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儿不孝,归顺了西岐一方,实在也是迫不得已才要跟父亲您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啊!父亲您现今因为疼爱女儿,轻易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敌国的姜子牙,并亲自进入汤营去行礼。
可即便父亲您说这只是权宜之计,又有谁会相信呢?而且,父亲您这样做,不仅有损师门声誉,更会让国家蒙羞。
若是继续归降商朝,必然会遭受严厉的惩罚。
然而,女儿乃是奉父亲之命而归顺良人,绝非私自私奔之类的不轨之举。
所以,父亲您其实并没有罪过。如果父亲能够听从女儿的建议,归顺西周,改过自新,选择英明的君主来侍奉,那么不但咱们父女二人的性命和亲情得以保全,更是弃暗投明、顺应天道、舍弃悖逆之举啊!到那时,全天下之人都会为此感到欣喜愉悦。”
九公听完女儿这番话语后,觉得甚是有理,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心想:若是奋勇出兵对抗敌军,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太大,恐怕难以取胜;但若就此收兵回国,此事又难免惹人猜疑。
就这样犹豫徘徊了好一会儿,九公终于开口对婵玉说道:“我的乖女儿呀,你可是我最疼爱的孩子,我怎么忍心割舍下你呢?只可惜天意弄人呐!只不过,要我堂堂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含羞忍耻地进入西岐,还要向那子牙屈膝投降,这叫我如何做得出来哟!”
婵玉赶忙宽慰父亲道:“这有什么为难的呢?”
姜丞相一向礼贤下士、虚怀若谷,毫无半分骄横之气。听闻父亲当真要归降西周,孩儿愿意率先前往说明情况,好让子牙前来迎接九公。婵玉言罢,邓九公欣然应允,命婵玉先行一步。于是,婵玉领命而去,邓九公则率领着一众军士紧随其后,朝着西岐方向缓缓行来。
然而,就在众人行进途中,忽闻一声怒喝骤然响起:“孽障!竟敢在此处假扮我的模样欺骗我父亲,纳命来!”话音未落,只见一道炫目的混天绫如蛟龙出海般呼啸而至,直直地攻向那假冒的邓婵玉。
那假婵玉反应倒也迅速,当即挥动手中的三叉戟奋力抵挡。只听“铛”的一声巨响,两件兵器碰撞在一起,溅起无数火花。与此同时,假婵玉的身形瞬间暴露无遗。
真的邓婵玉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怒目圆睁,娇声喝道:“原来是你这婆娘,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肆意欺凌于我!且看我法宝厉害!”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素手轻扬,口中念念有词,眨眼间便召唤出了一把散发着璀璨光芒的九九功德针。
那些功德针犹如暴雨梨花一般,铺天盖地地朝杨戬激射而去。杨戬见状大惊失色,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此女子怎会变得如此厉害?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法宝层出不穷,实难招架啊!”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施展出自己的独门绝技——玄功,化作一道流光,仓皇向西岐方向逃遁而去。
邓婵玉见杨戬落荒而逃,并未穷追不舍,而是从容不迫地收起了法宝,转身来到邓九公身旁,娇声唤道:“父亲!”邓九公喜笑颜开,连连点头回应道:“婵玉,我儿归来甚好!”一旁的邓秀也兴高采烈地上前拉住邓婵玉的手,欢喜地叫道:“妹妹,你可算回来了!”邓婵玉微笑着应道:“嗯,哥哥,我回来了。”
此时,太莺走上前来,面带喜色地对邓婵玉说道:“小姐此番归来,时机恰到好处。那姜子牙着实无耻之极……”
话说当时情况危急万分,竟让杨戬假扮成小姐模样,企图哄骗大帅投降于西岐。幸而关键时刻小姐及时赶到,否则后果简直难以想象!此时只见邓九公一脸焦急地问道:“婵儿啊,你究竟去哪儿啦?为父一直担心不已,还以为你真的……”
邓婵玉赶忙回应道:“父亲大人莫要担忧,那日女儿成功击杀土行孙之后,便匆匆赶回师门向师尊复命。没想到今日师尊突然告知我父亲您这边遭遇大难,所以女儿才急忙赶来营救。”一旁的邓秀听闻此言,不禁插话道:“既然那土行孙已然毙命,可姜子牙竟然还能如此沉着冷静,亲自前来此处上演这样一出好戏,当真是个心机深沉、老谋深算之徒啊!”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皆认为这番话颇有道理。
紧接着,邓婵玉带领着父亲和众人迅速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一路朝着石矶所在之处疾驰而去。暂且不提他们一行人的动向如何,单说那杨戬在完成任务之后,马不停蹄地返回西岐城中,直奔相府而去。进入相府见到姜子牙后,杨戬连忙将方才所发生之事详细叙述了一遍。
姜子牙闻听此事,顿时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料到精心策划的计谋最终还是出现了这般变故。于是他赶忙派遣人手下去打探一番邓九公等人的具体去向。不多时,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说根本无法得知邓九公等人的行踪。姜子牙眉头紧皱,略作思索之后,心中又生出一条妙计。他当即吩咐手下之人立刻前去散布一则谣言,就说邓九公已经投靠了西岐一方。
且先不说那四处散布的谣言如何宣称邓九公已然归顺周国,单表这一日,探马如疾风般疾驰而入汜水关,直抵韩荣面前,大声禀报:“将军,大事不好!听闻那邓九公竟然已向周国投降,还将其女儿私自许配给了敌国之人!”
