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一边干活一边解释,熟练的将蒸熟的糯米分成两部分。
“之前秋收爷爷就想来上一口米酒和糍粑,所以今天就满足爷爷的愿望。”
“今天蒸熟的糯米主要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做米酒,我们这边俗称醪糟,另外一种经过暴力捶打用来做糍粑。”
“有想要做的不会的可以跟着我的步骤来,以后大家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很简单就是费时间。”
说完,陆沉搓了搓手,将大米桶直接从热气腾腾的大祸里提起,将早就洗好的纱布铺在大簸箕上,
“嘶,好烫,还黏手,大家这一步最好借助工具。”
随后将糯米均匀地铺上,此时热气腾腾的糯米还散发着香气。
“这一步是为了放凉糯米,大约温度在30度左右,就可以加入适量地甜酒曲,温度太高会导致里面的微生物死亡,温度太低会导致发酵不全面,当然最终结果都是失败。”
直播间的网友大多都是年轻人,很多人只听过没有自己实操过,有的甚至拿出了笔,记了起来。
【30度大概是什么感觉啊,有没有人解释一下啊】
【适量地甜酒曲是多少】
【要是放多了会怎样?】
【实操起来好抽象啊!哈哈哈!】
【主播我需要手把手教,这样我肯定一教就会】
陆沉沉默了片刻自己说的那么抽象嘛。
“30度大概就是我们地手感觉到微热状态,已经不烫手了。”
“一般就是一斤米2克差不多,通常说明书会有说明。”
“要是放多了就会导致米酒发酵过猛,泛着苦味,补救方法就是再加入新的糯米放凉和之前地搅拌一起,要是第二天发现也可以在加,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卫生,防止杂菌感染米饭。”
“如果下多了又不想在增加米饭,那就是杀死它们就好了。”
【杀死它们?怎么杀死?】
【下药杀吗?特效药?】
【有条件地可以加入防腐剂,比如山梨酸钾或脱氧乙酸钠,可以抑制酵母活性,朴实无华的微笑】
【我顶你个肺哦,害人不浅】
【主播,我们不要添加剂的还有没有别的朴实无华的方法】
陆沉看着弹幕前面的网友说的不错,一些添加剂确实可以实现甚至还可以让原本失败的东西变得成功,保持米酒不变质。
“这位网友说的没错,不过最朴实无华的方法是重新在蒸一遍,高温轻轻松松杀死,再重新下酒曲就好了,完全不影响。”
【恕我直言不讳,没有生物老师在吧】
【瑟瑟发抖~】
【突然被开智了,我怎么没想到】
【这知识真有用,我就说看主播可以学到东西嘛】
陆沉找来两个消毒的小碗,一碗开水放凉,一碗放着的就是酒曲。
“现在的糯米哪怕铺的很均匀,但是也是非常黏手,这凉白开等会少不了。”
“今天我蒸了20斤糯米,5斤用来做糍粑,剩下的酿米酒,就需要30克的酒曲。”
说完,将碗里的酒曲细细碾碎,放在一旁备用。
接下来,
陆沉提着剩下的糯米前往前院,那里陆爷爷和三爷爷早就洗好石臼等着了,翘首以盼。
只见,
陆沉将糯米团成团放进石臼里,接过棍子。
“这是我们这边打糍粑的必备武器,现在很多人都没有见到过了,除了这个还有磨面磨米的石磨,都是老物件了,它们是一套。”
说完指了指一旁的石磨,勾引起了一波回忆。
【这活俺没少干】
【盲驴拉磨 —— 瞎转圈】
【一份记忆,一份心酸】
【哈哈哈,这老物件不常见了,小时候每天晚上的必修课,总是转着转着就晕了】
【吃过,见过,没干过,老人家干过这个活,但是真的好吃,摊饼可真香】
“不过我们这边不需要人转悠,利用那个杠杆臂会省事很多。”
说完,给直播间的观众展示了一下,通过臂带动整个磨盘旋转,转的呼啦呼啦,而靠驴和靠人力转悠的北方网友破防了。
“好了,接下来给大家看看如何制作糍粑。”
“在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全家一起出动的,讲究一个团圆,你一锤,我一锤,团团圆圆过中秋,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在我们这里还流传着:“中秋不打糯糍粑,婆娘儿女不归家”。”
说完,
陆沉和爷爷负责锤,三爷爷负责给糯米翻身,而在救助站的三人也过来了,毕竟过节就要热闹,吃白食也不好意思嘛。
就这样三个年轻人锤,一人翻,好不热闹,开始比谁得力气大,一旁得爷爷些看得心慌慌。
“年轻人些悠着点,这是要用一辈子得,别只用一次哈。”
【哈哈哈,现在精力十足,等会就知道了】
【真担心锤烂了,这架势】
【好欢乐!】
糯米变得越来越黏,棍子拿起来越来越困难,两位年轻人开始头晕目眩,渐渐力疲。
“不行了,不行了。”
“有点虚!”
连连摆手,找个地方坐下,而陆爷爷赶紧接过了棒子,舞得虎虎生风,喊起了号子加油鼓劲。
“嘿作嘿作嘿作嘿”
而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来越甜。
【大爷不愧是你大爷!】
【不服不得行啊!】
【牛逼!】
此时,
糯米的黏性已经让陆沉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压力,棍子已经不能抽身。
......
过年了,放假了,改日更新,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