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邓婵玉眼见局势不妙,心中焦急万分,正欲上前接应自家军队,怎奈土行孙死死缠住不放,双方陷入一片混战之中。就在这混乱之际,李靖率领着两支精锐人马如神兵天降一般,分别从左右两侧冲杀而来。原本气势汹汹的成汤大军瞬间被夹在了中间,首尾难以兼顾,形势急转直下。
后方的金吒等人见状,岂会放过如此良机?他们率领着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掩杀而至,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声响彻云霄。邓九公眼瞅着己方大势已去,心知再继续抵抗下去唯有死路一条,当机立断下令撤退。然而兵败如山倒,众将士们慌乱不堪,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邓婵玉心急如焚地看着父亲和众多将领纷纷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只得虚晃一招,挥刀向南逃窜而去。土行孙深知邓婵玉擅长发射石头伤人,手段颇为厉害,当下不敢怠慢,急忙祭出捆仙绳,企图一举将她擒获。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今时今日的邓婵玉已然非昔日可比。原来,这段时间以来,邓婵玉一直在石矶娘娘门下潜心修炼,不仅自身修为大增,更是被石矶娘娘提前给了的一件威力无穷的灵宝——乾坤图和自身被石矶赐下的混天绫。
只见邓婵玉临危不乱,轻描淡写地扬起玉手一挥,一幅光芒闪耀的乾坤图骤然显现出来,轻而易举地就将飞射而来的捆仙绳收入其中。土行孙目睹此景,不由得大吃一惊,转身便想要脚底抹油开溜。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太早了些,邓婵玉早就对他有所防备。只见她素手一抖,那条鲜艳夺目的混天绫如同灵蛇出洞一般呼啸而过,迅速覆盖住了脚下的土地,让土行孙根本无处遁形。紧接着,邓婵玉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石矶娘娘让她带来的乾坤弓,搭上一支震天箭,弓弦拉满,箭头直指土行孙。
只听得“嗖”的一声利响,那支震天箭犹如闪电划破长空,直直朝着土行孙疾射而去。可怜土行孙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一箭射中要害,当场命丧黄泉。一缕魂魄悠悠荡荡地飘出体外,径直飞入了封神榜上。
随后只见邓婵玉神色慌张地迅速收起众多灵宝,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如同一道闪电般疾驰而去。而另一边,姜子牙率领着众将领一路穷追不舍,对邓九公展开了激烈的追击。他们足足追杀了邓九公五十多里路,直到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鸣金声,方才下令收军回城。
邓九公带着儿子邓秀以及太鸾、赵升等人一直逃到岐山脚下,这才停下脚步,开始收拢那些战败失散的兵马,并仔细清点军中士卒人数。然而当他们发现邓婵玉竟然没有跟上来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伤感之情。原本他们满心期望能够成功擒拿姜子牙,却不曾料到反而中了对方的奸诈计谋,如今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实在是追悔莫及。无奈之下,邓九公只好暂时稳住阵脚,安扎下营寨,以图后续再作打算。暂且不提这边的情况。
再说姜子牙和惧留孙此番大获全胜之后,兴高采烈地率军回城。进入城中后,他们径直登上银安殿,诸位将领纷纷前来向姜子牙禀报战功。然而就在这时,姜子牙忽然意识到似乎少了一个人的身影——土行孙居然还未归来!于是他急忙转头看向身旁的惧留孙,眼中满是询问之意。
惧留孙此时也是一脸疑惑,同样不明白为何土行孙迟迟不见踪影。他皱起眉头,伸出手指开始掐算起来。突然间,只见惧留孙脸色大变,惊呼一声:“不好!”众人听到他这突如其来的惊呼声,瞬间都提起了心思,紧张地望向惧留孙。
姜子牙更是迫不及待地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师兄,快快告知于我!”惧留孙满脸悲痛之色,缓缓开口回答道:“我的徒儿土行孙……已经身亡,其魂魄已然归入那封神榜之中了。”众人闻言,皆是大吃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姜子牙更是惊愕不已,喃喃自语道:“啊~这怎么可能!师兄您之前不是赐予了他捆仙绳吗?有此宝物在手,他又怎会突然遭遇不测呢?”