韩荣一听,顿觉事态严重,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立刻上报朝廷。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份紧急军情飞速送往朝歌。
朝歌城中,上大夫张谦正在处理政务,忽然见到有人呈上汜水关韩荣送来的奏章。他展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暗叫不妙。事不宜迟,他赶忙放下手中事务,匆匆向内宫走去,想要打听一下当今圣上此刻身在何处。
经过一番询问,得知皇上正在摘星楼上,张谦便急匆匆地登上摘星楼。到得楼顶,他先是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小心翼翼地来到滴水檐前,跪地叩头参拜道:“微臣参见陛下。”
纣王此时正在楼中闲坐,听到左右侍从禀报说是上大夫张谦求见,便随口说道:“朕并未传召爱卿,不知你来所为何事?若有奏章,就在此处直接批复宣示吧。”
张谦连忙再次俯身叩首,恭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今日收到汜水关守将韩荣呈递上来的一份奏章,微臣不敢擅自隐瞒,即便因此触犯圣颜,惹来龙怒,微臣纵然身死也无怨无悔啊。”
纣王听他如此说来,心中越发好奇,遂下令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当驾官速速将韩荣的奏章取来,朕要亲自过目。”
张谦闻言,急忙从怀中取出韩荣的奏章,小心翼翼地摊开在纣王眼前的龙案之上。纣王定睛看去,但见那奏章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详细叙述了邓九公投降周国以及私配其女之事。
纣王越看越是愤怒,尚未看完便拍案而起,怒斥道:“好个邓九公!朕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不想他如今竟背信弃义,公然投敌叛国,实在是可恶至极!待朕明日升殿,定要与众位大臣共同商议,务必擒拿住这一干叛臣逆党,以正国法,方能消解朕心头之恨!”
张谦见状,心知此刻不宜多言,只得唯唯诺诺地应声称是,然后缓缓退下楼梯,在外等候天子临轩早朝。不多时,只见那巍峨壮丽的九间殿上,钟鼓之声骤然响起,声震云霄。朝中百官闻听此声,皆知天子即将升殿,纷纷匆忙赶往朝房,各自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议事。
就在须臾之间,那华丽无比的孔雀屏风缓缓打开,只见纣王威风凛凛地驾到,登上了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宝座。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然后传下旨意,命令诸位爱卿共同商议要事。
不多时,一众文臣武将纷纷来到御前,恭敬地俯身伏地,等候纣王的圣谕。纣王面色阴沉,开口说道:“如今这邓九公奉命征讨西方叛逆,不仅未能剿灭叛军、奏凯而归,反而私自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敌方,投降了那逆贼!其罪行实在是不可饶恕!除了捉拿这逆臣的家属之外,定要将此逆臣擒获,以正我大商之国法!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妙计良策,能够彰显我国的律法威严?”
纣王话音未落,只见中谏大夫飞廉从队列之中走出,躬身施礼后奏道:“微臣认为,那西岐公然违抗王命、对抗朝廷,其罪责确实当诛。然而,那些负责征伐的大将们,若是得胜归来,或许还会有捷报呈于御前;但一旦失利,他们往往因惧怕获罪而立即归顺西土。如此一来,何时才能听到胜利的佳音呢?依微臣之浅见,必须派遣最为亲近的皇室宗亲或者心腹大臣前去征伐,方可避免出现上述两种情况。而且这些人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自然没有不尽心竭力、奋勇杀敌以求早日奏捷之人。”
纣王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问道:“君臣父子皆是至亲,又何必区分彼此呢?”
飞廉连忙回答道:“微臣斗胆保荐一人,此人若去征伐西岐,定能生擒姜子牙,立下赫赫战功!”
纣王顿时来了兴致,追问道:“爱卿所保何人?”
飞廉再次躬身行礼,高声奏道:“要想攻克西岐,非冀州侯苏护莫属!其一,他乃是陛下您的国戚,对王室忠心耿耿;其二,他身为一方诸侯之长,位高权重,诸事皆能尽心尽力。因此,派他出征,必定马到成功!”
纣王听后龙颜大悦,赞道:“爱卿所言极是!甚是妥当!即刻下令让军政官员迅速准备好黄旄白钺,选派使者携带诏书火速赶往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