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初年一秒就道出了感应灯的好处。
郑润言连着塞了几个包子,猛喝几大口水后清了清嗓子道,“连你这个京城太子爷都觉得是个好东西,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所以这次,潮县能不能起来,就看你们了。”
游初年看向了对面的沈半见,转动着桌上的杯子道“这次来潮县变化很大…”
沈半见道,“那你下次来变化会更大。”
郑润言也是野心勃勃的说,“本来我还有点操心今年市里的财政,不过这缅北几个孙子还有薛霸王这一闹,反而是给我创造了机会,就差兄弟你助力一波了。”他拍了拍游初年的肩膀。
部队几年,游初年和他上下床自然知道郑润言的一番野心,更知道他是怎么从圳市被调到这里来的——
且不说未婚妻需要兄弟关照。
就单是那几年你踩我我踩你,互不服你弄不死我我就弄死你的铁交情,游初年也不会不帮这忙。
部队彻底退出潮县是在第五天,由先行部队护送着画师前往军区医院医疗进行救治,之后游初年也带着他的手下兵离开——
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写了报告缅北不法分子进入潮县的事——
报告上交立即引起了司令和部队领导的关注,亲自带人下来关注画师的情况。
画师情况良好,而这种良好得益于潮县人民的积极救助。
游初年的三篇报告里——半篇诉说了情况半篇申请追捕薛霸王,剩下占了两篇洋洋洒洒夸赞潮县居民如何的团结力量抵御外来恶势力,其中重点提到了郑润言和沈半见……
司令怀疑年轻人有夹带私货的嫌疑,然而潮县无一伤亡这个报告还是大大的取悦了他,于是将消息传达到了南省,对潮县的书记和沈半见,以及居民进行了大力的夸奖,同时派了报社的记者下去采访情况……
沈半见和郑润言知道记者会来,但没料到来的会很快。
部队撤离的第三天的大中午就有省城的记者坐着顺风车进县,一共三个人,女记者背着斜挎包一路坐大巴车又改坐顺风车磕磕碰碰的来到小县城遇上下雨天轮子经过泥坑时溅起水泥,本来以为这里的路会更坎坷,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谁知道一进县城那崭新的水泥路一看就是刚修不久……
还有两边那气派的路灯,虽然是白天还没亮。
但是车子一路开过去那是相当的平稳。
女记者疑惑的道,“这里是潮县?”
开顺风车的农民笑呵呵的应道,“是啊。”
女记者不由道,“这潮县的路怎么这么新啊,之前进闵市的时候路虽然也算不错了,可是和潮县比起来,这里更像是市区。”
农民得意的道,“这个就要感谢沈半见那娃子了,还有郑书记,你不知道半见那女娃子有多厉害……她啊搞了拾荒带着大家脱贫……”他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女记者连忙拿出本子记下——对沈半见这号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等到了生产大队,女记者看到了生产大队前排了长长的队伍——有人在发钱,旁边的桌子还有人在负责低头登记,还有负责喊名字的。
女记者好奇的问,“老乡,这是在干什么。 ”
老乡骄傲的说道,“领钱呢,诺,看到那大片农田了没,这又要说回半见娃子和郑书记了,他们帮镇里修路,修完路呐这市里来的车不是就方便了吗,然后书记就去市里找那些个饭店酒店谈,让我们镇里负责给他们提供蔬菜啊,肉啊鱼啊。”
“生产大队再按照市里饭店酒店的需求按斤数分给各大农户,然后由人往市里给那些饭店酒店送去,然后等人回来就可以结账了,因为这个,我们镇里好些户人家一个月都增加了一笔收入,都是多亏了半见和书记。”
女记者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老乡口中的两号人物了。
这时,前头钱发的差不多了。
老乡立即吆喝一声,“大队长,副队长,省里来记者同志勒!”
女记者几人立即赶紧上去:“你好,两位队长,我是南省报纸的记者,我叫书采薇,这次过来主要是针对缅北人员进了潮县,潮县居民斗智斗勇保护下人民英雄的事前来采访的…我听说,这事件里还有一个关键的同志叫沈半见,不知,我能否见一见。”
沈半见还是位女性。
女记者对于同性的大智慧和英勇心里生出敬佩。
旁边的居民道,“嗨,你要见半见娃子啊,诺就在那呢,低头帮我们登记的那个女娃娃,最漂亮的那个就是…半见娃子,记者同志要见你哩。”
王清连忙推了推表妹。
沈半见抬起头看向省城的记者同志,她露出笑容,“姐姐你好。”
书采薇心头砰砰跳动,“你,你就是沈半见,他们口中那个修路,挽救玩具厂,带大家拾荒脱贫,批发的……你,你才几岁啊。”
沈半见说道,“也没大家传的那么夸张都是大家齐心合力的结果,我今年十九岁了,姐姐你不用紧张大老远来了,先喝杯茶水润润喉。”
王清立即去给她倒茶水——
还有人去拿点心来。
女记者心情激动的有一百个问题要问。
沈半见善解人意的说,“姐姐你放心,你要采访的问题我们肯定都回答,不过你们赶了一天路也累了,今天就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再采访怎么样,到时候你想问什么去哪里,都可以。”
“对对对,先休息吧。”
“采访什么的不着急。”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应着,把女记者几人招待去了住处,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女记者几人觉得这潮县的人民真是太好客了,随便路边任何一个居民都充满了善意,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地方,而等到夜里,她就发现了这里的更神奇之处……
两边的路灯照亮着路充满人情暖意就不说了。
你从底下走过,它就会自动感应的亮起。
街坊告诉她,这叫感应灯。
秦斯年略到几分骄傲的说,“这东西,只有我们潮县有,外头都没有,也就是你们这会儿来,要是前阵子的话还没装上都看不到的,诺……这灯一亮,是不是街道都格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