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供应链扩张
回到铺子,沈清欢正要坐下歇息,陈平端着一杯茶进来:“小姐,刚才有几个伙计打听,说是想跟着咱们去外地开分铺。”
“哦?”沈清欢接过茶杯,“谁?”
“就是王福、张大和李三。他们仨跟了咱们快一年了,做事稳当。”
沈清欢放下茶杯:“叫他们进来。”
三个身穿灰布短衫的伙计走进来,规规矩矩地站在柜台前。
领头的王福年纪最大,四十出头,脸上带着老实巴交的笑容。
张大和李三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个高瘦,一个圆胖。
“你们想去外地开分铺?”沈清欢问。
王福搓着手:“是。小的们跟着小姐学了这么久,手艺也学得差不多了。
要是小姐信得过,我们想去外地试试。”
沈清欢看着他们:“你们知道去外地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李三说,“就是要离开京城,去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不过我们不怕,跟着小姐干准没错。”
沈清欢站起来,在柜台前走了两步:“去外地开铺子可不是那么容易。
你们要找铺面,要选位置,要和当地的商帮打交道。
这些,你们会吗?”
三人互相看了看,王福说:“我们是不太懂这些,但是小的在各地跑过镖,认得几个老相识。
他们在当地都有些门路,可以帮忙。”
“是吗?”沈清欢停下脚步,“说说看。”
“扬州城里,我认识一个叫马三爷的。他在码头上开了个货栈,跟各路商人都熟。”
王福说,“苏州那边,我认识一个茶商老孙,在城南开了家茶楼,消息最灵通。
还有杭州......”
沈清欢抬手制止他:“行了,我知道了。去把陈平叫进来。”
陈平进来后,沈清欢说:“拿地图来。”
陈平很快拿来一张羊皮纸地图,摊在柜台上。
沈清欢指着地图说:“看到了吗?这是江南六州。
扬州、苏州、杭州,都在这里。”她的手指滑过地图,“运河从这里过,把这些城市连在一起。”
王福凑近看了看:“小姐,您的意思是......”
“先去这三个城市。”沈清欢说,“王福,你去扬州。
张大去苏州,李三去杭州。每人带两个小伙计,先摸清楚当地的情况。”
三人齐声答应。沈清欢继续说:“记住,不要急着租铺面。
先去打听清楚哪条街最热闹,哪家铺子生意最好,哪些人说话最管用。”
“那要是有人问起来,我们说是谁派来的?”张大问。
“就说是来看亲戚的。”沈清欢说,“每个月初一和十五,去当地最大的茶楼喝茶。
会有人来找你们。”
三人点头称是。沈清欢又交代了一些细节,让他们先下去准备。
等他们走后,陈平问:“小姐,真要在外地开分铺?”
“当然。”沈清欢说,“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
“你没听说吗?前几天运河上的船只少了一半。”
沈清欢说,“肯定是出了什么事。等他们去打探清楚了,我们再决定下一步。”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陈平出去看了看,回来说:“是穆萨派人来了。”
“这么快?”沈清欢笑了,“我还以为他要睡到明天呢。”
一个身材魁梧的番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空酒坛子。
他用蹩脚的官话说:“我家主人让我来买酒。”
“什么酒?”沈清欢装傻。
“就是今天那种。”番人把酒坛子放在柜台上,“主人说,多少钱都行。”
沈清欢摇头:“今天那坛是特供的贡酒,平时不卖。”
“那......”番人急了,“主人说了,一定要买到。”
“既然是穆萨大人要的......”沈清欢故意停顿了一下,“这样吧,你回去告诉他,明天早上来铺子里,我亲自给他调一坛。”
番人千恩万谢地走了。陈平说:“小姐,您这是......”
“给他点甜头尝尝。”沈清欢说,“等他上了瘾,我们的香料生意就好谈了。”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
“会不会什么?”沈清欢打断他的话,“做生意就是要抓住对方的弱点。
他既然喜欢喝酒,我就给他最好的酒。至于其他的......”她笑了笑,“那就要看他识不识相了。”
陈平还要说什么,外面又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青衫的年轻人走进来,背上背着一个布包。
他脸色苍白,嘴唇发青,走路时脚步虚浮。
“小姐。”陈平低声说,“这是王掌柜从云南请来的人。”
沈清欢打量着年轻人:“你就是茶商张顺?”
