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3)
俄国人在叶尼塞河与卡恰河交汇处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堡后,为了入侵“阿巴坎河”盆地,不仅在基亚河河口以上约110公里的地方建立了“马林斯克”城堡,还在基亚河的左岸支流切布拉河(今chebula河)河口建立了“乌斯基切布拉”,在基亚河右岸支流谢尔塔河(今Serta河)建立了“乌斯基谢尔塔”,在丘雷姆河与阿钦卡河交汇处建立了“阿钦斯克”,此后俄国人利用这些基地、哨所,逐步向“阿巴坎河”盆地推进。
夏春柳率部离开丘雷姆河河口,继续上行130多公里后,来到了托木河河口。皮柄林率1500名士兵进入了托木河,他的任务是摧毁俄国人在托木河河口以上50公里处的“托木斯克城堡”、在托木河中上游建立的一系列哨所以及在孔多马河交汇处建立的“库兹涅茨克”城堡,彻底光复库兹涅盆地(今称库兹涅茨克盆地)。
托木河(今tom河,也称特米河)是鄂毕河的左岸支流,它发源于阿巴坎山东坡,自源头流出后,先向南流,在折向西流,穿越阿巴坎山后,沿着库兹涅茨克山西坡向北流,最后汇入鄂毕河,全长约830公里,自库兹涅茨克以下可以通航。托木河的主要支流有姆拉苏河、孔多马河、乌尼加河、乌萨河、上捷尔西河、中捷尔西河、下捷尔西河、泰栋河,因这些河流的存在,就形成了库兹涅茨克盆地。
库兹涅茨克盆地的西部是萨莱儿山(也称萨拉伊尔山),它可以看做是阿尔泰山向北部的延伸,山脉全长约300公里,宽15-40公里,海拔高度在200-500米,最高峰基夫达山的海拔为621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岩体主要有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组成,山中分布着森林、草原。蕴藏的矿藏有金、银、铜、铅、锌、铁等。
库兹涅茨克盆地就位于库兹涅茨克山与萨莱尔山之间,长约330公里,宽约110公里,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盆地内的主要河流就是托木河,曾是吉利吉斯人、蒙古人的传统牧场。俄国人到来后,已征服了在库兹涅茨克盆地放牧的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不愿屈服的吉利吉斯人、蒙古人,除了少量逃进了库兹涅茨克山、萨莱尔山外,大多逃往了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在后世,库兹涅盆地有大煤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170亿吨,煤质以褐煤为主,也有焦煤、无烟煤。历史上,1721年俄国人就在库兹涅茨克盆地发现了煤矿,1842年起进行工业开产,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开采,是俄罗斯的主要煤炭产地。
在托木河一带放牧的土着人,除了吉利吉斯人、蒙古人外,还有部分凯特人、肖尔人、回纥人。托木河就来自于凯特人,在他们的语言中,“托木”就是“河”的意思。
历史上,回纥人与涅涅茨人一样,都出自于“丁零人”,后来成了铁勒诸部的一支,最初在贝加尔湖南部放牧,由于他们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因此又被称为“高车”人。隋朝时,回纥人臣服于突厥。进入唐代后,回纥人投靠大唐,接受大唐的管辖。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人建立了回纥汗国,黠戛斯人(即吉利吉斯人)曾是回纥人的属民,那时回纥人的统治地域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伊犁河。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人利用回纥人内讧的机会,起兵打败了回纥人,此后绝大部分回纥人南迁、西迁了,这部分人与西域的突厥人混血后,改宗了YSL教,被称为“畏吾儿人”,即今天的维吾尔人。没有迁移走的回纥人成了黠戛斯汗国的属民。蒙古人崛起后,漠北的黠戛斯人、回纥人都成了蒙古人的属民,北元覆灭后,他们又成了瓦剌部的属民。鞑靼、瓦剌分别演化为喀尔喀蒙古、卫特拉蒙古后,回纥人成了卫特拉蒙古的属民。俄国人来到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后,这部分回纥人为了摆脱蒙古人对他们的统治,回纥人大酋长尤斯坦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年初派使者到莫斯科,表示愿归附沙皇,并请求俄国人帮助他们抵御吉利吉斯人、蒙古人。1604年六月,俄国人来到托木河后,这部分回纥人就投靠了俄国人,成了俄国人的同盟军,协同俄国人一起进攻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俄国人就是在这部分回纥人的带领下,在短短几年内征服了库兹涅茨克盆地。
