜想讨好姜三太太,但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若是订到了,价格估计也比外头的贵一点。”
“无所谓!能订到就行!”杨氏不在乎这点钱。
她不在乎,姜升差点绷不住,心里甚至开始埋怨,钱掌柜插什么嘴!
送走了钱掌柜后,姜升见杨氏还等着,心里稍微宽慰些,至少花出去的钱,落到了好。
哪想杨氏主要说的却不是嫁妆的事情:“谢谢大伯子请人到家里来。小五按理说年纪已经过了七岁,不能留在后院,但今天二郎的那两个通房,实在不像话,今晚,我就带着小五去静心苑歇着了。”
姜升哑口无言,他还能说什么,小五才十一岁,撞见二郎和通房胡闹的确影响很不好。
半晌,他只能吐出个好字来。
杨氏就带着姜小五回了静心苑里。
屋里已经摆好了饭,姜婉看到小五又回来了,很有点惊讶。
有些话杨氏不好当着小五的面说:“等吃完饭,我单独和你说,刚好以后为人妇的事情,也一块教教你。”
这顿饭吃得很快,姜小五吃完就自己回了西厢房去看书。
屏退下人后,杨氏拉着姜婉的手到次外间的罗汉床上坐下,又从床头柜里掏出两本书来。
姜婉看着封面上的字,心里叹气。
杨氏知道女儿从小就没有被拘束过,也只能解释:“这《女德》《女戒》若是你嫁的还是谢小郎,我自不会给你看,但你要嫁去的是顾家,还是得看看。”
“我知道。”姜婉接受了现实,将书拿了过来,心里仍旧不爽。
上辈子永宁伯夫人很清楚的告诉她,写给女子的三从四德,都为了规训女人听话,当真就输了。
杨氏看她心情不好,忙说了前院的事情,最后脸色特别难看:“我还以为上次你大伯教训过二郎,他改了,这次回家还是老样子!
今天更过分!差点让小五看到了不该看的!那两个通房原本还挺老实,怎么这两年,愈发不对劲了!你大伯母也是,二郎是她亲儿子,也管着点!
上次闹出怀孕的事情,还好元娘发现了,灌了红花汤下去!二郎也定了亲,这要是提前搞出个庶子庶女来,让亲家那边怎么看!”
姜婉想到前世的事情,姜二郎在成亲前,通房小可的确生了个庶女。
林氏也足够狠辣,直接溺死了这个女婴,刚刚生产完的通房也被直接用被子捂死。
转头对姜二郎说难产导致母女双亡。
另一个通房小怜便是几年前怀孕的那个,因为红花汤灌多了,一直未能有孕,反而更长久的留在了姜二郎身边。
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小可这阵子的确也该想办法争宠了。
“娘,这段日子就别小五在家里过夜了,就他住在书院吧。他终究也超过了七岁,若是没和顾家结亲,这些事情不算什么,就怕到时候,给影响了小五的名声。”
“那也行,就是得辛苦小五了,十天才休假一天,晚上还不能在家里多待会,怪想他的。”杨氏也很落寞。
女儿要嫁人,儿子也大了,在外头念书,和母亲也不能太过亲近。
姜婉想到了姜婳:“母亲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多和二姐姐多来往。二伯母去的早,二伯又是那样的人,她的婚事,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以帮忙看看的。”
杨氏道:“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一直放在心里的。前两年是她一直不在家里,不方便,现在我当然会多上上心的,二娘是个好姑娘。”
两人说完正事,突然陷入沉默。
姜婉其实知道母亲想说什么,深吸一口气道:“你今天碰到了二哥的通房,肯定是想到了我以后嫁给顾淮,也得替他准备通房吧。”
杨氏想说什么,但最终只能点头:“是。寻常的清流世家尊重妻子,可以不纳妾,但妻子总有不能伺候丈夫的时候,通房也是会备着的。长辈给的那是长辈的心意,作为妻子,也得有自己的准备。”
“母亲看着办吧,挑两个合适的丫鬟给我备着。反正雪松我是舍不得的,母亲将品竹姐姐好好嫁了出去,当个有头脸的管事媳妇,以后我也是这么替雪松打算的。”
姜婉低头,翻开了女德的第一页。
“那霜雁呢?你打算也带过去吗?她是你大伯母买的人,能放心吗?”杨氏又问。
合上书后,姜婉眼神坚定:“带过去!没了她,大房肯定会想办法另外塞人给我的。至少这个霜雁瞧着还挺顺眼。以后去了顾家,她要是有本事,被顾淮看上了,那也是她的福气。”
杨氏看女儿对着这桩婚姻并不期待,心疼不已:“你爹爹早慧,头上有个长兄和庶兄,到了知人事的时候,碰上姜家走下坡路,也没要通房。
后来婚事不顺,听从婆婆的建议娶了我,对我是一心一意,这辈子只有我一个女人。外头说我仗着美貌善妒,他压根不在意,家里家外从来都是护着我的。”
提起往事,杨氏眼眶红了,视线也模糊了,姜婉默默递过去帕子。
杨氏一边擦眼泪一边继续说:“有时候我就在想,或许我和他才是天定的缘分。你别看外面的太太奶奶明面说我不懂事。
实际上好几次,我偷偷听到她们在背后羡慕我,说我命好,有你爹爹这样的丈夫,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后来还听说,曾经放弃你爹爹的那个姑娘,她整日替丈夫收拾后院的妾室,自己的孩子都流了两个。
听说我和你爹爹过得好,后悔得不行。回娘家抱怨被丈夫听到了,两人吵了好几架,最后日子过得很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去年她实在缺钱,写了信找我,让我看在她和你爹爹的情分上,借点钱给她。后来我借了她二百两银子。”
这故事怎么听起来有点熟悉,姜婉打断母亲:“等等!和爹爹悔婚的那个太太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