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邓蕙感觉自己越来越笨拙,腰都快弯不下去了。
谢辰彦在父兄、嫂子的轮番管教下,老实了不少。
谢辰安每日申时三刻准时到家,陪邓蕙用过饭就去花园散步,回来后给她弹琴、读书,或围炉煮茶,一起下棋。
转眼到了八月底,离邓蕙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
谢辰安提前请了产婆和大夫来府里住着。
九月初,邓蕙顺利产下一子。
谢辰安在外面守了一夜,听见一声婴儿的啼哭,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迫不及待的走进产房里。
宋嬷嬷刚把孩子包裹好,就见谢辰安进来了,急忙把孩子给他,“小主子,七少奶奶给您生了位小公子。”
襁褓里的孩子啼哭不止,谢辰安颤抖着手接过襁褓。
“宋嬷嬷,蕙蕙可平安?”
宋嬷嬷笑着说:“七少奶奶无碍,丫鬟正在给她清理。”
“那就好。”
谢辰安抱着孩子就要进去。
宋嬷嬷说:“小主子,产房污秽,等七少奶奶整理好了,你再去瞧她不迟。”
“无妨,我把孩子抱去给蕙蕙瞧瞧。”
谢辰安抱着孩子进了内室,内室的血腥味比外室还浓。
“蕙蕙……”
“你出去。”
谢辰安脚步一顿,温声道:“蕙蕙,我一会儿再进来。”
邓蕙生完孩子已经精疲力尽,等丫鬟给她整理好,看了儿子两眼就昏昏睡去。
宋嬷嬷伺候过谢辰安母子两代人,照顾邓蕙月子也不在话下。
谢辰安已经过了吏部的考核,如今无事可做,正好在家里陪着妻儿。
邓蕙生完孩子一身轻松,她底子好,出月子时,已经快恢复到没生孩子之前。
太师府这两日又张灯结彩的,甄氏已经着手给三房长孙办满月宴,请柬都发出去了,就在三日后。
夜里,婴儿的啼哭惊醒了邓蕙,她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喂奶。
谢辰安原本给孩子请的有奶娘,只是邓蕙奶水太充足了,坚持要自己喂养。
谢辰安迷糊着问:“他又醒了?”
“你睡你的。”
孩子瞬间止住了哭声,屋子里恢复平静,邓蕙低头看着襁褓里的儿子,比刚出生时好看多了,细嫩白皙的小脸,眉眼随她,鼻子和嘴巴像谢辰安。
谢辰安往邓蕙身旁靠了靠,继续睡觉。
忽然,邓蕙耳畔传来细微的嘈杂声,她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似乎还夹杂着马蹄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难道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邓蕙见儿子吃饱喝足了,轻轻地把他放下,翻身下床穿衣裳。
谢辰安被惊醒,忙问:“蕙蕙,你干什么去?”
“外面有情况,我出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你照顾好谦儿,我去去就回。”
邓蕙说完快步走了出去,刚走出揽月馆,就看见谢太师一身甲胄,带着谢辰骏和府里的一众护卫气势汹汹地朝大门的方向而去。
邓蕙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能惊动祖父大半夜出门,想必外面必是发生了大事。
邓蕙赶紧折返回揽月馆。
谢辰安自邓蕙走了就没睡着,见她回来了,坐起来问:“蕙蕙,外面没事吧?”
“你照顾好谦儿,我出去一趟。”
“你又要出去?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你好好在屋里待着,不用担心。”
邓蕙取了她的弓箭就往外走。
“蕙蕙……”
谢辰安想追上去问明白,又担心儿子,只好留下来照看儿子。
太师府已被重兵包围,外面火光通天,喊杀声一片,太师府的大门被撞的嗡嗡响。
谢辰骏担心的说:“祖父,此刻若打开大门,咱们府里危矣。”
谢太师陷入两难境地,三皇子谋反,此刻正是陛下需要他时,若是打开大门,只怕整个太师府凶多吉少。
渐渐地,外面撞门的声音没有那么猛烈了,隐约能听见重物倒地的声音,和士兵们的咒骂声。
谢辰骏顺着空中射出的箭矢看去,一道人影立于二门的屋顶上,只见她英姿飒爽,挽弓如满月,三道寒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向府外。
谢辰骏惊喜的说:“祖父快看,那是、七弟妹。”
谢太师顺着谢辰骏的目光看去,果然看见了邓蕙的身影。
谢太师心里一喜,“趁现在闯出去,留两个人封锁大门。”
“是。”
谢辰骏立马组织人手向外冲。
墨风把府里的箭矢全搜集出来,爬上梯子,给邓蕙送箭。
邓蕙的箭法出神入化,不消一刻钟,外面的士兵倒了一片。
门外,谢辰骏带着一众护卫,和包围他们的士兵厮杀在一块。
邓蕙眼见箭矢全部用完,把弓一扔,从房顶上绕过院墙,纵身跳了下去,抢过一个士兵的刀厮杀起来。
一场大战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太师府门外一地的尸体。
三日后,邓蕙缓缓睁开眼睛,感觉左手上传来的温热,她艰难的动了动手指。
谢辰安惊喜的看着邓蕙,“蕙蕙,你醒了。”
邓蕙想坐起来,却感觉浑身酸软,使不上力。
谢辰安把她扶起来,小心翼翼的抱进怀里,喜极而泣。
邓蕙感觉脖颈处一片湿热,吃力的抬起胳膊回抱他。
邓蕙养了一个多月,身体才渐渐恢复。后来,她才得知那夜是三皇子谋反,祖父救驾有功,陛下亲自下旨,待太师百年后,配享太庙,还赏赐了太师府不少的金银珠宝。
次年二月,谢辰安收到吏部的任职文书,等他看完任职文书,高兴不已,拿着任职文书去找邓蕙。
邓蕙见他这么高兴,接过他的任职文书仔细的看着。
谢辰安得意地等着邓蕙夸他,果不其然,邓蕙看完信,抱着谢辰安在他脸上一顿猛亲,“相公,太好了,你去梁州当通判,咱们就能回去见爹娘了,谦儿也能见到他的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了。”
谢辰安见妻子如此高兴,心里格外轻松,他终于能完成她的心愿了。
三日后,谢辰安带着妻儿踏上了去往梁州的路,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