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继续说道:“苏然年少有为,敢于直言,其见解对于我朝之发展或许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朕意已决,此次科举,苏然当为榜首。”
众考官听闻,虽有部分人仍面露难色,但见圣意已决,也只得纷纷点头称是。
苏然赶忙跪地叩谢:“谢陛下隆恩!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为国家之繁荣、百姓之安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几日后,破晓时分,晨光熹微,京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绯袍的信使纵马而出,向着各个方向疾驰而去,手中紧握着的,是承载着无数人命运的金榜。随着信使的脚步,喜讯如春日的繁花,瞬间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开来。
京城的大街小巷,眨眼间便热闹得如同炸开了锅。
街头,卖菜的张大娘正弯腰整理着菜摊,隔壁肉铺的李大叔匆匆跑来,满脸通红,扯着嗓子喊:“张大娘,天大的好消息!苏然高中状元啦!”
张大娘愣了一下,随即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菜都掉了一把,“啥?苏然中状元了?这孩子可真有出息!”她直起腰,兴奋地将手中剩下的菜高高举起,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哎呀,这苏然可真是咱京城的骄傲!往后咱这日子,肯定更有盼头咯!”
李大叔把手中的屠刀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大声附和:“可不是嘛,听说他才学出众,品行更是没得说,这状元郎当得实至名归!”
不远处的茶馆里,也炸开了锅。
老茶客们正围坐在一起,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热烈地讨论着。
王老爷子捋着胡须,满脸赞赏地说道:“听闻这位苏然公子,不仅才高八斗,而且胆识过人,在考场上面对突发火灾,镇定自若,带领众人灭火,而后又坚决抵制作弊,实在是令人钦佩!”
旁边的赵二爷频频点头,放下手中的茶杯说:“是啊,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如今朝廷就需要这样的人,来整治整治风气。”
这时,一个年轻后生激动地拍着桌子,茶水都溅了出来,大声说道:“有这样的状元郎,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往后说不定能出不少利民的好政策呢!”
坐在角落里的孙秀才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我早说苏然这孩子前途无量,他的文章我曾有幸拜读,见解独到,立意深远,高中状元,意料之中啊。”
再看那酒肆,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却也不忘和客人分享这份喜悦。
“客官,您听说了吗?苏然高中状元啦!”一位伙计笑着给客人斟满酒,脸上洋溢着自豪。
客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声说道:“这可是大喜事!来,再给我上一坛好酒,今日我要好好庆祝一番!”
旁边一桌的几个年轻人也在热烈交谈。
“苏然平日里就刻苦努力,这次高中状元,真是天道酬勤。”
“没错,他还那么正直,以后肯定能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为咱们老百姓说话。”
就连平日里埋头于店铺的掌柜们,也都纷纷探出头来,打听着消息。
绸缎庄的刘老板满脸笑意:“苏状元高中,这可是咱京城的大新闻,说不定往后咱这生意也能跟着沾沾光呢!”
隔壁药铺的陈郎中也点头赞同:“是啊,希望苏状元能为国家出谋划策,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太平日子。”
京城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沉浸在这喜悦的氛围中。
苏然衣锦还乡的那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口老槐树下,乡亲们早早地就聚集在此等候,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大人们则伸长了脖子,望向村口的那条小路。
“来了!来了!”眼尖的孩子率先叫嚷起来。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只见苏然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华丽的状元服,意气风发地朝着村子走来。他的身后,跟着几个挑着赏赐物件的随从,浩浩荡荡。
欢呼声、掌声瞬间响起,此起彼伏。苏然的父母站在人群的最前面,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苏然的母亲快步走上前,紧紧地握住苏然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儿啊,你可真是为咱们家争光了!”
苏然看着年迈的父母,心中满是感激与愧疚:“爹,娘,都是孩儿应该做的,这些年让你们受苦了。”
这时,村里的李大爷挤过人群,拍了拍苏然的肩膀,爽朗地笑道:“好小子,从小就看出你有出息,这下可成了咱全村人的骄傲!”
苏然连忙拱手致谢:“李大爷,多亏了小时候您总给我讲那些读书人的故事,给我鼓劲,才有了今天的我。”
一旁的张婶也凑过来,眼眶泛红:“苏然啊,你还记得小时候在我家蹭饭,我还总嫌你吃得少呢。”
苏然笑着说:“张婶,您做的饭菜我一直都记在心里,可香了。”
回到家中,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乡亲。苏然一一招呼大家坐下,和他们唠起了家常。
“苏然,在京城过得咋样啊?”有人问道。
苏然笑着回答:“京城很大,也很繁华,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咱们村子,惦记着大家。”
又有人好奇地问:“那你往后打算干啥呀?”
苏然神色坚定:“我会在朝堂上尽我所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事,也希望能为咱们村子争取些好政策,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然每天都很忙碌。他陪着父母在田间地头散步,回忆着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他还走访了每一户乡亲,感谢他们曾经的帮助与支持。乡亲们纷纷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招待他,那热情的场面,让苏然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村里的孩子们更是像小尾巴一样跟着他,听他讲京城的趣事,讲读书的心得。苏然也耐心地教导他们,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走出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苏然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大事,在家中稍作休整后,他便告别了父母和乡亲,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临行前,父母眼中满是不舍,但更多的是期许。
“儿啊,在京城要照顾好自己,好好为国家效力。”父亲拍了拍苏然的肩膀。
苏然郑重地点点头:“爹,娘,你们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不会让乡亲们失望。”
乡亲们都来到村口为他送行,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身影,大家心中满是祝福,期待着他能在京城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