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可不早啦,咱们可得抓紧时间往回赶喽。”柳氏一边说着,一边抬眼望了望天。
“哎呀,亲家,咋这么着急着回去呢?就在这儿住一宿呗!”丁氏满脸不舍地挽留道。
一旁的卫国也赶忙附和:“是啊,娘,您难得来一趟,好好聚一聚,跟姨姐住一宿再走呗!”
然而,柳氏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叹口气解释道:“要不是老孙身体不大好,来娣又年纪小,搁往常我说啥都得住一宿的。可如今实在是放心不下他们呐!”
见此情形,丁氏也不再强留,点点头应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多留亲家了。不过呀,你们可得抽空常来走动走动哟。”
柳氏笑着回应:“哈哈,那肯定的!以前吧,家里头活儿太多,根本抽不开身。好在现在分了家,咱们自己能当家作主咯,以后有空闲了定会常来探望的。”
“啊!竟然分家啦?这样也好,之前听咱家招娣讲起过,你那个婆婆还有妯娌都不是好相处的主儿。这么多年来呀,可不是我故意拦着招娣不让她回娘家,而是这孩子自己心里犯怵呢。她说就怕回家多张嘴吃饭,惹得奶奶和大伯母不高兴,更担心会给你们添麻烦、受委屈哟。”丁氏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了摇头。
“亲家,我从来没有埋怨过您不让孩子常回来走动。我心里头清楚着呢,就算孩子回来了,多半也是要遭罪受气的。如今可好喽,现在分了家,那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回来了,再也不必看那些人的脸色行事啦!甭说是住上个一宿两宿的,哪怕是想长住下来,咱当娘的都不会嫌孩子能吃,哈哈哈……”柳氏满脸笑容地应道。
“亲家呀,这些年来您也是晓得的,咱们家里头的条件确实不太宽裕,但对待招娣,那可是一直当作亲生闺女一样看待的,真真是一点儿都不曾亏待过她哟。”丁氏赶忙解释道。
“是,多亏了您照顾招娣,有啥做得不对的,您多担待。”柳氏应答道。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招娣,突然间像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一般,轻声开口说道:“娘,我想跟着您一起回去瞧瞧。”声音虽然不大,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丁氏一听这话,立马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道:“那是自然应当的!卫国啊,你赶紧陪着你媳妇一同回去吧,一路上也好相互有个照应。”说完,还不忘朝儿子卫国递去一个满含期待的眼神。
卫国收到母亲的眼神后,立刻挺直了腰杆,“娘,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招娣的。”随后,两人简单收拾了些东西就跟着柳氏娘仨回孙家。
一路上,卫国紧紧牵着招娣的手,招娣望着熟悉又陌生的道路,心中五味杂陈。
进了家门,躺在炕上的孙大勇,看到女儿归来,眼里泛起泪花。来娣则像只欢快的小鸟扑向姐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诉说着分离后的种种。
晚上,招娣躺在儿时的床上,对卫国说:“还是家里好,自在。”卫国搂着她,轻声说:“以后我们常回来。”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照出这温馨的一幕,仿佛过去受过的苦在此刻都化作了淡淡的影子,而未来充满希望的生活正在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