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一日分四时(上)
小岳:(微笑快步上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儿我和孙老师给大伙说段有意思的相声。
老孙:(笑着回应)对,咱今儿说点不一样的,让大伙开开眼界。
小岳:最近我研究《黄帝内经》,那里面的学问可太深奥了,就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这一篇,我读了好多遍,越读越觉得老祖宗智慧非凡。
老孙:(好奇地凑过来)哟,这篇讲的啥呀,快给我讲讲。
小岳:这开头啊,黄帝就问岐伯:“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意思就是,黄帝说各种疾病的产生,都是因为外界的燥湿、寒暑、风雨,还有人的情志、饮食、居住环境这些原因,邪气和正气一结合,人就生病了,也有了病名。他还纳闷,为啥大多数病人早上精神好,白天也安稳,到了傍晚病情就加重,夜里更厉害呢?
老孙:(瞪大了眼睛)这问题问得好,岐伯咋回答的?
小岳:岐伯就说了:“四时之气使然。”就这简单的几个字,意思是这都是四季的气候变化造成的。
老孙:(挠挠头)这四季变化和病人一天的状态有啥关系啊?
小岳:您别急啊,听我慢慢说。岐伯接着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
老孙:(皱着眉头)这一大串,说得我晕乎乎的,你快给解释解释。
小岳:(摆摆手,笑着解释)就是说啊,春天万物生发,夏天蓬勃生长,秋天收敛肃杀,冬天闭藏蛰伏,这是四季的正常规律,人体也和这规律相应。把一天也分成四季,早晨就像春天,中午像夏天,傍晚像秋天,半夜像冬天。早晨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病气就减弱了,所以病人早上就感觉精神好;中午阳气最旺盛,正气能压制邪气,所以病人白天状态安稳;傍晚阳气开始衰落,邪气就开始冒头,所以病情就加重;半夜阳气都藏到内脏里去了,邪气就独占身体,所以病情最严重。
老孙:(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还真挺有道理。
小岳:(得意地笑)是吧,老祖宗的智慧那可不是吹的。就像您早上起来,是不是感觉精神头特别足,干啥都有劲?
老孙:(点头)还真是,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的。
小岳:这就是因为早晨人体阳气生发,和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到了中午,您是不是感觉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都高了?
老孙:(笑着说)确实,中午的时候感觉浑身都是劲。
小岳:这就是中午阳气最盛,对应夏天,万物蓬勃生长,人也活力满满。等傍晚的时候,您是不是就有点累了,想休息了?
老孙:(连连点头)没错,一到傍晚就感觉没精神了。
小岳:这就是傍晚阳气开始收敛,像秋天一样,人就开始疲倦了。到了半夜,您要是还不睡觉,就感觉浑身不舒服,对吧?
老孙:(惊讶)嘿!你还真说对了,半夜不睡觉就感觉浑身难受。
小岳:这就是半夜阳气闭藏,邪气容易入侵,所以人就不舒服。您瞧瞧,老祖宗把这人体和自然的关系研究得多透彻。
顺气一日分四时(下)
小岳:(接上话茬,继续说道)上次咱说到岐伯给黄帝讲了一天和四季的对应关系,以及病人一天中病情变化的原因。这黄帝啊,打破砂锅问到底,又接着问了。
老孙:(好奇地追问)黄帝又问啥了?
小岳:黄帝说:“有时有反者何也?”意思就是,有时候病情变化和这规律不一样,这是为啥呢?
老孙:(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那岐伯怎么回答的?
小岳:岐伯就说了:“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这话有点绕,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疾病变化和四时之气不相应,是内脏单独发病,那病情就会在脏气被时日克制的时候加重,在脏气能克制时日的时候减轻。
老孙:(挠挠头,一脸疑惑)还是不太明白,你举个例子说说。
小岳:比如说,肝属木,春天也属木,春天的时候肝气就比较旺。要是肝脏生病了,在春天这个肝气旺的时候,病情可能就会减轻;但如果到了秋天,秋天属金,金克木,这时候病情可能就会加重。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这下明白了。
小岳:黄帝还接着问呢:“治之奈何?”就是问这病该怎么治。
老孙:(期待地看着小岳)岐伯怎么说?
小岳:岐伯回答:“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就是说治疗疾病要顺应天时,按照这个原则治病,病就能治好,顺应天时的就是好医生,违背天时的就是医术差的医生。
老孙:(连连点头)这话说得太对了,治病还得讲究天时。
小岳:后面还提到了五变和五输的关系呢。黄帝问:“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愿闻五变。以主五输奈何?”
老孙:(摆摆手)这又是啥意思,越听越复杂了。
小岳:别着急,我给您解释。岐伯说:“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意思就是五脏和五时相对应,冬天的时候病在脏,就刺井穴;春天疾病变化显现在面色上,就刺荥穴;夏天病情时轻时重,就刺输穴;长夏疾病影响到声音,就刺经穴;秋天因为饮食不节得病,就刺合穴。
老孙:(瞪大了眼睛)好家伙,这针灸治病还这么多讲究。
小岳:(笑着说)是啊,老祖宗的学问可深着呢。而且还有六腑的原穴,黄帝也问了:“诸原安和,以致六输?”
老孙:(好奇)对啊,这原穴怎么配合成六输呢?
小岳:岐伯说:“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就是说只有原穴不与五时相配合,把它归在经穴里,这样就有了六六三十六个腧穴。
老孙:(感叹)这中医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听你这么一说,还真长见识。
小岳:(点头赞同)没错,咱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经典,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去传承。以后咱要是懂点这些知识,对自己的身体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