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下午,史从云在众多骑兵拱卫下进入镇中,沿途入目都是残破,不大的小镇被拆得只剩残垣断壁,不剩一点木头,连村头村尾不多的树也连根被刨。

只有一棵合抱的巨大老树躲过此劫,不过树叶细枝也被薅得差不多了。

饿到极致的人可比禽兽可怕,因为禽兽没人的聪明。

一路上,大量尸体正被一一拖出,堆放在一起,准备放火烧了,这是史从云下的令,怕积尸腐尸引起瘟疫。

到了镇子正中,大量骨瘦如柴,目光涣散的辽军被围在一口井边数十丈方圆的空地,四面都被秦军包围,密密麻麻的人被挤在中央不大的空地上,几乎是人叠人,最中间的那些倒霉蛋估计没法喘气,活活被自己人挤死。

见史从云到来,外围的秦军纷纷让开一条路,那些被围的辽军一开始还疑惑看过来,目光中满是茫然,但很快也反应过来什么,从茫然变成恐惧。

因为他们看见秦国那些大将纷纷过去围着行礼拱卫,而且他身披黄色斗篷。

秦国天子史从云!两年前打败他们的皇帝,抓了他们的南院大王,残忍杀害数万禁军,如今余威优在,在幽州附近,说起其名声还能让小儿止啼。

现在这杀神亲自来了,他们绝没活路了,顿时心如死灰,面无血色,还有些直接吓得嚎啕大哭,瘫坐在地。

史从云居高临下,看着大片挤成一团,人头攒动,黑压压到处都是的辽兵。

一个穿着类似汉人的紫袍官服,却发髻散乱,蓬头垢面的人被推上来。

“官家,他就是辽国南院宰相耶律沙。”有人汇报道。

史从云看着骨瘦如柴的耶律沙,没去打量他的人,而是好奇的看着他身上的官服,心想辽国的汉化看来颇有成效啊。

说起辽国汉化,人们大多只记得耶律贤,萧太后,韩德让等人,但其实早在之前辽国就开始汉化改革,毕竟他们皇帝就是天天念着要做汉高祖的人,上京立国之初就建了孔庙。

这么一想,史从云突然对眼前这家伙有了一点好感。

武力是没法解决很多问题的,如归属感,这时就需要文化软实力了,历史上中国农耕区确实控制过草原,但时间都短且不稳定。

因为草原并不适合农耕民族的生存,迁居控制则代价巨大,得不偿失,难以长期坚守。

而蒙古真正纳入中国版图是在清朝前中期,但那并非是征服与被征服之类的故事,而是当时蒙古人面临一个选择,当他们夹在南北之间时,必须选择依附以求生存。

或者北面的沙俄,或者南面的清朝,最终蒙古人选择向南依附,成为中国的一份子,而理由是与南面“衣相同,习相似,文相通”。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数千年不断熏陶,交融,潜移默化的成果,而这些是战争无法解决的,如果想要完全靠武力征服控制,那茫茫草原和沙漠,即便能够征服,长期控制也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本和代价,王朝难以支撑。

所以对于文化的控制和传播,史从云也是很重视的,统一语言和文字,在他看来和征伐天下,荡平四海一样重要。

“会说汉话吗?”他问,说的是标准的河北话。

其实后世很多人不知道,所谓的“普通话”并不是北京话,而是更靠北的河北话,取音地在河北承德;所谓“北京时间”也不是北京的时间,标准是西安时间。

所以这时说河北的汉话,北方人更能听懂。

耶律沙立即点头:“回禀秦国天子,我会!”

“哈哈哈哈.......”史从云大笑起来,心里很高兴,“你们辽国多少人能说汉话?”

“除了汉人,皇族子弟中不少人都会一些.....”耶律沙求生欲很强,不敢有丝毫忤逆,问什么就说什么。

史从云感受到他身上汇聚数不清的目光,那些目光中多是恐惧,害怕,对生的渴望,扫视一眼前方大量眼巴巴看着他的契丹兵。

史从云道:“朕是天下之主,你们那辽国国主敢妄自称帝,就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如今发现你居然会说汉话,也算不错,有上进心,孔孟经典学过没有。”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律沙立即接话,没想他立即来了这么一句,连史从云自己都有些惊讶了,心里也更高兴了。

摆足架子,满意点头:“本来以为你们辽国不过夷狄之邦,化外之人,现在看你言谈举止,衣着服饰,看来也颇受圣人教化。”

“是是是,孔孟圣人之道,我学过很多,我辽国的科举每年都会考察。”耶律沙急忙道说。

面对惶恐不安的众人,史从云再次开口:“你们这次来了多少人,后方还有守军吗?”

