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兰左手提着两个还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右手端着一小碗香气四溢的兔肉,脚步轻快地走进家门。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赵大海也哼着小曲儿,手里拎着从食堂打来的饭菜,迈进了家门。
刚一进屋,赵大海那灵敏的鼻子就像嗅到猎物的猎犬一般,立刻捕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诱人香味儿。
他眼睛一亮,满脸惊喜地叫道:“哟呵,咱家这是哪里来的好吃的?咋这么香呢!”
此时,他们的宝贝儿子柱子正像一只欢快的小狗似的,紧紧围绕在赵艳兰身边,嘴里不停地嚷嚷着:“妈妈,妈妈,我要吃肉肉,肉肉好香呀!”
张艳兰被缠得没办法,只好宠溺地笑着,夹起一块鲜嫩多汁的兔肉,轻轻地塞进儿子那张早已迫不及待张开的小嘴儿里。
然后她手脚麻利地将饭菜一一摆在桌上,准备一家人吃午饭。
“哎呀,你可别问啦!今天我带着柱子在门口眼巴巴地等着你回来,突然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肉味儿。你这宝贝儿子呀,那叫一个馋呐!口水都流成河了,拉着我的衣角死活不肯走。我实在拗不过他,心里琢磨着,咱家里还有俩白面馒头,要不就拿去跟人家换换吧。毕竟我这厨艺嘛,你也是知道的,真不咋样。而且柱子现在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让他多吃点儿好的,哪怕拿个馒头去换,也不算亏呀!”
张艳兰一边摆放碗筷,一边絮絮叨叨地向丈夫解释道。
赵大海听了妻子这番话,不禁会心一笑,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他太了解自己的媳妇了,想当年张艳兰可是文工团里出了名的台柱子,唱起歌来宛如黄莺出谷,跳起舞来好似彩蝶翩飞。
可要论起做饭炒菜,那可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他俩结婚好几年才有了柱子,那真得是当眼珠子的疼着。这儿子闹得要吃肉,估计她当妈的也挡不住。
“嗯,那这馒头咋又拿回来了?还有谁家的肉,味道可真香!”赵大海疑惑的问。
张艳兰拿着一个馒头塞进了儿子的手里让他吃着,然后才说道:“最里面新来的顾连长家,你别说,人家顾连长媳妇儿不仅人美心善,那厨艺真的不是一般的好。这不是带着柱子去换,人家不仅没要馒头,还催我赶紧带孩子回来吃别凉了不好吃了。我就寻思着下午还碗的时候看拿点儿什么过去。”
赵大海听了,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这顾连长一家初来乍到,咱们得多照应些。他家要是缺啥,咱们给送点过去。反正你自己看,这家属院你也没个能聊的来的,要是这顾连长家的嫂子性格合得来,你就跟人家好好处,也有个伴儿。”
张艳兰点头称是,“我知道,倒也不是我贪小便宜,就冲人家大大方方给咱柱子肉吃,那就不是个难相处的人。”
中午赵大海和张艳兰也一人吃了一小块儿兔肉,那滋味儿真的是没的挑。两人一吃就知道调料肯定下的不少,这真材实料想难吃也不可能啊!
午后,张艳兰精心挑选了几个自家婆婆腌制的咸鸭蛋,用布包好,带上洗干净的碗朝着顾连长家走去。
她婆婆两个月前来探亲,给她腌制了不少小菜和咸鸭蛋,这会儿正是吃的时候。
“妹子,我来还碗了。”张艳兰在季婉家大门口喊到。
季婉本来在家里休息,看到她来,热情地把人迎进了院子里。
“嫂子快屋里坐,这碗也不用着急还,家里有用的呢。”
张艳兰走进顾家,看着生机勃勃的菜地还有干净的院子,以及那高高的院墙若有所思。
她听到季婉的说话后,笑着说:“这话说的,用不用我也得赶紧还回来,顺道过来看看你。这你刚搬来,大家也不熟悉,我正好闲的没事来串串门。”
张艳兰拉着儿子走进屋里,四处打量着房子。季婉倒了两杯白开水给张艳兰和柱子,顺便还拿了几颗糖出来给小孩子吃。
张艳兰有些不好意思,这刚吃了人家的肉,又来吃糖,好像占便宜没占够似的。
季婉却笑道:“小孩子嘛,没有不爱吃糖的。既然来了,吃两颗糖甜甜嘴也是应该的。”
张艳兰越发觉得季婉是一个可以相交的人,她把自己带来的咸鸭蛋放在桌子上说:“我这个人不会做饭,所以也没啥拿的出手的吃的。这个咸鸭蛋是我婆婆腌制的,老人家腌这个有一手你尝尝看,好吃我再给你拿。”
季婉也不是那种假谦虚的人,她还挺想吃咸鸭蛋的。于是她笑着说:“好嘞,谢谢嫂子,我还真的没吃过这咸鸭蛋呢,正好尝尝。”
张艳兰那是真的开始喜欢季婉这性情了,大大方方的好相处。不扭捏不说,有啥说啥。
“谢啥啊,我吃了你家好吃的是不是也得说谢谢啊!”
她话刚说完,俩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