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风跟书院的诸位讲师见面的时间,也正是书院开始用午膳的时间。
齐国灭亡之后,书院里走了不少人。
但是留下的还有二十多位讲师和几百名学生。
这几百名学生里多数是十几岁的少年。
是被自家的父母亲人送到书院来的。
他们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老师,都是按照书院的安排进行的教学。
这二十多位讲师中有老有少,平日里就负责教授这些学生知识。
原本是像成怀友这种年龄大、学问高的讲师是不用亲自教这些少年的。
只不过之前离开书院的都是一些中年讲师,是书院的中坚力量。
他们一走,书院负责日常教学的讲师就有些不够用了。
所以成怀友这些年龄大一些的讲师也就重新开始了日常教学。
选择在用午膳的时候,也是公孙衍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见面的地方是一座大殿。
徐云风和公孙院长到的时候,大殿里三分之一的位置也都坐上了人。
见到徐云风和公孙衍到来。
他们纷纷起身相迎。
“见过世子殿下。”
“院长。”
徐云风也拱手回了一礼。
“徐云风见过诸位。”
接着众人便一一落座。
徐云风和公孙衍一起坐到了主位之上。
“老白,你自己找地方坐吧。”
即便这些讲师大多是没有修习内力的普通人。
老白依旧是紧紧的跟在徐云风的身后。
在书院之中,老白并没有开口说过话,而是保持着一个忠心下属的本分。
殿内的空座还有很多,老白也就随意的找了一个地方落座。
徐云风让老白找个地方坐的原因。
是刚刚院长跟他说,现在是午膳时间,不如先用过午饭。
徐云风答应了下来。
他跟院长坐一桌,自然也要让老白找个地方吃饭了。
至于还跟在院长身后的公孙止。
毕竟不是自己的人,徐云风也就没有多言。
众人刚刚落座,就有仆从打扮的人一个一个走了进来。
他们的手上端着托盘,盘中放着饭食。
片刻的功夫,每个人的面前都放上了一份饭食。
简单的用过了午饭。
刚刚那些仆从就又将桌上的东西收拾了下去,换上了一杯热茶。
“诸位,本世子此次前来,是想要请诸位下山的。”
徐云风直接说明了来意,然后就等着他们开口,接着说服他们。
台下的众人没有议论,也没有人抢先开口。
还是一位老者站了起来。
“老夫陈怀仁,敢问世子这拼音蒙学之法是如何创出?”
徐云风那里又知道是怎么创造的。
不过他倒也也没有被难到。
“陈老先生,这是本世子梦中得来。”
徐云风的这个理由让台下的人都说不出话来。
拼音这种蒙学的手段,的确是之前从未有过记载。
徐云风选择的这个理由也是很好的一个借口。
毕竟梦里啥都有。
一般穿越者应对这种问题的套路都有那么几个。
徐云风选择了一个最靠谱的。
像是什么游方道士、过路和尚,都是比较不靠谱的说法。
的确有高人隐士喜欢那一套。
但是是不可能有高人隐士是没有来历和出处的。
就像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者一样。
而梦里得来的这个理由就好得多了。
梦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每个人的梦也都是不一样的。
从梦里得来的有些时候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
显然徐云风给出的理由也不知道让陈老先生从何问起了。
“敢问世子,请我等下山所谓何事?”
又一位老者出声提问,给了陈怀仁一个坐下的台阶。
“请诸位下山,是想让诸位为这世间的教育事业再出一份力。
诸位在书院讲学,的确是教出了不少的学生,也为教育出了不少的力。
只是我觉得这件事情却不对。
诸位在这书山之上,来求学的多是官宦富家之子。
而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之中也不少仰慕书院的,但是他们却没有什么机会到书院来求学。
书院没有门第之见,但是诸位在这书山之上讲学,却是让书院有了门第之分。
诸位久坐于这书山之上,却不知这山下有多少的学子在等着你们下山。
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不是他们没有前来书院求学的心。
只是他们没有来书院求学的能力。
诸位可能会说,书院中也有不少家境贫寒的子弟。
只不过书院中家境贫寒的学生却也占不到这天下贫寒学子的万分之一。
他们付出很大的代价来到了书院求学,有幸被收下。
但是更多的是即便是付出了所有,也到不了书院的人。
我请诸位下山,就是想要让诸位将这书院搬下书山。
将这书山上的书院搬到这世间去。
让更多的读书人能给学到知识,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
徐云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跟他们说,你们这些人还没出够力。
你们还能做更加伟大,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徐云风对于这些留在书院的讲师还是有那么一些了解的。
这些大多是本身就想留在书院教书和研究学问的人。
也有少数是打算留在书院谋个前程的。
这些想要教书和研究学问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做出一些有利于世界的事情了。
他们的学问有多高,徐云风不知道。
但是徐云风知道,他们肯定都有一颗不甘寂寞的心。
他们都是心中想着做些什么,却又不肯离开书院去做的人。
他们的心中或许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理想。
但是他们自己深知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又没有人整合他们的理想,没有人去统领他们。
所以他们就会自欺欺人的留在书院教书、研究学问。
不可否认,这里面一定是有那么几位潜心研究学问的人。
但是徐云风觉得,他们多数还是郁郁不得志的人。
古代的读书人是很少有人不想干一番事业的。
学得一身的学问,没有人想要埋没。
但是徐云风也知道,读书人也少不了眼高手低的人。
甚至还有很多的人都是眼高手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