耶律沙犹豫一下,终还是开口:“回禀天子,这次来的不是禁军,多是各部族军,大致两万人,不过后军还没到,前军只聚拢万余人,就被天子击败,北面的人应该知道消息不敢南下,可能在雁门关附近。”

史从云听了点头,不过他没全信,只眼神示意李处耘,让他派斥候去核实情况。

李处耘也是他麾下老将,一个眼神便明白天子的意思,立即开始安排人手。

“看在你会说汉话的份上,今日朕便不杀你了,也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人都明白天子是什么意思,耶律沙连跪下磕头谢恩,生怕他反悔。

史从云抬手:“随大军北上,让雁门关的辽军退出雁门关,你们就能活。”

耶律沙连点头答应,拍着胸脯保证能让北面辽军听话。

他心里自有算计,他的凶恶行径早就够了,足以吓辽国。

还需有人回去传播才行,这些人不是辽国的中央禁军,而是辽国国土上四面八方集结过来的部族军,杀了也遏制不住辽国核心武力,他上次杀的是辽国中央禁军,那才是辽国核心战斗力。

放这些人回去,等他们回到自己的部族去,便能让史皇帝的声威和恐怖在辽国广阔土地上四处撒播,深入人心。

再者,他确实也想向辽国传递一个信息,好好学汉语,写汉字,说不定哪天就能保命,军事斗争是短期奏效立竿见影的手段,文化入侵是长期经营潜移默化的根本。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北面的雁门关还在辽人手中呢,他不想强攻......

........

下午,数万秦军浩浩荡荡,压着三千多人的辽军俘,沿着河谷转向西面,随后沿山道前进,一路上不少辽军饿得晕倒在地,完全走不动。

这类人都被丢在路边等死,史从云也没下令给他们粮食,从代州到雁门关需要爬山,一大段山路大军不好展开,饿得半死不活的三千辽军很好控制,等他们吃饱了就是麻烦。

等第二天到雁门关下时,三千辽军还剩两千不到,很多在路上被扔了。

剩下的也不敢抱怨,不敢抵抗,只盼能早日逃出去。

雁门关在雁门山上,登上这座雄伟高山时,史从云心中感慨万千,雁门山,雁门郡,这里的血流得太多,这里的战争决定了数千年天下格局,从这翻过山口,后方就是朔州,以及老爹心心念念的云州,汉朝时云中郡!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即便在如今看来也是,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等外族,向北扩地,建立云中、雁门、代郡,从此这一片及其更北面的大同,内蒙南部等地就纳入中国统治。

之后赵国派大将李牧长期经营驻守雁门,后来也在雁门北大败匈奴。

到汉朝武帝时控制进一步加强,雁门北面的代郡、云中郡成汉朝大军往北进攻沙漠、草原的重要前沿基地。

随着汉朝大军在漠北草原的纵横驰骋,这些地方在汉朝时也不同其他朝代,从边境逐渐变成安稳后方,大力开发和大军的长期驻扎,使雁门往北,后世大同,内蒙南部等地越发繁荣,出现“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局面,但汉朝之后,局面就变了,这些地方重新变成战争前沿,逐渐荒废。

在唐朝诗人的诗里,昔日云中郡的繁荣富裕只能作为一种追忆。

唐朝时,北方突厥等游牧民族崛起,屡有内犯,唐王朝于是驻军于雁门山巅,于制高点以铁裹门设关城,常驻戍卒防守,慢慢便有雁门关,也就是如今的雁门关关城。

到北宋雁门关更是成对抗和抵御北方契丹的重要关隘,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就在雁门关附近。

此时抬头遥望去,远处关城漫长,位于山顶,外围城墙足有五里地左右,全建在山势最高的地方,把上下的道路扼守死,无论哪边想要到达城下,从南坡也好,北坡也好,还要爬一大段狭窄山路。

