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院子里的五人开始了一场以他们的阅历和知识储备达到极限的头脑风暴。
宋有才为了让今天的商讨大会不会被打扰,他都将自己的老子、娘和媳妇儿、孩子都赶去地里干活去了。
在张要发他们到来之前,宋有才和廖国富俩人已经聊了大半个小时了。
俩人回村之前也像张要发和林水一样,先是去“米厂”那边实地踩了下点,接着又去镇西边的大公路边看了看地理位置,然后才开着拖拉机去到宋家村的。
俩人一路回村又聊了好一会儿,也是碰撞出了一些思想的火花。
由于张要发是牵头人,同时也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他对这个项目的想法应该是最多的。
李富贵道:“要发,你先讲讲开这个“米厂”的情况,我们再适时补充和讨论。我们每个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张要发点点头,问道:“是这样的,想必厂子址选在那个地方,大伙应该也是知道原因了吧,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众人都没意见,纷纷摇头。
于是张要发也不耽搁,继续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地方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要拿到这块儿地。”
“我想了下,这块儿地在宋家村属于谁都不愿意要的那种,谁要了都是累赘,那我们正好拿下来,进行废物利用,相信村里应该是一百个愿意的。”
宋有才对此有发言权,他道:“那块儿地在村里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意要。”
张要发:“有才是本村人,为村里也做了些贡献,由有才出面去找村里包下这块儿荒地,可以说也算是为村里减轻了些负担,等厂子将来做起来了,村里也是有荣光的。”
宋有才信心满满,立马表态:“这个事情包在我身上,我去找村里谈。”
张要发点点头,接着道:“凡事都要先拟定好章程,后面的事情才好开展。”
众人点头赞同。
张要发:“既然有才负责将地包下来,我们就省下了厂子的租子钱,相当于这块儿就是有才出资的,那在其他的投入上,有才就应该少出些资。”
李富贵、廖国富和林水都纷纷表态:“这个我同意。”
廖国富都有些迫不及待了,问道:“那其他的事情怎么安排呢?”
李富贵扯了扯他的袖子,道:“先别急,要发应该已经有想法了。”
张要发道:“想法我倒是有一些,就是怕不成熟,还需我们一起商量。”
李富贵:“要发,你继续说。”
“厂子的地拿下来后,我们就要准备去镇上跑办厂子的审批手续了,还有建厂房,买设备,安排人手。”
“跑审批手续这块儿由我、有才和林水负责,我们三人离镇子近,来回跑手续方便。”
“建厂房和买设备由富贵和国富负责请工人、选材料、考察市场。”
李富贵马上明白了为什么要让他和廖国富负责这块儿,他道:“我们俩人那边靠着山近,做木材和石材营生的这些离我们那边近便。”
张要发点头道:“建厂房的人手就从你们那边找吧,这样也能够帮乡里乡亲增加一些进项。”
廖国富有些犹豫道:“找材料,我们两个可以来。找工人的话,都找我们那儿的,会不会不太好?”
廖国富的意思是大家会不会觉得他们利用便利塞自家人进去。
这个李富贵倒是不好说什么。
张要发道:“这个没什么的,既然是合作,我们就应该相互信任,你们那边山多,树多,建筑工这些应该也多,我觉得从你们那边找工人没什么问题的。”
“有才、阿水,你们觉得呢?”
张要发问道。
宋有才:“我觉得没问题。”
林水:“我也没问题。”
张要发见大家没什么异议,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富贵、国富,建厂房的建筑工、木工和泥水工这些人手就由你们两人负责。”
李富贵:“没问题”。
廖国富:“我也没问题。”
张要发:“招厂子的长工这个事,等厂子基本上快筹建完毕后,我们五人一起选人手吧。”
“另外,阿水有财务专长,往后厂子的账目进出事宜就由阿水受累,所以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出资上,阿水也应该少出些资。你们同不同意?”
宋有才:“我同意。”
李富贵:“我同意。”
廖国富:“我同意。”
三人异口同声道,他们也觉得是应该这样,不然对林水不公平。
张要发见众人没有异议,继续道:“我们各自负责的这一摊子活计要各自计算好成本。”
“尤其是建厂房的材料和机器设备这块儿的选择上一定要先了解市场行情,货比三家后将成本测算好。”
“然后我们五人再将各自负责的板块儿所需的成本合一起拢一拢总账,这样就能计算出均摊到每个人需要分摊的成本投入了。”
“有才和阿水由于要出地和出财务技能,所以他们二人平均分摊的那部分再匀出一半出来由我们三人均摊。”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占厂子份额的五分之一,分红的时候每个人就按当年可分配利润的五分之一来分红。”
众人都不约而同地点头同意,都很是佩服张要发的深思熟虑,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甚至每个人适合做什么都精巧地安排了。
更是做到了公平公正分摊出资责任,分配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吃亏,甚至于厂子的建设初期都考虑到了造福于乡民的格局,众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听张要发的指挥。
张要发见众人都没有意见,又道:“我们厂子建厂初期,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在投入,所以第一年就在年底总体测算一次盈余。”
“第一年的盈余不用于分红,要用于厂子来年运营的准备金,第一年我们都努力抗一抗,先用家里田地的产出收益来填肚子吧,勒紧裤腰带先凑合着过吧。”
“厂子运营到第二年起,每年年底分一次红,一直到厂子运营到第五年;自第六年起,厂子就每半年分一次红。”
众人听得眼睛是瓦亮瓦亮的,就连林水都做好了勒紧裤腰带艰苦奋斗三年的思想准备了,没想到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分红了。
看来张要发对厂子的发展前景很乐观。
不过有人还是不免担心起来。
廖国富做事情向来谨慎,这会儿就提道:“厂子刚开始筹备到经营都很困难,我们又是第一次尝试,也不好巴巴地指着厂子赶紧分红。”
“先齐心协力将厂子做起来,分红的事要不往后放两年再说?最起码我们家里还有几斗薄田,活命是能够活下去的。”
宋有才也觉得廖国富说得有道理,觉得还是先卯足了劲儿将厂子做起来再说其他。
李富贵倒是不这样想:“我们开厂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厂子做起来,能挣到钱,将日子越过越好,也希望能够造福于乡民。”
“日子好过了,人干活的动力就越足。”
“努力的前提是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明确而又能够够得着的目标。看着那个目标在前面不停地闪烁着,人不自觉地就会主动加快前进的步子。”
“分红这个目标就得设近一点。”
“第一年分红确实不太现实,但第二年年底开始分红,我们所有人都朝着这个目标使劲儿努力,说不定就实现了呢?”
“这不也正好鞭策我们所有人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嘛。”
“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谁都无法预测,但说不定够一够就跳脚够上了呢。”
“朝着梦想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李富贵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这简单的几句话已经将在场的几人都燃到了。
没有人再犹豫分红的时间节点问题了,众人都在心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
张要发是再次被这个要么没有动静,一有动静就一鸣惊人的家伙给惊到了。
这个出生和成长都是在山坳坳里的家伙是如何练就了如此敏锐的洞察力的?
对于一个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去外面的大千世界增长见识,是很难有像李富贵这般的敏锐力的。
张要发不得不感慨有些人的非常人之力是天生的。
他有种预感,这个家伙将来事业的发展不会止步于他们这个“米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