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谁赢谁有理。历朝历代的争斗,最后都是如此。
袁绍是个体面人,输就是输了,也不是输不起。
木已成舟的事情,现在再找理由狡辩,又有什么用呢?
幽州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进了他们嘴里的东西,从来没有吐出来一说。
五年来,但凡与幽州接壤的势力,无论是大汉这边的诸侯,还是众多外族,几乎都被打了一遍。
结果更是出奇的一致,幽州从来没吃过亏,打下的土地更是一寸都不让,玩命死磕的那种。
别说冀州这边了,就算是最强的鲜卑三大部落,也没在幽州手里占到便宜。
没办法,幽州的远程弓弩强的一批,就这一条,把鲜卑、匈奴、乌桓这些马背上长大的外族克的死死的。
真把幽州惹急了,直接像割麦子一样,一路平推过去,鲜卑一点办法没有。
更何况幽州这边的骑兵也不弱,配上弓弩,装备上吊打鲜卑骑兵。
最重要的一点,汉人吃苦耐劳是出了名的,除了种地以外,建造也是天赋技能。幽州就把这一点发扬光大。
每打一块地盘,幽州都会派出施工队伍建造城池,有水泥这种建造神器在,几个月就能建造一座小型城池出来。
城池这种东西,一旦建造好,就成了标志性堡垒。再想从幽州手里抢回来,除非不计伤亡,否则很难抢回来。
这几年幽州就是靠着这种手段,把占领下来的地盘打造成了一个个铁桶般的存在。
这可是水泥造的城池,不是原本的夯土城墙,有本事你就来打。
如今冀州易主,恐怕也会被赵云打造成铁桶一般,再想拿下来就难了。
此时的袁绍,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的。
此时他们待的地方,是兖州边缘的一个小山沟,几十里外就是冀州地界。可现在被幽州军占领了,袁绍韩馥没地方可去,只能暂时猫在这,从长计议。
韩馥和袁绍两人,已经长吁短叹好几个时辰了。两人大眼瞪小眼,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韩馥现在一穷二白,除了手里那点兵马,什么都没了,现在就想跟着袁绍混。所以主打一个听话,袁绍说啥他干啥,袁绍去哪他都跟着。
哪怕袁绍现在丢了渤海郡,但好歹背后还有袁家支持,四世三公的底蕴可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
袁绍无论到哪,当地的诸侯势力都得掂量掂量,不会随便翻脸。
这就是袁绍的优势,没了渤海郡这个老窝,大不了换个地方东山再起,有袁家撑腰,无论哪个州郡势力,都要给几分面子。
在返回冀州的路上,韩馥早就想明白了,幽州既然下了这么大力气阻挠他们回到冀州,但凡有点脑子,都能想到会发生什么。
袁绍的渤海郡,肯定保不住了。
而韩馥也很有自知之明,袁绍都被赶出了冀州,他这个冀州刺史,肯定也回不去了。
韩馥回去干啥?
让他回去在冀州当电灯泡吗?
占地盘这种事情,要么不动手,一旦动手那就是全部占领,断然不会留下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