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光!可算让我找到你啦!”
高晓光刚打开车门准备上车,前往某工大见妻儿时,听到有人喊他,他扭头一看是老师王德彪与何韬两人。
他见两人笑眯眯走过来,顿时明白两人的来意。
没错!
两人是为商务直升机设计图而来。
可他这段时间根本忙的睡觉的时间都是从黑白空间挤出来的,根本就没时间设计商用直升机。
“老师!何书记,你们有事找我?”
王德彪、何韬两人见高晓光揣着明白装糊涂,两人对视一眼,虽然未说话,但两人眼神却像在说:老王你看,我猜的没错吧!
咱们不来堵晓光,这小子又要溜号……
王德彪朝何韬回了个眼神,走到高晓光面前,直接倒苦水,“晓光!你看……咱们商用直升机研究所成立也有一段时间。
可商用直升机目前依旧停留在设计图阶段,正好你回来,能不能现在去指导指导涡轴发动机研发工作?”
“老师,何书记,之前我不是同研究员们设计过一款涡轴发动机吗?”
高晓光得知商用直升机设计图并不惊讶,因为在他还是覃岭基地院长之时,就组织过并设计了一款武装制直升机。
他原以为商用直升机是在类似黑鹰武装直升机改良版,可何韬接下来的话否决了他想法。
此刻,何韬补充道,“晓光!你之前设计的是武装直升机,它的涡扇发动机升力,以及动力达不到我们设计所要求的动力。”
“哦?你们需要的升力是多少?”高晓光好奇的追问。
“我们设计的商用直升机,需要推重比1.1至1.2的涡轴发动机。”
何韬刚说完,高晓光立刻摇头,“不可能!以现在全球直升机技术来看,十年内都无法研发出推重比1.2的涡轴发动机。”
王德彪、何韬两人小声嘀咕片刻,何韬补充道,“那要是用两台0.6推重比的涡轴发动机呢?”
高晓光借助空间石碑推演一番后,微微颔首,“要是搭载两台0.6推重比的涡轴发动机,理论上是可以。
不过……老师、何书记你们到底设计了一款什么样商用直升机,竟然需要1.2推重比?”
“晓光!我们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这样你现在跟我们去直升机研究所,正好韵仪也在,她带领某工大学生,此次负责涡轴发动机设计以及研发工作。”
听到媳妇都被抓了壮丁,高晓光无奈随同两人前往直升机研究所。
一个来小时后,车子缓缓驶入直升机研究所。
高晓光一下车,便被王德彪和何韬簇拥着往研究所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科研人员同他们打招呼,高晓光也一一微笑回应。
进入会议室,高晓光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桌上的商用直升机设计图。
他走上前,刚看了几眼,就不禁瞪大了眼睛,惊叹:“这……这设计方案简直太天马行空!”
何韬笑着说:“晓光,这就是我们设计的商用直升机,怎么样,是不是很先进?”
先进?!
这特么何止先进,简直就是非常超前。
不对!
准确的说直升机研究所设计的这款直升机,步子迈的有点大,非常容易扯到蛋!
“老师,何书记,你们这设计思路从哪来的啊?”
王德彪来了兴致,“我们确实参考了Nh 直升机的一些理念。
你给大家讲讲这直升机的性能参数和先进性,也让大家心里更有数。”
一位头发灰白的工程师,开始介绍起来:“我们设计的这款直升机相当先进。
它采用了四片桨叶的无铰钛合金主旋翼,直径达到16.3米,这使得它的升力性能相当出色。
机身长19.5米,宽1.9米,高5.4米,最大起飞重量可达8.5吨。”
“高老师,那它的动力系统呢?”
工程师接着说道:“配备两台涡轮轴发动机,型号为t700,单台功率高达1600轴马力。
这两台发动机能让它的最大巡航速度达到310千米每小时,实用升限可达6000米,航程在搭载10名乘客的情况下能达到1100千米。
而且,它的航电系统极为先进,采用了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mA),将飞行控制、导航、通信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飞行员的操作效率和飞行安全性。”
“那它在商用方面有什么优势呢?”
“它的机舱空间宽敞,能灵活布置座椅,最多可搭载20名乘客,非常适合中短程的商务运输。
而且它的可靠性高,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性能也很出色。
咱们这个设计方案要是能参考它的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潜力可不小。”
闻言!
高晓光顿时明白老师、何韬两人打的什么算盘。
没错!
这款名义上虽说是商用直升机,但同时也可以作为军用。
“老师!何书记,恐怕研究所目前不仅仅面临涡轴发动机技术难题吧?”高晓光问道。
何韬、王德彪两人老脸一红。
旋即恭维道,“晓光你不愧是科研一把刀,看一眼设计图就清楚咱们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emmmm……
这特么是一点点难题需要攻克吗?
高晓光腹诽,他可清楚首先需要攻克,机身结构与材料技术?复合材料应用与轻量化设计?。
而且该款直升机需要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实现高强度、低重量及耐腐蚀特性。
同时机身倾角设计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兼顾隐身与运载空间优化?。?
并且主旋翼桨叶综合性能?,需满足大飞行包线、自动折叠、除冰功能及高损伤容限要求,涉及复杂材料工艺和疲劳试验验证?。
更要开发精确的电子控制系统与软件算法,确保飞行稳定性和低空突袭任务中的操控灵活性?。
高晓光看着两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老师、何书记,你们这想法确实很有前瞻性,但面临的技术挑战实在太多了。
就像你们说的,涡轴发动机是个大难题,就算采用两台0.6推重比的发动机,后续的研发和匹配工作也相当复杂。”
王德彪点了点头,“晓光,我们也知道困难重重,但咱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
这次就是想大胆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高晓光指着设计图继续道:“除了发动机,机身结构与材料技术这块,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从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到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性能测试,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要做到高强度、低重量又耐腐蚀,这对材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要求极高。”
何韬在一旁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晓光,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
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高晓光又提到:“还有主旋翼桨叶,要满足大飞行包线、自动折叠、除冰功能以及高损伤容限要求,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材料工艺和大量的疲劳试验验证。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不然很可能在实际飞行中出现严重问题。”
这时,之前那位介绍性能的工程师道:“高顾问,您说的这些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有考虑到。
目前确实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所以才想请您来指导指导。
而且据我所知,您可是军工科研界的大拿,还有您不能攻克的技术难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