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日加更一章,大家顺便打一下卡??(???????)??】
钱正秋的办事能力着实靠谱,仅仅过了两天,便安排人手将银子全部送到了江宁府上,一同送来的还有账册。
江宁望着眼前那几十口装满现银的大箱子,只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这时,柳若烟拿着送来的账册,仔细地核对起来。
过了许久,她小脸激动得通红,声音都微微发颤地说道:“公子,足足八百五十万两现银呀!”
听到这话,江宁更是一阵天旋地转,好家伙,自己如今也算是有钱人了。
回想起之前,自己的收入除了每月的俸禄,也就只有刚上任的时候,老魏送的五万两银子,朱由校赏赐的一万两银子。
以及唯一一次“贪污”黑了成国公朱纯臣的五万两银子。
站在一旁的李若琏看得双眼直冒光,就连镇抚司衙门的田尔耕也跑过来凑热闹,激动得浑身微微发抖。
虽说他俩都是朝廷官员,可如此多来源清白、光明正大的银子,还真是头一回见。
江宁赶忙转头对柳若烟说道:“若烟,你和青烟把账册整理好。”
两女子脸颊绯红,点了点头。
这时,江宁笑着对李若琏和田尔耕说道:“老田、老李,我知道你们俩手头都不宽裕,你们每人拿十万两,南京老许那份十万两,也让人兑成银票给他送去。”
一听江宁一出手就是每人十万两,田尔耕和李若琏激动得脸色通红。
但挣扎了片刻之后,两人赶忙摇头拒绝。
田尔耕说道:“多谢大人厚爱,只是这银子,卑职说啥也不能收。
毕竟大人已经给卑职们留了股份,要是再收这银子,实在是过意不去。”
李若琏也跟着点头。
江宁笑着打趣道:“你们两个家伙,什么时候跟我这么客气了?
这银子来路清白,都交过税了,你们就拿着,又不是我贪污来的。
这一年多时间,你们一直尽心尽力帮我做事,帮了我不少大忙,就当是我对自家兄弟的一点心意。”
见两人还在推辞,江宁假装不悦道:“怎么?
难道你们瞧不上这点银子?
还是家里有金山银山?
要不我请东厂魏公公去你们家走一趟?”
听到江宁这话,两人尴尬地咳嗽连连,只好咬着牙收下银子。
由于许显纯此时还在南京,他那份十万两银子便由田尔耕负责,之后换成银票派人送到南京。
这时,江宁问道:“老田,如今咱们锦衣卫账面上还有多少银子?”
田尔耕赶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看了一会儿后说道:“回大人,如今咱们锦衣卫账面上还有一百多万两银子。
这其中,除了日常罚款所得,剩下一部分是咱们锦衣卫名下产业赚来的。”
江宁点了点头。
锦衣卫情报网遍布天下,自然需要不少隐藏身份的落脚点。
所以江宁当初大力整顿之后,用收上来的罚款为锦衣卫购置了不少产业,像酒楼、客栈之类的。
一方面,这些产业可以作为联络情报的据点。
另一方面,也能赚些银子,给手下人发点补贴。
毕竟锦衣卫虽说听起来风光,实际上每个月的俸禄少得可怜。
即便朱由校给涨了三倍俸禄,也仅仅够大家吃口饱饭。
为了杜绝手下人贪污腐败的情况,江宁便每隔一段时间,依据大家的官职和功劳,给手下的锦衣卫们发一次奖励。
补贴虽不算多,但也足够大家改善一下生活,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江宁笑着对田尔耕说:“老田,马上快过年了,账面上的银子留够经费之后,剩下的全部按照官职大小、功劳高低,给手底下的兄弟们都发了吧!”
听到江宁的话,田尔耕赶忙点头。
随后,江宁安排锦衣卫将银子全部抬到自家库房,又给常年护卫在自己身旁的几十名锦衣卫每人发了五百两的奖励。
这可把手下的人激动坏了,这些银子,就算他们想通过贪污腐败去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着抬进自家库房的银子,江宁转头一脸认真地对柳若烟叮嘱道:“若烟呀,你可得把咱们这份家当给看好了,千万别被师父那老家伙给偷摸拿走了。”
柳若烟和柳轻烟听了这话,忍不住捂着小嘴,轻轻笑了起来,而后乖巧地点了点头。
随后,江宁便领着一众手下,浩浩荡荡地去酒楼,痛痛快快地消费了一番。
此时,在皇宫大内的御书房里,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方正华递过来的账册,兴奋得手舞足蹈。
站在一旁的方正化满脸堆笑,讨好地说道:“陛下,江大人当真是手段了得,此次您在大明商会的分红,一共入账1100多万两银子呢。”
朱由校连连点头,赞叹道:“江兄确实是天纵奇才,朕总感觉他脑子里装着许多新奇古怪的想法,而且每次都能给朕帮上大忙。
你说朕该怎么赏赐江兄才好?
要不赏他些银两?”
听到朱由校这话,方正化的老脸不禁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说道:“陛下,如今看来,江大人怕是不缺银子。”
朱由校闻言,尴尬地笑了笑,说道:“也对,朕都分了1100多万两银子,江兄怎么着也能有个八九百万两。
真要是赏他银子,给少了,显得朕小气,给多了吧,也不太合适,毕竟宫里这么一大家子人,还都指着朕养活呢!”
忽然,朱由校像是猛地想起了什么,说道:“既然如今朕手头有了银子,那三大殿也确实到了该重修的时候了。”
方正化连忙点头,赔笑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三大殿关乎皇家颜面,自万历二十五年被大火焚烧后,一直搁置至今,确实有损皇家威严。”
朱由校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朕刚登基那会儿,就想着重修三大殿,结果工部给朕报上来,居然要八百五十万两银子!
