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看到马佑和王良他们结婚后,嘴多了一些,多催了几次,李俊业就很久都不回家了。
不是李俊业没有想法,而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才刚二十岁就要结婚,他心里实在是迈不过这个坎。
“我有办法!”
周大吉灵机一动,在赵氏耳边耳语,赵氏深以为然。
没过几日,李俊业就接到了家中消息,赵氏突然病了,并病得很重。
李俊业赶紧带着人奔了回来。
李俊业忧心忡忡的一进门,只见赵氏安然无恙的坐在家里的大堂上,表情肃穆。
“娘,您不是病了吗?”李俊业奇怪的问道。
“娘没病!”赵氏大不悦的瞪了他一眼,李俊业只觉得心中发慌。
“去,将这些聘礼抬到王家去,王家闺女瑞兰,我认定了,她就是我李家的媳妇。”赵氏随手一指,李俊业这才发现,家里早已准备好了 一份贵重的聘礼。
“娘……”李俊业有一种陡然无助的感觉。
“快点,娘已经早已托周千户去他家说好了亲,王家也应承下来了,这事是娘先开的口,如果你不同意,日后娘怎么做人。”
“这些聘礼也是娘亲自上街去采买的,现在全登州都知道,我们李家要下聘,你若不同意,娘岂不是要被人笑话死。”
“如果这样,娘不如不活了。”
赵氏刹那间摸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剪刀,对准了自己的脖子。
“娘……”李俊业彻底懵了。
“你若不想娘死,那就予了。”赵氏愤愤的说道。
好个背水一战,李俊业也知道这也是同时把自己也逼上了绝路,只得默默地点了点头。
赵氏见李俊业松了口,欣喜若狂,但表面强作镇定,依旧要把这场戏演完。
“既然如此,那现在就叫周大人领着你去王家下聘。”赵氏不依不饶。
这时周大吉已经不知不觉的出现在赵氏身侧,朝着李俊业不停的坏笑。
李俊业无奈地道:“娘,要下聘的话,这也太仓促了吧!再说了人家王大人在盐场还没回来,我们总要提前通知人家,让人家做好准备吧!”
“不说别人家准备,这吹打班子总要请一队吧!谁家提亲,不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的。”
赵氏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婚姻大事,马虎不得,随便一个流程弄得不好,很容易引起乡亲们笑话。
正在赵氏迟疑的片刻,周大吉轻轻地凑到耳旁:“我看啊!这一不做,二不休,免得夜长梦多,要去,现在就去。”
赵氏觉得更有道理,点了点头后,朝李俊业看了一眼,指着大门:“去!现在就去!”
说完,原本放下的剪刀,又被他拿起来,对准了自己咽喉。
周大吉,见机跑到门外,朝院外挥了挥手,李家几个小厮一拥而入,纷纷扛起聘礼就走。
周大吉又来到李俊业的身边,推了推李俊业,李俊业只好无可奈何的跟着走出去。
……
“小姐,小姐,李俊业来提亲了。”
碧环激动不已的跑来告诉王瑞兰这个好消息。
“叫他滚!”
王瑞兰一听‘提亲’二字,顿时火冒三丈。
“小姐,这次可是真的,还是周千户做的媒,亲自带来的,现在夫人正在前厅忙着招呼他们呢?”
有了上次的误会,碧环有些急了。
“若是来提亲的,怎么没听见吹打,他这又是提的哪门子亲?”
碧环听了,顿了一下。
王瑞兰看向碧环道:“你可几曾见到人家提亲连吹打的请不请的。”
碧环呢喃道:“是没听过。”
“谁知道他又耍什么花招。”王瑞兰说完,洁白的玉指往门口一指,“去,告诉我娘,将他们全部轰出去。”
碧环只好唯唯诺诺地退出。
王夫人万万没想到,没有什么的消息,李家竟然真的抬着聘礼来了,还是李俊业亲自送来的,李夫人喜出望外。
一边招呼着众人,又悄悄地叫人赶紧去通知王永坚回来,接着吩咐家中老仆,赶紧拿几吊钱出来打赏。
又托人出去买了些瓜果,吃食,热情的招待他们,忙着可谓是不可开交。
大家伙都等待着,王永坚回来做主。
王夫人虽然现在心比蜜还甜,见到碧环从绣楼里下来,王夫人悄悄地走了过去,捏住碧环的衣角问道:“小姐怎么样,有没有很高兴?”
知女莫过母,王夫人早知道王瑞兰拒绝了那么多亲事,心思全放在李俊业身上。
碧环迟疑了一下,看着王夫人殷切的目光,点了点头,“小姐很高兴,吩咐夫人一定要将李将军她们招待好,一切要等老爷回来做主。”
王夫人听到这话就更高兴了,再次拉了拉碧环的衣角,“还愣着干嘛!赶紧去厨房帮忙去。”
碧环便如蒙大赫一般逃向了厨房。
王永坚本在盐场忙着,听到消息,欣喜若狂,忙骑了快马赶回家中。
迎头就撞到了周大吉,看着满院的聘礼,王永坚差点激动着当场就喊贤婿。
见李俊业还不知所措的站在院外,王永坚立马热情的牵着李俊业的手,将他迎到了屋内。
周大吉见满屋喜气洋洋地样子,便道:“老哥啊!这俊业亲自来提亲了,我看你和嫂子,若是满意,不如当场择个黄道吉日,今日就把婚期定了。”
“好,好……全凭老哥做主。”贤婿就站在自己面前,王永坚欣喜若狂,直接顺水推舟。
周大吉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黄历,递到了王永坚的面前,“老哥,我看七日之后,就是一个黄道吉日,不如就七日后吧!”
“这么急?”王永坚有些诧异,周大吉朝他使了个眼色,还是王夫人反应的快,悄悄的往他胳膊上一捏,王永坚当即会意,“好!好!那就七日后。”
“等等……”
一直不语的李俊业突然发声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俊业,您……”周大吉,噎了一下,忧心忡忡地问道。
“哦!是这样的,我认为婚姻大事,决不可太仓促,事如儿戏,六礼皆需俱全,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万不可让人笑话,这也是李王两家颜面。要娶亲,我就要万事周到,风风光光的来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