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练正式开启之后,军事层面的各项事务交由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黄祥来全权负责,而其他人员则要积极予以配合,确保整个军事行动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与此同时,关于思想教育工作,则由知识渊博且擅长引导人心的宋应升挑起大梁,其余人也需紧密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大家纷纷踊跃发言。有人指出训练强度可以适当调整,以避免部分士兵因过度疲劳而影响后续表现;还有人认为物资保障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在长途行军时,水和食物的供应必须得到充分保证。每个人都从自身观察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待众人议论结束后,张好古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如下安排:成均与孙临负责上半夜的值勤任务,而袁飞和吴大宝则承担下半夜的值班工作。至于其余人员,则就地在温暖舒适的暖房内打好地铺休息,养精蓄锐,以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第二天清晨,晨曦微露之际,冯梦龙和惠来各自带领着一队护卫,兵分两路前往被服厂和研究院。至于士兵们的军衔问题,张好古决定暂且搁置,等待此次拉练圆满完成归来之后再行处理。此外,他还打算借此机会仔细观察一下队伍中的每一名士兵,寻觅是否存在具备潜力、值得重点培养的苗子。毕竟当下军队中正面临着军官短缺的困境,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
此时,负责做饭的伙夫们早已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生火、淘米、洗菜,准备着丰盛的早餐。而各个营地中的士兵们,则在各自主官那洪亮有力的吆喝声中,纷纷从温暖的帐篷里钻了出来。尽管清晨的空气还带着丝丝寒意,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按照所属班组整齐地排列成一个个方队。
这些士兵们身上仅穿着单薄的衣裳,当最初列队时,寒冷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肌肤,令不少人都忍不住瑟瑟发抖。然而,随着跑步指令下达,在带队班长严格的督促与带领下,大家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一开始,每个人的脚步或许还有些沉重,但渐渐地,身体在强烈的运动中变得发热,汗水也开始一滴滴地渗了出来。
在这场晨跑之中,士兵们彼此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即便是那些体力渐渐不支的人,也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坚持着跟上队伍的步伐。毕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早操,它还直接关系到每个月的饷银发放以及个人立功受奖的机会。只有表现出色者,才有希望被评为训练标兵,从而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奖励。所以,每一个人都不敢掉以轻心,使出浑身解数奋力奔跑。
当士兵们一路狂奔直至体力耗尽之时,他们便开始练习队列动作。整齐划一的步伐、挺拔的身姿以及嘹亮的口号声响彻整个营地。经过一番严格的训练之后,队伍终于得到了解散的指令,士兵们如释重负地朝着洗漱处奔去。
今日恰好青园的西面流淌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这无疑给士兵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们纷纷跳入河中,尽情享受着清凉河水的冲刷与洗礼,将身上的疲惫和汗水一并洗净。待洗漱完毕后,士兵们迅速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棉衣,顿时感觉身体温暖了许多。
就在此时,阵阵诱人的香气从厨房方向飘散而来,原来饭菜已经做好了。今日的主食是香喷喷的大米饭,颗颗饱满晶莹,散发着迷人的米香。而配菜则是咸鱼煮豆子,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当时的士兵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也许有些看官会心生疑惑:“张好古的青园中难道没有青菜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青菜可是极为稀罕之物。如此众多的士兵一同用餐,即便有青菜供应,又能吃上几顿呢?可别拿现在的情况来作比较呀!在那个时期的大明王朝,能够有咸菜吃都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更何况是这种咸鱼煮豆子的搭配,这已然是张好古特别批准的丰盛餐食啦!
张好古与众多军官们一同手持着饭盒,和士兵们享用着相同的饭食。正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之时,东面缓缓驶来五辆大车,那大车显得颇为沉重,车轮在地面上压出深深的痕迹。
大车上装载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这些木板厚度足有三四寸,宽度大约一尺左右,长度更是惊人,达到了一丈二尺。张好古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饭盒,快步迎上前去。他心里清楚,这些木板可是此次拉练的重要物资啊!万一遇到路况不佳、或是需要跨越一些小沟小河时,这些木板就能派上用场,可以让大车顺利通过。
众人风卷残云般匆匆吃完饭之后,便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木板的分配工作。他们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将一块块木板精准地分配到各个排。根据安排,每个排都能顺利领到整整六块木板,这些木板将会成为他们后续行动中的重要工具和资源。
然而,并非所有的木板都会立即发放下去。那些剩余的木板,则被小心翼翼地集中放置在了物资车上。令人瞩目的是,此次共有五辆大车满载着木板,但它们并未像人们预想的那样沿着原来的道路折返回去。相反,经过深思熟虑,它们决定直接跟随队伍一同踏上拉练之旅。这样一来,如果在途中遇到任何突发情况或需要额外支援时,这些充足的木板就能及时派上用场,为整个团队提供坚实的保障。
由于本次行动属于拉练性质,所以每个人都得到了精心配备的装备。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每人还拥有一把锋利无比的马刀,用于防身和应对突发危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