他们还真当朕是傻子,那么好糊弄。
后来经过朕亲自核算,哪里用得了八百五十万两银子,只需不到三百万两便可重修三大殿。
这些东林党的人,真是黑了心肠,居然一下子就想黑掉朕500多万两银子。”
“此次重修三大殿,朕预计拨三百五十万两银子,想来应该还能往下压压。”朱由校自信满满地说道。
方正化赶忙满脸恭维道:“陛下天纵奇才,这三百五十万两银子肯定还有下压的空间。”
朱由校听了,一脸骄傲地回应:“但凡跟木材打交道的事儿,朕闭着眼睛都能干得漂亮。
要是朕亲自上手,必定能省下不少银子。”
方正化一听,赶忙开口提醒道:“陛下,届时您只需坐镇监工就好,可万万不能亲自动手。
您可以安排宫里的小太监们和禁军帮帮忙,再给他们发些赏银便是。
老奴虽然久居宫中,但也深知那些文人擅长造谣抹黑,手段厉害得很。
之前陛下不过是送些木材,让魏公公去做善事,他们就敢造出‘陛下是木匠天子’这般大逆不道的言论。
若是陛下到时候亲自上手干活,还不知道他们要传出什么离谱的事,万一有损皇上您的圣名,那可就不妙了。”
朱由校听了方正化的提醒,无奈地点点头,只好打消自己亲自操刀上阵的念头。
随即,他赶忙吩咐方正化将自己之前绘制的三大殿图纸拿来,凑到跟前仔细研究起来。
……………
又过了两天,京城的醉仙楼一大早就被锦衣卫和东厂彻底接管。
没过多久,不少朝廷官员手持请帖,神情激动朝着醉仙楼赶来。
江宁和朱由校早早便来到醉仙楼三楼的雅间,朱由校与方正化皆身着便服。
他们打开窗户向下望去,只见众多官员正络绎不绝地前来。
朱由校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江兄,看来今日来的人可真不少啊,这次咱们又能筹集不少银子了。”
江宁也跟着笑了笑,回应道:“这可多亏了朱兄的帮衬。
毕竟这么多官员追随朱兄做事,朱兄如今不仅让他们升官,还为他们寻了条清白的发财路子,他们自然十分乐意购买大明商会的股份。”
一旁的方正化也是满脸激动,毕竟今日可是个重要日子。
大明商会股份正式发售,来的这些官员全是自己人,都收到了江宁发出的请帖,没有请帖的人连门都进不来。
不多时,内阁首辅孙承宗、次辅袁可立、薛国观等人陆续到场,紧接着是户部尚书郭允厚,还有东厂的魏忠贤。
没一会儿工夫,醉仙楼的一到三楼便坐满了人。
孙承宗等人纷纷来到江宁和朱由校所在的包间。
见到朱由校后,众人正要行礼,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今日朕微服前来,咱们君臣之间随意些就好。”
三楼坐的皆是内阁、六部、以及五军都督府和勋贵大佬,二楼和一楼则是级别稍低的官员。
眼见人差不多都到齐了,朱由校和江宁起身,站在门外向下望去。
只见一楼中间搭建了一个台子,钱正秋身着飞鱼服站在木台中央,身旁摆放着几口大箱子,里面清一色全是股份文书。
台下官员们三三两两,正激动地交谈着什么。
不一会儿,英国公张维贤、定远侯邓文明等一众勋贵也纷纷赶到,来到三楼向朱由校行礼之后,便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这时,江宁注意到户部的郭允厚和魏忠贤凑在一起,不知在嘀咕些什么,心中好奇,便走了过去打了声招呼。
看到江宁过来,魏忠贤立马笑着说道:“江大人,您可真是够仗义的,咱家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江宁笑着回应:“魏公公,您这说的是哪里话,这全是皇恩浩荡,皇上体恤我等臣子不易,才下旨发售大明商会的股份。”
这时,一旁的郭允厚赶忙拿出算盘和纸笔,江宁见状有些疑惑,问道:“老郭,你这是要做什么?”
郭允厚嘿嘿一笑,说道:“江大人,今儿个老夫来,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购买大明商会的股份,给子孙们留份富贵。
第二嘛,老夫想趁着这个机会,再给国库弄一笔银子。”
听到这话,江宁便知道老郭这是职业病又犯了。
赶忙夺过他的算盘和纸笔,一脸严肃地说道:“老郭,今儿可是个大日子,你可别乱来!
你要是再这样,我现在就叫人把你抬出去扔了。”
看到自己吃饭的家伙被江宁当场收缴,郭允厚顿时一脸沮丧,说道:“江大人,您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呀,我老郭这也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着想啊。”
就连一旁的魏忠贤也跟着瞎起哄,说道:“江大人,郭大人一心为公呀,要不您就高抬贵手,通融通融?”
听到这话,江宁气得鼻子都快歪了,一脸正色地说道:“魏公公、老郭,你们俩就别想着今天在这里搞事情了。
来的可都是自己人,你们二位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皇上售卖大明商会股份这事儿可就黄了。
到时候,你们俩难道不怕皇上雷霆震怒,把你俩拉出去砍了?”
听到这话,老魏立刻识趣地闭上了嘴。
老魏虽然嫉恶如仇,但并不傻,在他心中,朱由校永远排在第一位。
第二位是他的良师益友江宁。
第三便是造福天下百姓。
第四位是惩处贪官积攒功德,早日位列仙班。
至于郭允厚,脑子里几乎就只剩下“银子”这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