“正是小人。”年轻人拱手行礼,“家父张元在云南经营茶叶生意,听说小姐要收购上等茶叶,特地让我带了些样品来。”
沈清欢让他坐下:“你这是赶了多久的路?”
“十八天。”张顺说,“本来应该更快些,但是半路上遇到了山匪,耽搁了几天。”
“山匪?”沈清欢挑眉,“说来听听。”
张顺打开布包,一边取出茶叶样品,一边说:“是在滇南的山路上。
那伙山匪有二十来个人,专门抢劫来往的商队。
我那天跟着一支商队走,刚到半山腰,山匪就冲下来了。”
“然后呢?”
“幸好商队里有个老镖头,姓杨。他带着几个伙计冲上去,跟山匪打了起来。
我趁乱溜到一边,把茶叶藏在山洞里。等第二天天亮,山匪走了,我才敢出来。”
沈清欢端起茶杯:“茶叶没丢?”
“一点没丢。”张顺从布包里取出最后一包茶叶,“这是最贵重的普洱茶,是我们从老茶树上采的。”
沈清欢接过茶叶,闻了闻:“不错。”她看着张顺,“你父亲开价多少?”
“这个......”张顺犹豫了一下,“家父说了,价钱好商量。
主要是想和小姐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沈清欢笑了:“你们倒是会做生意。”她放下茶叶,“这样吧,你先在京城住几天。
等我试过茶叶的品质,再谈价钱。”
张顺连忙道谢。沈清欢让陈平带他去客房休息,自己则开始查看茶叶样品。
没过多久,林修来了。他看着满桌的茶叶样品:“看来你是准备在茶叶上动手脚了?”
“茶叶只是一部分。”沈清欢说,“你听说运河上的事了吗?”
“你说那些停运的船只?”林修在椅子上坐下,“听说是漕运使司出了问题。”
“具体是什么问题?”
林修笑了笑:“你猜得没错。新上任的漕运使想借机敲诈一笔。
他把运河上的船只都扣下来,说是要检查走私货物。”
“然后呢?”
“然后就等着商人们送银子。”林修说,“不过他恐怕要失望了。”
沈清欢倒了杯茶给他:“为什么?”
“因为商人们不傻。”林修接过茶杯,“与其花大价钱疏通关系,不如换条路走。
现在已经有人在组织马帮,准备走陆路了。”
“马帮?”沈清欢眼睛一亮,“谁在组织?”
“江南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林修说,“他们在徽州和杭州之间开辟了一条新路,专门运送茶叶和丝绸。”
沈清欢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你的意思是,他们要绕过运河?”
“不只是绕过运河。”林修说,“他们还要联合其他商帮,在各个城市之间建立新的运输网络。”
沈清欢看着地图:“这倒是个机会。”
“你想参一股?”
“为什么不呢?”沈清欢转身看着他,“我正好要在各地开分铺,正愁运输的事。”
林修放下茶杯:“你知道参股要多少钱吗?”
“不管多少钱,我都要参。”沈清欢说,“你不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吗?
漕运使司一直垄断运河运输,现在终于有人要打破这个局面了。”
“说得对。”林修站起来,走到她身边,“不过你还是要小心。
这里面水很深,不是光有钱就能摆平的。”
“我知道。”沈清欢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城市,“所以我派了人去打探消息。
等他们回来,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要我帮忙吗?”
“暂时不用。”沈清欢说,“不过有件事你得答应我。”
“什么事?”
“明天穆萨要来买酒。”沈清欢说,“你让你的人盯着点,看看他除了来我这里,还去了哪里。”
林修笑了:“你这是要控制他?”
“不是控制,是合作。”沈清欢说,“等他尝过了我的酒,自然会知道该怎么选择。”
“你这招够毒的。”林修说,“不过我喜欢。”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林修就走了。沈清欢重新坐回柜台前,开始写信。
她要给各地的探子们写详细的指示,告诉他们该注意些什么。
写完信,天已经黑了。沈清欢站在铺子门口,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的生意就要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了。
不只是点心和酒,还有茶叶,还有运输,还有更多的机会在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