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河两省战事尘埃落定的时候,京师的宋王府也传来好消息。
大明崇祯十八年八月,宋王妃、坤兴公主朱媺娖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宋王府添丁的好消息传到皇宫,崇祯皇帝立刻从歌舞表演中抽出身来,下旨赏钱赏物赏爵位。
在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忙活下,各种各样的母婴用品不要钱一般地往宋王府抬。
面对热情得过分的老丈人和丈母娘,赵赢半开玩笑地说,宫里赏赐的东西,都够宋王府再生十个小孩了。
小家伙摆满月酒的时候,崇祯皇帝更是破天荒地摆出皇帝出行的所有仪仗,带着周皇后,亲自前往宋王府吃酒。
好好逗弄了一下自己的第一个孙儿,崇祯皇帝圣心大悦,和女婿赵赢一起前往银安殿接受众人恭贺。
前来恭贺的人中,除了大明的群臣,还有一群身穿奇装异服的外国人,他们是南洋诸国的使者,来大明京师商议成立自贸区的事情。
也是南洋诸国的使者有福气,正好赶上大明实际上的话事人宋王殿下添丁,还在满月酒上见到了天朝上国的大皇帝陛下。
崇祯皇帝知道,去年大明能解决粮食危机,让大明帝国转危为安,少不了南洋诸国的鼎力支持。
因此,他对南洋诸国的使者颇为客气。
在满月酒宴上,崇祯皇帝与南洋诸国的使者亲切交谈,表达了大明愿意与各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友好关系。
他强调了大明的开放政策,以及对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态度。
南洋诸国的使者们对大明的繁荣和宋王殿下的新生儿表示了祝贺,并对自贸区的前景充满期待。
只能说,大家给宋王殿下一个面子,场面话说得那是相当漂亮。
事实上,南洋诸国的使者对建立自由贸易区一事一直抱有抵触情绪。
在正式谈判中,他们联合起来向组建自贸区的赵诚施压,双方谈了一个多月,最终发现双方的分歧太大,根本谈不拢。
若是没有去年南洋物流暴力收购南洋诸国粮食的事,赵诚说不定还能把这群南洋土着忽悠住。
可惜去年南洋诸国吃够了自由贸易的苦。
为了让本国的老百姓有一口饭吃,大明对南洋诸国产出的粮食进行掠夺性收购,搞得南洋诸国的老百姓连口饱饭都吃不起。
自古以来,当老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就是国家发生动乱的时候。
南洋诸国对大明这种为了稳定本国老百姓饭碗,就不管藩属国老百姓死活的行为,颇有怨言。
去年南洋诸国面对的还只是南洋物流这一家大明的公司,若是真的展开自由贸易,他们面对的可就不止南洋物流了。
一家公司都差点搞得南洋诸国老百姓造反,再多来几家,南洋诸国的掌权者还有活路吗?
南洋诸国的使者担心,一旦自贸区成立,大明的商品将大量涌入,冲击本地市场,影响本国的产业发展。
南洋诸国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的出口,而大明的工业产品和技术水平远超南洋诸国,这使得南洋诸国的使者在谈判中显得格外谨慎。
他们希望在自贸区协议中加入保护本国产业的条款,以避免被大明的经济优势所淹没。
而这些条款,全被被赵诚以不符合自由贸易原则否定。
眼见双方谈不拢,安南的使者提出,咱们也别搞什么自贸区了,维持之前的藩属朝贡系统多好。
没想到安南使者的提议让赵诚勃然大怒,维持大明原有的藩属朝贡体系本来没有问题,但是这事由安南的使者提出来就很有问题。
你安南背着大明干的那些事情,以前的大明朝廷不清楚,现在的大明朝廷能不清楚?
在和大明的交往中,安南是叫安南,安南王也叫安南王。
在内部,安南叫黎朝,安南王叫黎朝皇帝。
安南王违规称帝也就罢了,还在安南周边建立了一套朝贡系统,强迫周边弱小的国家给他们上贡,背地里称自己是中南半岛的小中华。
就安南这种在背后破坏大明朝贡体系,偷大明藩属国的家伙,也好意思说什么继续维持大明的朝贡体系?
安南使者一通搅和,原本就谈不拢的双方更加撕裂。
赵诚开始深挖南洋诸国的黑历史,指责南洋诸国没有做藩属国的觉悟,竟敢三番五次质疑宗主国的政策。
南洋诸国则搬出洪武、永乐对南洋诸国的优厚政策,指责赵诚相对南洋诸国敲骨吸髓。
就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南洋诸国的使者吵着要回国的时候,宋王府传来添丁的喜讯。
宋王殿下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南洋诸国的使者暂时放下和赵诚的争执,大家伙一起到宋王府道贺。
为了避免宋王府的满月宴气氛压抑,崇祯皇帝只是在宋王府银安殿接受了众人的恭贺,简单地喝了几杯酒,然后便打道回府。
崇祯皇帝离开,大家伙立刻放下拘谨。
在赵赢给南洋诸国使者敬酒的时候,使者们先对宋王殿下的新生儿表示了祝福,然后开始告赵诚的刁状。
南洋诸国的使者在这种场合告状,看得出他们对大明外相赵诚的强硬态度感到不满。
使者们认为赵诚过于强调大明的利益,忽视了南洋诸国的实际情况和合理诉求。
在他们看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单方面的利益输送。
听完南洋诸国使者的诉求,赵赢非常惊讶,这帮南洋猴子,到底是谁给他们的错觉,觉得自己是在和大明平等谈判。
他们难道以为大明联合南洋诸国组建自贸区是为了带他们一起发财,实现中洲共荣吗?
什么共荣圈,那是小日子的套路。
大明建立中洲华夏自贸区的目的是助力大明工业和经济腾飞。
分拆一下一共有两个目标。
一个是给大明本土的工业产品寻找一个倾销地,另一个是给大明的工厂寻找更多便宜的原材料。
如今谈什么全球化还为时过早,能为大明工业和经济腾飞负重前行的好像只有中南半岛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