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赢已经决定让中南半岛为大明负重前行三十到五十年,但是这事能摆在明面上来说吗?
当然不能!
大明现在是有和南洋诸国撕破脸皮的本钱,但是战争费钱费时费人,是压箱底的手段,轻易言战,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且赵诚在此次自贸区的谈判中有些急于求成,没有充分了解南洋诸国的核心诉求。
南洋诸国的核心述求是什么?
真的是想维护本国百姓的利益,让本国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这种为国为民的屁话听听就好了,谁当真谁傻。
若是他们真的是为了本国的老百姓考虑,他们就应该举双手赞成建立自贸区。
中洲华夏自贸区的建立,最大的受益人是大明,其次就是自贸区的老百姓。
互通有无之后,自贸区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老百姓也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自古以来,老百姓和当权者的利益就是不一致的。
自贸区的老百姓获得的利益越多,他们获得社会话语权也会越大,这无疑会对南洋诸国当权者的权柄造成冲击。
在南洋诸国的当权者眼中,只有半死不活,需要仰仗他们施舍才能活下去的老百姓,才是他们需要的老百姓。
这才是南洋诸国当权者的核心述求。
所以,赵诚组建中洲华夏自贸区的难点不在于大明和周边诸国的利益该如何分配,难点在于如何保证诸国当权者的权柄和利益。
在赵赢看来,大明周边诸国当权者的核心诉求其实和大明的核心诉求并没有冲突。
大明可以增加周边诸国当权者的权柄,大家联合起来地压榨周边诸国的老百姓,何乐而不为?
反正受苦受难的又不是大明的老百姓,等民众觉醒,开始反攻倒算的时候,倒霉的也不会是大明的当权者。
赵诚就是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谈判中陷入僵局。
因此,赵赢在酒宴上好好安抚了南洋诸国的使者,并且表示,接下来的谈判将会由他亲自主持。
得知这个消息,南洋诸国的使者欢欣鼓舞。
赵赢还是南洋的大海盗的时候,就和南洋诸国的当权者有联系,他总是能在各方找到平衡点,让大家都满意,形成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宋王府的满月酒宴过后,赵赢开始接手和南洋诸国的谈判事宜。
赵赢和赵诚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他接手谈判之后,没有在具体条款上和使者们纠缠,而是带着使者们到处转了转。
赵赢首先带使者们去大明天津造船厂转了转,让使者们参观了一下大明的新一代远洋战舰。
这本来是大明的绝密信息,但是赵赢毫不介意地展示给南洋诸国的使者看。
赵赢有底气,根本不怕泄密,因为他知道,就南洋诸国的工业水平,就算把图纸给他们,他们也造不出来。
有些东西,就不能藏着掖着。
指着船坞里只建造了一半的钢铁巨舰,赵赢贴心地给使者们讲解:“这是大明设计的新一代秦级铁甲战列舰,动力驱动是高压蒸汽机,具体参数就不给诸位说了。”
“总之,有了这些战舰,大明的海军不敢说无敌于天下,纵横四海还是没有问题的。”
“未来十年,大明将会建造至少六艘蒸汽动力的铁甲战列舰,并且以此为基础建造各类配套舰只,打造三支由钢铁舰组成的舰队。”
赵赢不仅带着南洋诸国的使者参观,还详细地给他们讲解了大明未来十年的造舰计划。
看着威武雄壮的铁甲战列舰,南洋诸国的使者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大明造这些战舰,不会是想打他们吗?
只能说南洋诸国的使者实在是想多了,大明想打他们,还用不着跨时代的铁甲战列舰。
这些铁甲战列舰,都是未来大明全球布武的重要保障。
似乎看出使者们的忧虑,赵赢笑呵呵地说:“诸位放心,大明的战舰都是用来保护大明及大明的盟友不受西夷侵扰的,诸位不会不想当大明的盟友吧!”
宋王殿下亲自给台阶,南洋诸国的使者再不识相就不礼貌了,他们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怎么可能?我们永远是大明最坚实的盟友。”
果然,只要掌握了真理,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南洋诸国的态度让赵赢很满意。
参观完大明天津造船厂,赵赢又带着南洋诸国的使者去天津的各个工厂转了转。
在吕宋重工的武器试验场,赵赢毫不吝啬地给使者们展示了大明最先进的火器栓动步枪。
这是戴仓继戴氏左轮手铳之后,带领研发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单兵步枪,如今各项工艺已经成熟,马上就可以开始量产。
赵赢热情地邀请使者们试射,让他们对大明的新式火器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最后,赵赢还给使者们展示了一款还在图纸上的神兵利器,也是戴仓的团队研发的,暂时被命名为戴氏水冷重机枪。
根据戴仓的设计值,这款重机枪一息可以发射三十发子弹,简直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参观完吕宋重工,南洋诸国的使者更加惶恐。
如果说巨舰大炮只能在沿海地区耀武扬威,那吕宋重工出品的步兵武器,则可以把他们家的祖坟都给刨了。
在天津参观了一圈,南洋诸国的使者心思开始动摇,准备无条件加入大明设立的中洲华夏自贸区。
和亡国灭种相比,当权者只损失一部分利益的话,倒是显得无关紧要了。
自由贸易区他们加入定了,神仙来了都拦不住。
不过赵赢没有逼着他们表态,而是热情地邀请他们参加崇祯皇帝登基十八年的庆典。
宋王殿下表示,现在崇祯皇帝登基十八年的庆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待庆典结束后再谈也不迟。
怀着忐忑的心情,南洋诸国的使者又参加了庆典,和他们一同参加庆典的,还有大罗帝国、外蒙联合酋长国、大韩帝国、倭国等和大明帝国保持密切联系的国家的使者。
其中大韩帝国和倭国的诚意最足,大韩帝国的皇帝李倧亲自赶到大明京师参加庆典,倭国也派出他们的女太上皇表示由衷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