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密函,嬴政将其重重拍在案几上,仿佛这样还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激动。
他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
一边走,他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自言自语道:“魏国朝堂之乱,这可是大秦的一个绝佳机会。若能善加利用,必能给魏国造成重创。”
想到这里,嬴政的心情愈发激动,他立刻转身,对着刘高果断下令道:“速速去传华阳太后、相邦、关内侯,驷车庶长,来此见寡人,一同商议应对魏国变局之策。
另外,你亲自前去,务必把这则消息原原本本告诉先生,再转告先生,明日寡人定会亲临学苑拜访他,共商大计。”
“喏。”刘高躬身领命。
而后,他迅速转身,走出殿外。
.........
待众人聚齐之后,嬴政将密函内容简要告知给了众人。
密函上的消息,瞬间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一时间,殿内所有人都纷纷议论起来。
“寡人提议,即刻出兵!”嬴政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案几上,目光炯炯,声音中满是难以抑制的喜悦。
“趁魏国朝堂混乱之际,大秦铁骑当再度挥师东进,再度一举夺下高都和汲城。”
话语间,仿佛那两座城池已然被纳入大秦版图。
在他心中,这无疑是天赐良机,怎能轻易放过?此刻的嬴政,也不管国丧了,满心只想着开疆拓土,成就不世之功。
“不可。”
此时,华阳太后却提出了不同意见:“魏王必定惊慌失措,届时,大概率还会求魏无忌出山。
诸位都清楚,有魏无忌在,他的谋略与威望,依旧会给我大秦东进之路造成不小的麻烦。
当下,应先继续利用外交手段,分化魏国各方势力,待其内部矛盾激化、分崩离析之时,再寻战机,方为上策。”
这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在正沉浸在兴奋之中的嬴政头上。
他身形一滞,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缓缓坐回原位。
嬴政微微皱眉,眼中的狂热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静与思索。
他不得不承认,华阳太后所言,句句在理。
若贸然出兵,引得魏无忌再度出山,局势恐将陷入胶着。
嬴政沉默片刻,缓缓低下头,开始沉思起来,脑海中权衡着利弊得失。
过了一会儿,嬴政的目光缓缓落在了吕不韦的身上,他开口问道:“仲父,你意下如何?”
吕不韦上前一步,面带微笑,拱手施礼道:“大王,依臣之见,目前形势下,我大秦可采取双管齐下之策。
其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务之急,应当立即着手筹备战争所需物资补给。
从粮草辎重到兵器甲胄,均需细致安排、妥善筹备,务必确保我大秦军队在战场上兵强马壮、无后顾之忧。
其二,继续需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魏国,与潜伏在魏国的细作紧密配合。
或在朝堂之上挑拨离间,或在权贵之间散布谣言,进一步扰乱魏国的朝堂局势,激化各方矛盾。让魏国朝堂陷入混乱纷争,自顾不暇。”
言罢,吕不韦再次拱手,语气坚定且自信:“如此一来,待到时机成熟之际,我大秦便可顺势挥师东进。
彼时,魏国上下混乱不堪,我大秦军队以雷霆之势出击,内外交困之下,魏国必如摧枯拉朽一般,我大秦定能事半功倍。”
华阳太后闻听吕不韦所言,点了点头。
她心中暗自思忖,吕不韦此计确实周全,既考虑到了战争的实际需求,又能继续利用外交手段来削弱魏国的实力,实乃上策。
沉吟片刻,华阳太后开口赞成道:“相邦所言,深合哀家心意。待魏无忌身故,魏国再无可用之才,也再无能够抗衡我大秦之人。彼时,便是大秦东出的绝佳时机。”
关内侯和赢傒见华阳太后与吕不韦意见一致,也纷纷附和道:
“太后与相邦所言甚是,此计甚妙。”
嬴政此时也已经从兴奋中恢复了些理智,他负手而立,开始沉思起来。
见众人皆对吕不韦的计策表示赞同,心中虽然也觉得此计甚为稳妥,但他并未立刻做出决定。
于是,他决定待明日再去询问一下秦臻的意见。
或许能给他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说不定能从不同视角,为这盘棋局找到新的变数。
.........
翌日清晨,嬴政匆匆用过早膳,便迫不及待地赶往鬼谷学苑。
此刻的咸阳城,街巷中已渐有人声,百姓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而嬴政的心思全然不在这市井烟火之上,满脑子皆是军国大事,一心只想着尽快赶到鬼谷学苑,故而一路毫无耽搁。
而鬼谷学苑内,秦臻早早便在门口恭候嬴政。
当嬴政的车驾缓缓驶近,秦臻快步上前,拱手行礼道:“臣秦臻,拜见大王。”
嬴政听闻,迅速下了马车,快步走向秦臻,脸上露出急切的神情。
他连忙扶起秦臻,说道:“先生快请起。”
嬴政的目光落在秦臻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甚至顾不上客套,迫不及待地开口道:“先生,此番魏无忌再度遭到魏王弃用,寡人于昨日晚间与华阳太后、相邦等人商讨了一下接下来的行动。”
说罢,嬴政便将华阳太后和吕不韦的计策一一道来。
他说得极为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要点,仿佛在重新梳理整个策略,期望从秦臻这里得到不一样的见解。
“先生,你且细细思量,说说可有不同见解?”待阐述完毕,嬴政满怀期待地询问道。
秦臻眉头微皱,似在权衡利弊,又似在推演局势的发展。
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大王,依臣之见,华阳太后与相邦所提之策,在当下局势中,确实堪称最为稳妥的选择。
魏国如今虽然朝堂动荡不安,但即便如此,魏无忌尚在。
华阳太后所言甚是,只要信陵君一日在世,其便能凭借自身的威望和才能,整合魏国各方力量,筑起坚固壁垒,我大秦绝不可贸然将主要精力倾于攻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