肖尔人是西西伯利亚东部古老的部落,与瓦休甘平原中生活的阿宾斯人曾是同一部落,都曾是匈奴人的一支。尽管肖尔人人数不多,但善于在库兹涅茨克山、萨莱尔山开采铁矿,并从原始熔炉中冶炼铁,锻造各种工具后,把他们卖给附近的游牧部落,因此很受吉利吉斯人、蒙古人的尊重。俄国人来后,他们也向俄国人售卖铁制品,俄国人也就因为肖尔人会打铁,才把“阿拉套山”称为“库兹涅茨克山”。由于他们也讲突厥语,因此被俄国人称为“库兹涅茨克鞑靼人”。
自俄国人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托木河河口以上50公里处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堡后,它很快成了哥萨克人的军事大本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哥萨克人开始进入库兹涅茨克盆地,遭到了生活在盆地内的吉利吉斯人、蒙古人、肖尔人的反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巴甫洛夫率50名哥萨克人又侵入了库兹涅茨克盆地,在靠近孔多马河河口处建立了阿宾斯基哨所(今阿巴古尔)。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康斯但丁诺夫率200名哥萨克人来到库兹涅茨克盆地后,在姆拉苏河河谷、孔多马河河谷与5000名土着人作战,遭到失败后,被迫退出库兹涅茨克盆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俄国人在丘雷姆河建起“梅列茨克”、“阿钦斯克”后,再次入侵库兹涅茨克盆地,在征服了孔多马河下游的吉利吉斯人、肖尔人后,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在托木河与孔多马河河口交汇处建立了“库兹涅茨克”,随后沙皇向库兹涅茨克盆地大量移民,以巩固对该地的统治。这些俄国移民来到库兹涅茨克盆地后,在库兹涅茨克盆地开垦了十几万亩的耕地。天启二年(1622年),俄国人将“库兹涅茨克”升级为“市”,当时沙皇赐给的印章是“给库兹涅茨的狼”,意思是要哥萨克人夺取更多“荒无人烟”的广阔之地。天启五年(1625年),一部分哥萨克人向孔多马河上游挺进,来到了阿尔泰河中下游,遭到了蒙古人的痛击,才退出阿尔泰河;另一部分哥萨克人越过萨莱儿山,到达丘梅什河,向沿河土着人收取实物税(粮食、皮毛)。
俄国人控制了库兹涅茨克盆地后,开始不断入侵阿尔泰山。天启七年(1627年),哥萨克人再次入侵阿尔泰河,遭到了居住在阿尔泰山的蒙古人、阿尔泰人(生活在山区的古突厥人与蒙古人的混血儿)反抗,哥萨克人又被迫退出了阿尔泰河。崇祯五年(1632年),普辛带领一支正规军来到丘梅什河河口,妄想进入萨莱儿山、阿尔泰山,遭到了和托辉特部蒙古人的阻击,激战5天后,普辛才逃离丘梅什河河口。不过,一支化装过的哥萨克人在萨班斯的带领下,趁乱进入了阿尔泰山,发现了阿尔泰河的源头阿尔泰湖。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天,萨班斯趁蒙古人转移牧场的机会,再次率队进入阿尔泰河,来到阿尔泰湖北岸后,在那里修建了一个过冬营地。萨班斯在那里建造了小船,考察了阿尔泰湖的地形地貌,发现了阿尔泰湖的上游河流丘雷什曼河。次年开春后,大批蒙古人带着牛羊翻越阿尔泰山来到北部牧场,萨班斯才不得不离开阿尔泰湖,沿着阿尔泰河、鄂毕河逃回托木斯克。蒙古人发现俄国人进入阿尔泰湖的踪迹后,封锁了阿尔泰河,有效地遏制了俄国人对阿尔泰山的入侵。
自崇祯元年(1628年)俄国人在叶尼塞河与卡恰河建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俄国人为了统一协调对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军事行动,在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不久,就在托木斯克成立了“西伯利亚督军府”,专司对西伯利亚的军事部署。哥萨克人在西伯利亚督军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快了对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上游的推进行动,俄国人不仅在坎河盆地、阿巴坎河盆地与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作战,还在伊希姆草原、巴拉宾草原与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