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阿宁继位整整一月,迎来了她和赵匡胤的婚礼。
皇宫上下挂满了红绸,这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喜事,六尚局和礼部都卯足了劲想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将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以前的婚礼,都是新郎迎接新娘,但阿宁是女皇,总不能让赵匡胤这个将军把阿宁接到他的将军府吧。
后来礼部众人一合计,让赵匡胤骑马到宫门口,阿宁在宫门处迎亲。
赵匡胤没有亲人,阿宁的亲族也不多,同辈中较亲近的也只有李弘翼这个哥哥还有弟弟李煜。
因而赵匡胤没怎么被劝酒就进了洞房,进了洞房就是他们的二人世界。
喝了合卺酒,便是他最期待也最紧张的洞房花烛夜。
作为一个雏儿,还是比阿宁小好几岁的雏儿,赵匡胤总担心他的表现不能让阿宁满意,婚前几天都在抱着书埋头苦学,只为能给阿宁留下个身强体壮的好形象。
赵匡胤耳根通红,双手伸向了阿宁的衣裳,小声道:“陛下,我服侍您就寝。”
看着他害羞的样子,阿宁扑哧一笑,张开双手任由赵匡胤脱下她的衣裳。
“以往你闹小脾子的时候怎么不见得你这般害羞?”
赵匡胤眼神闪躲,平时是平时,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心里紧张,手上的动作却顺畅得不得了,迅速地脱下了阿宁的外衣。
阿宁站在床边,一动不动。
赵匡胤抿了抿唇,克服了最后一丝害羞,将阿宁推倒在床,覆身而上。
回想着书里描写的动作和细节,赵匡胤剥去了阿宁的寝衣和小衣,两人坦诚相对。
所有的紧张在看见美景的那一刻都消失了。
赵匡胤轻柔地抚摸着温润的白玉,目光中尽是珍视。
待赵匡胤的手碰到腰间的时候,阿宁忍不住扭了下身子。她的腰窝很敏感,一碰到就感觉痒意来袭。
阿宁摁住赵匡胤的手,声音已经有些绵软无力,“你别碰那儿!”
言辞中虽有些警告的意味,但被娇媚的声音掩盖的干干净净。
赵匡胤咽了下口水,盯着阿宁的眼睛,缓缓低头。
唇齿相碰。
灼热的气息交融,这一吻缠绵又漫长,几乎让阿宁喘不过气来。
长久的闭气让阿宁脑中思绪混乱。一吻结束,阿宁还未缓过神来,赵匡胤的侵袭又卷土重来。
带了浓重侵略感的气息让阿宁忍不住颤了颤身子,赵匡胤有所察觉,温热的唇落在了阿宁的脖颈。
他轻声安抚道:“姐姐别怕,无虞会轻点的。”
......
当皇帝的生活是众所周知的累,天不亮就要起床,每天都要看那些烦死人的奏折。
阿宁向来是会为自己自己谋福利的,李弘翼不当太子之后,便请命去驻守边疆,带着一大家子去了边境,只有将近年关的时候才会回京。
如此一来,赵匡胤便闲了下来。
阿宁命他和李度云,还有李煜辅助批阅奏折,奏折先从他们的手上过一遍,足够重要的奏折才会送到阿宁的手里,这样的流程给阿宁省了不少事。
除此之外,朝堂上更是多了不少女官,不同视角让许多政策更贴合民心。
流水一样的朝堂让阿宁轻松了很多,也就有了闲暇时间去操心自己的家事。
赵匡胤这人,未成婚之前就总在阿宁面前哭唧唧的,成亲后更甚。
每当朝中有大臣提议选秀的时候,他便一个人缩在宫殿里弹着苦情哀怨的曲子。
阿宁心软,也不想像男子一样后宫佳丽三千,身边人太多的话她也会嫌烦,更别说赵匡胤一个顶三个。
赵匡胤得了阿宁不会纳夫侍的承诺,欣喜不已。而为了表达他的感谢,他每夜更加勤劳耕耘。
房中之事可以说夜夜不落,在这样频繁的深入交流之下,阿宁成婚不过半年便被诊出有了喜脉。
赵匡胤又惊喜又自豪,他自觉作为一个合格的夫君,应该时时刻刻守在阿宁的身旁,所以他非常理所当然的把自己所有的政事都推给了李度云,一心一意陪着阿宁。
李度云当然不满,但赵匡胤给的理由是照顾阿宁,他无法拒绝,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
