轲比能闻言,点了点头,脸色略显缓和。
“你说得有道理,暂且不急对乌延动手,免得打草惊蛇。不过,最近我也发现了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早些时候我听说,并州方向开始在匈奴领地上建城。我原本以为那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扩张,可几天前我亲自去查看,发现他们正在用一种奇怪的东西运送建材。”
轲比能顿了顿,目光在三人之间扫视了一圈,继续说道:“那东西叫做‘火车’,是一种会在铁轨上飞快行驶的庞然大物,运载能力极大,几乎可以一次性搬运上千斤的物资。凭借这种怪物,他们的建城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再过不久那座城池恐怕就能建成。到时候我们草原可就永无宁日了。”
“火车?”难楼微微皱眉,“这是什么东西?”
轲比能冷笑一声,举起手比划着:“那是刘轩从某处弄来的新玩意儿,用铁皮包裹,像一条巨龙般横亘在铁轨上,速度极快。我亲眼见到它拖着大批木材、砖石从匈奴边境驶过。凭这玩意儿,刘轩能迅速将一座坚固的城池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建好。”
苏仆延若有所思,抬头看向轲比能:“你是说,并州正在匈奴境内建一座城池?这是为了对付匈奴还是对付我们?”
“他们打的是整个草原的主意!”轲比能咬牙切齿道,“一旦那座城建成,并州军队将轻而易举地进入匈奴腹地,到时候我们想再反击就来不及了。”
难楼听到这里,心中已有所思,皱眉道:“那依你看,该如何应对?等那座城建成后,我们的局面将会更加被动。”
轲比能冷冷一笑:“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刘轩为了庆祝火车的开通仪式,居然将各地官员和守将都召回去了。这意味着并州现在的防御力量空虚,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
难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轲比能的用意:“你是说……趁着刘轩大肆庆祝火车开通,直接发起进攻?”
“正是如此!”轲比能激动地说,“刘轩现在把守将召回,虽说并州军队战斗力强,但没有将领指挥,这就是一盘散沙。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方攻打幽州,另一方攻打匈奴。并州两面受敌,必然大乱!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在援军和守将回防之前,我们就能占领这些地方!”
丘力居听后,眉头紧锁,忍不住开口:“并州军的确强大,哪怕守将暂时被调走,可幽州还有五万大军,匈奴边境也还有两万兵马。我们要同时面对这么多军队,胜算恐怕并不大。”
轲比能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你高估了战场上没有大将指挥的军队。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若无人统领,这些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我们只需速度够快,在援军到达之前拿下幽州和匈奴边境,并州就会陷入彻底的混乱。到时候,由攻转守,我们便能以逸待劳。到时候还怕他不成?”
听到这里,难楼也露出了一丝微笑,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现在大汉诸侯割据,局势动荡不安。刘轩若敢全力出兵来应对我们,那他背后的那些诸侯定不会坐视不管。这个机会对我们而言确实绝佳。”
苏仆延也点头附和:“刘轩纵然英明,可他也不可能同时应对我们与其他诸侯的威胁。我们只需在他犹豫之际迅速拿下匈奴与幽州,便可从守转攻,进退自如。”
轲比能见三人都赞同自己的计划,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大笑道:“你们与我想法相同,双线作战本就是兵家大忌,况且到时候谁知道刘轩要面对几线作战?他若是聪明,就会守住后方,若是愚钝,那匈奴和幽州必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四人心中皆是志得意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帐内充斥着胜券在握的气氛,四人再次举起酒杯,畅饮起来。
然而就在他们畅谈未来的同时,帐篷外的阴影中,一个身影悄然潜伏。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帐篷,耳朵贴在粗糙的毡布上,听着里面的每一句对话。这人神色紧张,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听到了绝不该听到的事情。
当轲比能和难楼的笑声响起时,那人迅速起身,悄悄退出了阴影。匆匆离开大帐,朝着营地外面跑去。夜幕下,他的身影在风中显得十分焦急,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穿过了营地中的各个帐篷。
没多久,探子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乌延的营帐外。压低声音对守卫说:“我有要事禀报乌延大人。”
守卫稍加审视,便将他放行。
乌延正与穆萨鲁焦急等待,见探子匆匆而来,连忙问道:“什么事如此匆忙?”
探子喘了口气,低声说道:“大人,属下刚刚潜伏在难楼他们的帐篷外,听到了他们的密谋。他们打算与鲜卑、乌丸联手攻打幽州和匈奴。”
乌延听到此话,心中顿时一震,眉头紧皱。虽早有预感,但没想到事情来得如此之快。低声骂道:“果然是祸不单行,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
穆萨鲁见状,立即问道:“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乌延沉思片刻,随即转头对穆萨鲁说道:“这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把消息送往并州。”
随后乌延转向探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做得很好,穆萨鲁,给他一些钱财,算是对他的奖励。”
探子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抱拳道:“谢大人!”随即他被穆萨鲁带出去领赏。
然而,就在探子离开后,帐篷里的四人又重新开始了一番更加阴暗的商议。
难楼皱了皱眉头,打破了刚才的欢笑。
“虽然我们计划得很完美,但乌延始终是个隐患。如今他可能已经投靠了并州,若是我们不尽快行动,迟早会被他泄露消息。”
丘力居沉思片刻,点头道:“乌延是个不稳定的因素,既然我们已经与鲜卑、乌丸达成共识,便不能留有后患。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