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逐一浏览着架上的书籍,却只感到愈发的失落,这份情绪更坚定了他早日寻访李杰邦的决心。那里藏匿的笔记,才是真正的瑰宝,满载着宝贵且实用的医案,足以引领中医爱好者步入实践的殿堂。
相比之下,这些书籍所能孕育的,不过是些循规蹈矩的庸医,或是所谓的平安大夫,难以触及医术的精髓。
李乐萱见杨光对每一本书都漫不经心地翻阅,心中的判断愈发笃定——此人不过是企图利用中医作为泡妞的手段,一个不折不扣的渣滓。她自嘲一笑,自己何许人也,世故老练远非他能及,想以此等雕虫小技引起她的注意,未免太过稚嫩。
然而,她未曾察觉,若杨光真有此意,此刻已悄然俘获了她的目光。
杨光心中并无此念,毕竟他的心早已被一抹皎洁的白月光占据。尽管自知目前的身份难以与之匹配,但人总要有梦想,万一梦想成真了呢?
不久,角落里那几十本中医书籍全被杨光翻阅一空。最终,他发现唯有那些详述药材特性的书籍尚存几分参考价值,对初涉中医的学徒尤为适宜。至于其余,杨光只能付之一笑。以他如今的造诣,自然无需再研读那些基础的药材介绍。正欲离去之际,一本《陈氏正骨术》映入眼帘,静静地躺在最底层。
李乐萱哑然失笑,这家伙难道还不肯罢休?抑或以为她会如那些无知少女般主动搭讪?不过,她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耐性的确令人佩服。
《陈氏正骨术》一经开启,仅目录便让杨光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中医宝典。书中摒弃冗言,直入主题,一个个病例与治疗方案跃然纸上,辅以细腻入微的插图,栩栩如生。
杨光在中医领域几近全才,唯独正骨术不甚精通。并非李杰邦不懂,相反,正骨术是李杰邦的拿手好戏。据李杰邦所述,其师便是因正骨术声名鹊起,后因技艺已达巅峰,才转向其他领域的探索。遗憾的是,李杰邦英年早逝,未能将这门绝技传授给杨光。
如获至宝的杨光,再也无法挪动半步,目不斜视地沉浸其中。一旁偶尔偷窥的李乐萱愣住了,这家伙莫非真是来读书的,只是之前未找到心仪的书籍?
李乐萱发现自己竟因这个素昧平生的男孩而心绪纷扰。
时光荏苒,一个上午悄然流逝。李乐萱准备离去用膳,却发现杨光仿佛遗忘了时间的存在,废寝忘食,她若有所思。
“喂!”李乐萱不知为何,首次主动向一个陌生男子搭话,或许在她心中,杨光那略显青涩的外表,顶多算是个大男孩。“都中午了,你不吃饭吗?”
“啊!”杨光头也没抬,“你先去,我随后就来!”“呸!”李乐萱暗自啐了一声,杨光的语气仿佛两人已是熟识。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之间仍是陌生人,李乐萱能开口已属不易,怎会再多言。
杨光已全身心沉浸在书海中,时而快速翻页,时而在某处驻足良久,或沉思,或模仿书中的动作。他恨不得立刻有个病人供他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展所学。
书店的顾客来来往往,少有人留意角落里的这位“痴人”。书店老板对此类周末定时报到的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不予理会。他自己也是书痴,因此开设了这家书店。
李乐萱再度归来,阅读是她在此的一大乐趣,这里的环境静谧且藏书丰富,远胜学校图书馆的限制。她虽不像杨光那般速读,但也习惯一次多阅几本,相互参照,有时还会摘录。书店的便利自不必说,遇到珍稀之书,她亦会慷慨解囊,以她的家境,购书从不吝啬。
杨光依旧在原地,李乐萱不禁揣测他是否囊中羞涩。这个时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她知道班上有几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常忍饥挨饿。想到这,李乐萱有些懊悔,早知如此,应主动邀请这位勤奋的青年共进午餐,看他瘦削的模样,实为心疼。
杨光其实并不瘦弱,也不肥胖,但人的观感易受情感左右。起初,李乐萱视杨光为虚伪之辈,故而忽略了他外貌的优点。而当他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李乐萱的态度瞬间逆转,觉得杨光相貌堂堂,人见人爱。这变化,如同李乐萱对他的看法,彻底颠覆。
李乐萱旋即意识到自己多虑了,单看杨光的衣着,一身行头价值不菲,这样的人怎会食不果腹?真是个谜一样的家伙!
李乐萱决定不再胡思乱想,她与杨光不过是擦肩而过的过客,今日之后,或许再无交集。于是,她收起杂念。
“这样死读书可不成!”不知何时,李乐萱耳畔响起声音,抬头一看,正是那位大男孩。
“我可不是死读书哦!”莫名地,李乐萱觉得两人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正闲话家常。
杨光因一个传呼而回过神来,传呼上说有空回个电话,不用猜,多半是黄兴明。见李乐萱专心致志地做笔记,想起她中午的好意提醒,便也忍不住关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