赵匡胤婚前勤劳学习各种姿势,婚后学习各式各样的膳食,在阿宁有孕后也保持着良好的习惯,跟御医学习女子生产的知识。
他会每日扶着阿宁在花园中走上一刻钟,每天晚上也会给阿宁按摩,在膳食方面更是严格把控。
怀胎十月,阿宁并未感到一丝焦虑,反倒是赵匡胤紧张的不行。
他越是清楚女子生产时的危险,就越担心阿宁会发生什么意外,尽管他不断安慰自己吉人自有天相、阿宁是受上苍庇佑的,但还是于事无补。
不过赵匡胤倒也有几分运气,阿宁生产时他并没有紧张太久,眼睛一闭一睁,孩子便已经生下来了。
阿宁发动时是在清晨,天将亮,阿宁准备起身上早朝,一站起来,就感觉下身湿漉漉的,低头一看,才发现要生了。
赵匡胤连忙叫来宫人和女医,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情。
等阿宁进了产房,他过于紧张,眼前发黑,晕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太医便告诉他,阿宁生了个女孩。
赵匡胤跑到阿宁的床边,眼眶通红。
他哑着嗓子,问:“是不是很疼?”
阿宁点点头,“疼。”
生孩子的痛不是用言语能表达出来的,而且很奇怪的是,在孩子生出来之后,那种疼痛仿佛一瞬间消失了一样,让你记不起到底有多痛。
“我们就要这一个孩子好不好?不生了。”
赵匡胤不想让阿宁再疼一次,虽然阿宁没说,但看那煞白的脸,赵匡胤也能猜出来一点。
刚好生的是女孩,继承人有了,第二个孩子也没出现的必要了。
阿宁给小家伙取名李凰如,寓意这孩子如同凤凰一样,翱翔于九霄之外。
凰如满月之时,阿宁便立了她为皇太女,周岁时便为她找好了老师。
凰如一年年长大,阿宁每日都在幻想着退休的生活。
人啊,就是很奇怪。没做过女帝时,天天盼着登基,即位之后,又惦记着退休。也没其他的原因,实在是做皇帝太累了,哪有太上皇来的舒服。
凰如十岁的时候,阿宁已经三十五了,自觉没几年能活了的阿宁更是想着退位出去游玩,以免累死在御案之上。
但凰如年纪还小,阿宁再怎么迫不及待,也得等凰如及笄之后才能退位。
虽不能退位,但甩手装柜还是当得了的。
以历练的名义,阿宁让凰如代行皇帝职责,自己则是在她背后予以支持。当凰如有不解之时,阿宁负责解惑。
凰如年纪小,经验也较少。但正是因为她年纪小,考虑事情时不会顾及朝中权势结构,提出的建议往往是最符合民意的。
凰如十一岁那年,阿宁再次有孕。
三十六岁的产妇,已经算得高龄产妇了,生凰如之时赵匡胤就担心的不得了,他难以想象这胎会给阿宁的身子带来多大的危害。
赵匡胤独自去询问御医,是否能打胎,得到的回答却是小产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赵匡胤无奈,日日夜夜都提心吊胆,夜间阿宁但凡有一点异动,他都会立刻清醒。
又一年,阿宁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高龄产子,又是双胞胎,这次生产伤了阿宁的元气,产后足足昏睡了一日才醒过来。
阿宁昏迷的这一日里,赵匡胤求神拜佛,祈祷着上天莫要太残忍,将他和阿宁分离。
直到阿宁醒来,太医说她已无大碍,赵匡胤的心才安定下来。
但他不愿再次经历这样的折磨,问太医要了绝子药,狠心给自己灌了下去。
好在太医有分寸,给的是对那儿无害的药,不然赵匡胤怕是要追悔莫及了。
阿宁比赵匡胤大了五岁,自然也走在了他的前面。
凰如十八岁登基,而在她登基后的第二年,阿宁的身体便急况愈下,日渐虚弱。
在次年百花盛开的春天,阿宁合目长眠。
赵匡胤不愿和阿宁分离太久,自刎殉情,追随阿宁而去。
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们一辈子都是如此。生前如是,地下亦该如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