而关城里视野开阔,俯视南北,还能供大量人员生活生产。

这里一看都令人头疼,这样的关城肯定难打多,首先是视野太好,居高临下俯瞰南北山麓。

其次就是关城很大,能够长期驻扎大量人马,这点和南方的很多险关还有区别,如剑门关,嘉萌关,清流关等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关卡是险要,却难称雄关,险关是没法长期由大量人马固守的,也不适合高烈度战争对抗,

对敌人险,对自己也险,没法大量驻军就注定战争潜力有限,无法支撑高烈度战争。就像剑门关,历史上从北路入蜀的战例非常多,但号称天下第一险关的剑门关却很少能起关键作用,无法阻挡北面军队入蜀。

雁门关这样的雄关就不同,这山顶上建造周长五里多的雄伟关城,加上外围山坡的耕地,险要只是其一,其二则是长期驻扎大量士兵在这生活不成问题,必要时还能增兵。

能够长期驻守大量军队,就能应对高烈度战争和长期对抗,因此便能改变整个国家的战略格局。

如果把防线从河东中南部推到雁门关外,防御契丹人他只用从前十分之一的兵力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关键还省钱啊!

所以他早想拿下雁门关了。

不过现在,雁门关还在辽军手中,城头到处是辽兵身影,是耶律沙前军经过雁门关时留下守卫的部队,加上后来赶来集结,听说南面战局不敢南下,等候在这的辽国部族军。

根据耶律沙的说法,这些人加起来大约五六千,如果他们真拼死据守山顶雁门关城,五万大军也难打上去。

史从云押着耶律沙等人,让耶律沙挑选一个心腹去联络城头的辽兵。

耶律沙照做,之后找了三个亲兵,举着双手靠近城墙去与城头辽军说话。

双方隔着五丈左右的高低差叽里呱啦说了半天,说了大约两刻钟,三个亲兵回来,对耶律沙说了一通。

城头守军说要见耶律沙确认情况。

荆嗣主动请命,身披重甲,带了几个亲兵,押着耶律沙去城下与城头契丹人对话,双方又是一番听不懂的对话,这次更是说了半个多时辰。

过了许久,荆嗣押送耶律沙下来,耶律沙连过来向史从云转述:“他们说不敢与秦国天子对抗,明天便走,但也请天子信守诺言,不要追杀他们。”

接着又连补充一句:“也请放了我们......”不过最后一句显然是他自己加上的。

史从云懒得和他计较,心里只有雁门关,就道:“朕是天子,自会一言九鼎!”

.......

当日晚,大军在山道上扎营,但整夜都没放松戒备,不少辽军俘虏饿得去吃路边的树皮草根,史从云却依旧不给他们食物。

直到第二天天亮,雁门关城城头没了人影,史从云派十几个胆子大的士兵上山去看,结果城门被他们奋力一推就推开了!里面空无一人,契丹人真的跑了。

随后将士们欢呼,史从云命荆嗣为前锋,领兵率先进入雁门关城,很快山顶上这唐朝时修建,城门裹铁,城墙长达五里多的雄伟山巅要塞就落入秦军手中。

三军欢呼,原本以为打这样的城恐怕要大费周章,要死很多人,将士们心里都是打鼓的,没想到如今没死一个人就拿下了。

史从云也激动不已,进入关城后,在众人簇拥下大步流星登上城头,俯瞰北面的苍茫大地,可惜没有看到朔州,也见不到云州,心中有些遗憾。

耶律沙连上来,再三请求他遵守诺言。

史从云命人把剩下的一千九百多俘虏押送到雁门关北坡,然后给还活着的辽兵每人发三个粮饼,信守承诺放他们走。

临走前还对耶律沙交代,“回去告诉你们国人,终有一日朕会领麾下雄师去上京逛逛,会一会你们的国主。”

言罢不顾耶律沙脸上惊恐,拍拍他的肩膀道:“到时把汉语说好,能写好汉字,说不定能保命。”

“是是是,我一定记住天子教训!”耶律沙连低头答应。

“对了,这次南京留守萧思温也派兵了,前年朕才绕他性命,让他回去,如今他竟不知好歹敢派人南下。

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朕很生气,准备发兵十万,踏平他的幽州城,如果不想死把他女儿萧绰送来给朕暖床,哈哈哈哈!”史皇帝说着说着嚣张笑起来。

耶律沙只敢应是,不敢回话,直到史从云给他一袋粮饼,真的放他下山为止。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
趣趣阁最新小说: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