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一大半。
书院的秋季游园会办过之后,便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中秋假期。
中秋节,宫中设夜宴,京城当中百官携家眷赴宴。
凤仪宫内,鎏金香炉中升起袅袅青烟,沉香的气息在殿内萦绕。
皇后娘娘端坐在妆台前,任由宫女为她梳理发髻。
铜镜中映出一张端庄的面容,眉如远山,目若秋水,这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为天下女子之典范。
“娘娘,今日的宫宴已经都准备妥当了。”
掌事嬷嬷轻声禀报,
“御膳房新进了桂花酒,其余各色赏月瓜果,多是显王爷从祥瑞庄寻来,另有各地进贡而来的新奇果子。作为宴会后的赏赐,已经全部备齐。外头百官女眷也已经入席,只等娘娘前去。”
皇后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抚过案几上那支凤钗。
今天她会见到先生,这凤钗不戴也罢!
既是中秋夜宴,不是什么十分庄重的宴席,那还是随意一些吧。
她没有选凤钗,选了一支适合中秋节气的简单制式花冠。
“女子书院的院长原先生可到了?”皇后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回娘娘,原先生陪着林郡主一同前来,不过……”嬷嬷顿了顿,
“女子书院今天来赴宴的女学生众多,个个都来和原先生打招呼,原先生估计有些不耐烦了,刚才带着林郡主去了便殿。”
皇后微微笑了笑,轻声道,
“先生还是这般性格。”
“还是娘娘有先见之明,早早为原先生提前准备好了地方......奴婢方才看到原先生明明已经很不耐烦了,却还是要维持着风度,想走也走不掉。幸好林郡主在原先生旁边,否则原先生很可能当场就忍不住了。”
“女子书院的院规里面有一条说,书院学生在书院以外的地方,无需多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是朋友一般,她们那样多礼,先生只会觉得自己教育失败......不过,尊师重道她们刻在骨子里,要京城女子改变,只怕是不容易。”
皇后想着原红蕖可能会出现的表情,有些忍俊不禁。
“走吧。”
皇后站起身,花冠上的流苏微微晃动,“先去便殿,与先生近在咫尺,这一次如果不能再见一面,我不知道下一次又到什么时候才能鼓足勇气。”
“嬷嬷,宴席什么时候开始呢?咱们书院的姐姐们是不是还准备了节目,要什么时候表演呢?”黛玉在御花园里面走了一圈,发觉这地方粗旷大气,自家那里是小巧精致,各有不同特点。
不过她还是喜欢自家院子。
皇后带着嬷嬷朝着偏殿走去。
刚到便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原先生爽朗的笑声。
原来黛玉正绘声绘色地讲着书院里课堂上面的趣事,逗得原红蕖开怀大笑。
皇后站在门口,一时间竟有些踌躇不前。
嬷嬷正要出声通报,皇后抬手制止了她。
就在此时,原红蕖似有所感,抬眼望向门口,目光与皇后相接。
原红蕖微微一愣,随即起身行礼。
皇后忙走进屋,说道:“先生不必多礼,今日中秋佳节,先生就当......是与友人相聚便是。”
一语未了,皇后娘娘眼睛里面蓄满了泪水......
她实在是绷不住了。
“先生如今和华婧这样见外,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吗?”
嬷嬷见状,忙退出去关上了门。
原红蕖见皇后落泪,心中也是一阵酸涩,赶忙上前扶住皇后的手臂。
“娘娘莫要伤心,只是身份有别,不得不守些规矩。”
皇后紧紧握住原红蕖的手,
“先生,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启蒙恩师,不管身份如何变换,这情谊不会变。”
原红蕖轻叹一声,
“娘娘心怀旧情,我自是感激。但只怕旁人闲言碎语,累及娘娘声誉。”
“我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语,只要先生还愿像往昔般待我。”皇后泪光闪闪。
“华婧,这些年,苦了你了。”原红蕖望着自己的第一个女学生,
那是她全心全意教导出来,是现代思想和古代智慧碰撞出的最完美火花的女子。
然而,最后还是输给了这古代的制度,输给了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听了这简短的一句话,皇后赵华婧的泪珠终于滚落了下来,原红蕖心里面涌起一股心疼,
“今日重逢,华婧就莫要再哭了,若是叫外人瞧了去,只怕以为我这曾经当先生的,今天又仗着师长身份,训斥娘娘。”
原红蕖本想像以往一样,帮她拭去泪水,目光触及赵华婧身着的皇后华服,手缩了回去。
赵华婧心里微微一疼,先生还是对自己心有芥蒂,却听到原红蕖说道,
“你还是赶紧净了面,让人来给你补妆。这皇后的大妆,我可不会化。”
皇后愣了一下,破涕为笑,两人仿佛又找回了曾经相处时的自在惬意。
这时,门外传来嬷嬷的声音,告知宴席即将开始。
皇后整了整衣衫,又让人来整理了妆容。
“先生,随我一道去吧,今日定要好好赏一回月,品一品那新进贡的果子。”
皇后一手携了原红蕖,另一只手则拉着黛玉,
“这就是我那小师妹黛玉吧,真不愧是先生的关门弟子,我还从未见过先生如此开怀过。有小师妹在先生身旁,我也安心不少。”
“皇后师姐,先生待我极好,我也要待先生极好才是。”
黛玉的回答虽然是一句简单的孩子话,话里面透着稚气,不过皇后却是大为感动,想当初她也这么说过,但是后来终是她辜负了先生。
先生全心全意对她,希望她此生无忧无虑,想她能够自由自在。
结果她却自己折断了双翼,进了皇宫这座牢笼里面。
先生怎么会不失望呢?
不过如今看来,先生已经谅解了她,皇后心中本来一直纠结,一直不安。
但是在见到原红蕖的那一刻,千般语言,万般思虑,似乎都消失不见。
她知道,先生明白了她,理解了她,先生没有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