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却率领军队来攻打冀城。
城中粮食少,军粮不够。姜维在城上,看到蜀军大车小辆,搬运粮草,进入魏延的营寨中去了。
姜维率领三千士兵出城,径直来劫粮。
蜀兵丢弃了所有的粮车,寻路逃走。
姜维夺得粮车,想要进城,忽然有一支军队拦住,为首的蜀将是张翼。
二将交锋,战斗不到几个回合,王平率领一支军队又到了,两下夹攻。
姜维力量穷尽抵挡不住,夺路回城;
城上早已插上了蜀兵的旗号:
原来已经被魏延袭击了。
姜维杀开一条路奔向天水城,手下还有十多个骑兵;
又遇到张苞冲杀了一阵,姜维只剩下一匹马一杆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
城上的士兵看到是姜维,慌忙报告马遵。
马遵说道:
“这是姜维来骗我们打开城门。”
命令城上乱箭射下。
姜维回头看到蜀兵已经接近,于是飞奔向上邽城去。
城上的梁虔看到姜维,大骂说道:
“背叛国家的贼子,怎么敢来骗我的城池!”
“我已经知道你投降蜀国了!”
于是乱箭射下。
姜维无法分辩解释,仰天长叹,泪流不止,掉转马头望长安方向逃去。
走了没几里,前面到了一片大树茂密的树林之处,一声呼喊响起,数千士兵拥出:
为首的蜀将是关兴,拦住了去路。
姜维人困马乏,不能抵挡,勒回马就走。
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
那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乃是孔明。
孔明呼唤姜维道:
“伯约此时为何还不投降?”
姜维思考了很久,前面有孔明,后面有关兴,又没有去路,只得下马投降。
孔明急忙下车迎接,握着姜维的手说道:
“我自从走出茅庐以来,到处寻求贤能之人,想要传授我一生的学问,遗憾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如今遇到伯约,我就心满意足了。”
姜维非常高兴拜谢。
孔明于是和姜维一同回寨,升帐商议夺取天水、上邽的计策。
姜维说道:
“天水城中的尹赏、梁绪,和我关系非常好;应当写两封密信,射进城中,让他们内部混乱,城池就可以得到了。”
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
姜维写了两封密信,拴在箭上,骑马直到城下,射进城中。
小校捡到,呈给马遵。
马遵非常怀疑,和夏侯楙商议道:
“梁绪、尹赏和姜维勾结,想要做内应,都督应当早做决断。”
夏侯楙说道:
“可以杀了这二人。”
尹赏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对梁绪说道:
“不如献城投降蜀国,以求得到任用。”
这天夜里,夏侯楙多次派人请梁、尹二人说话。
二人料想事情紧急,于是披挂骑马,各自拿着兵器,率领本部军队大开城门,放蜀兵进入。
夏侯楙、马遵惊慌失措地率领几百人出了西门,放弃城池投奔羌胡城去了。
梁绪、尹赏迎接孔明进城。
安抚完百姓,孔明询问夺取上邽的计策。
梁绪说道:
“这座城是我的亲弟弟梁虔守卫,我愿意前去招他出城投降。”
孔明非常高兴。
梁绪当天到上邽叫梁虔出城来投降孔明。
孔明重重地赏赐慰劳,就让梁绪担任天水太守,尹赏担任冀城县令,梁虔担任上邽县令。
孔明安排完毕,整顿军队出发。
众将领问道:
“丞相为何不去擒获夏侯楙?”
孔明说道:
“我放走夏侯楙,就像放走一只鸭子。”
“如今得到伯约,等于得到了一只凤凰啊!”
孔明自从得到三城之后,声威大震,远近的州郡,都望风归降。
孔明整顿军队,全部率领汉中之兵,向前推进到祁山,军队到达渭水西岸。
探子报告到洛阳。
当时是魏主曹睿太和元年,他升殿设朝。
近臣上奏道:
“夏侯驸马已经丢失了三个郡,逃窜到羌地去了。”
“现在蜀兵已经到达祁山,前部军队在渭水西岸,请求尽早发兵攻破敌军。”
曹睿大惊,于是问群臣道:
“谁可以为朕击退蜀兵呢?”
司徒王朗出班上奏道:
“臣观察先帝每次任用大将军曹真,所到之处必定攻克;如今陛下为什么不拜他为大都督,来击退蜀兵呢?”
曹睿批准了他的奏请,于是宣召曹真道:
“先帝将孤儿托付给你,现在蜀兵入侵中原,你怎么能忍心坐视不管呢?”
曹真上奏道:
“臣才能疏浅,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王朗说道:
“将军是国家的重臣,怎可推辞。”
“老臣虽然愚钝,愿意跟随将军一同前往。”
曹真又上奏道:
“臣蒙受大恩,怎敢推辞?”
“只是请求一个人作为副将。”
曹睿说道:
“你自己举荐吧。”
曹真于是保举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官封射亭侯,兼任雍州刺史。
曹睿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拜曹真为大都督,赐予符节和斧钺;
任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
———王朗当时已经七十六岁了。
———选拔东西二京的兵马二十万给曹真。
曹真任命同族兄弟曹遵为先锋,又任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
当年十一月出兵,魏王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