惧留孙皱起眉头,缓缓说道:“我那仙绳已然失去,想来此事背后定然另有一番隐情啊!”众人听后皆沉默不语。紧接着,惧留孙身形一闪,化作一道流光,循着土行孙残留下来的微弱气息疾驰而去,决心要将这其中缘由查个水落石出。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大地。众人纷纷来到前殿,恭敬地叩见姜丞相,共同商议接下来应当如何行事。只见杨戬率先开口道:“师叔,那邓九公昨日在与我们交战时落败而逃,然而如今他的女儿却又不知所踪,就连土行孙也不幸身亡。面对如此情形,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处置才好呢?”
姜子牙轻抚长须,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此事倒也并非难以解决。既然目前天机尚不明朗,那就烦请你乔装打扮成婵玉的模样,前去劝说那邓九公归顺大周吧。若能成功劝其归降,便可省去许多麻烦,不必大动干戈。只是不知道师侄是否愿意前往一试呢?”
杨戬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跪地抱拳施礼,郑重其事地说道:“师叔放心,弟子甘愿化身成为婵玉,定当全力以赴去说服那邓九公归附大周。自然不会劳烦动用弓箭等兵器,定会让那邓九公心甘情愿地成为周国之臣。”
姜子牙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对杨戬充满信任,言道:“我自是深信师侄之能力,但唯恐那邓九公执意不归顺大周,反而再生出事端来。现今那邓婵玉下落不明,你此番亲自前往,我会调拨一些军校跟随你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杨戬应声称是,随后起身领命而去。不多时,他便率领一队精兵强将出城,朝着岐山方向进发。一路上旌旗飘扬,军容整齐,好不威风。暂且按下他们这边不提。
再说那邓九公收拢了残兵败将之后,找了一处地方驻扎下来。经过一夜的休整,士兵们的精神状态略有恢复,但士气依旧低落。邓九公忧心忡忡地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思忖着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至次日清晨,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下,照亮了整个军帐内部。邓九公正端坐在帅位之上,他的儿子邓秀、太鸾以及赵升和孙焰红则恭敬地侍立于一旁。
只见邓九公面色阴沉,眉头紧锁,长叹一声说道:“自我领军出征以来,还从未遭受过如此奇耻大辱!如今不仅损兵折将,更是痛失我爱女,至今生死未卜啊!这真可谓是羊触藩篱,进退两难呐!”言语之中满是无奈与愁苦。
太鸾见状,连忙拱手道:“元帅莫要太过忧心,依末将之见,不如派遣官员携带紧急奏表入朝求救。同时,派出探子四处打探小姐的下落,或许能寻到一些线索。”然而,正当邓九公犹豫不决之时,忽闻帐外有人高声禀报:“启禀元帅,小姐率领一支人马打着西周的旗号已经抵达辕门之外,正在等候军令!”
听闻此讯,太鸾等人皆惊愕不已,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而邓九公更是惊得从座位上霍然站起,满脸狐疑之色。他心中暗自思忖:女儿不是被掳走了吗?怎会突然领着兵马归来?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只听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女子快步走进了辕门。待其走近,众人才发现此人竟与邓婵玉长得一模一样,但仔细观察之下,却又感觉有些异样。原来,来人并非真正的邓婵玉,而是变化作她模样的杨戬。
杨戬下马后,径直来到中军帐内,二话不说便双膝跪地。邓九公见状,顿时慌了神,急忙站起身来问道:“我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说来!”
只见那假婵玉不禁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地道:“爹爹呀,孩儿实在是不敢说出口……”邓九公赶忙安慰道:“孩子别怕,若有什么冤屈尽管起来讲便是,爹爹定当为你做主!”
于是,假婵玉缓缓起身,哽咽着说道:“爹爹,孩儿本是深居闺中的黄花闺女,可这一切事端皆是因爹爹您而起啊!您平白无故地就将我许配给了那个土行孙,引得姜子牙他们有机可乘,设计将我擒拿至西岐,并强行逼迫我与那土行孙成婚。如今木已成舟,孩儿已然失身于他,成为了土行孙的妻子,真是追悔莫及呀!”
邓九公听完这番话,如五雷轰顶一般,整个人都呆住了,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假的邓婵玉继续说道“欲保全爹爹您一生免受灾祸,女儿不得不前来向您说明当下局势。如今纣王昏庸无道,致使天下分崩离析。三分天下已有二分归附于周朝,此乃天意所趋、人心所向,无需占卜也能知晓。
纵然有闻太师以及魔家四将等勇猛之士,还有来自十洲三岛的众多真仙相助,但最终都难逃灭亡的命运。顺天应道还是逆天而行,其中道理已经再明显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