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买簪子
虽然秦素素这做法不太妥当,竟然防着自己的兄长,可秦超远的为人也确实让人不得不防。
秦志成为长子,这煮腊猪头祭祖理所应当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今年他家可是有好几个猪头,周翠莲之前还想着煮个三个猪头祭祖搞的隆重些,可是听秦素素的话,也就只讲那个家里养的猪头煮了。
秦志业和秦小草一大草就过来帮忙,因为秦华年发话,秦志成和秦志业两兄弟如今分了家,谁家不煮年夜饭都不合适,那就干脆往后的年夜饭中午在长子秦志成家里吃,晚饭在次子秦志业家里。
过年准备年夜饭都是女人的活计,男人并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而且东西昨天基本上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男人就更没有什么事,所以此时秦华年就坐在堂屋的桌子上方与秦志成两兄弟,以及秦天乐聊聊家常。
秦华年问道:“志业,如今这分了家,开春你可有什么打算?”
秦志业木讷的回答:“我还能有什么打算,开春先将田地收拾出来种上,然后就去镇上找点零工做做吧!”
秦华年又问道:“你这样挣得银子只怕都不够一家开支,你还有个读书的儿子,那束修可有地方想法子?”
秦志业摇摇头。
“爹,二弟去镇上打零工也挣不了几个钱,这开春我想去问问村长叔,看看村里有没有田地可买的,素素说咱们需要买田地,越多越好,她有用处呢!到时候真要买回来,这靠我们一家人怕也是忙不过来,还是要雇人帮着一起干活的,不如二弟就留在家里给我家帮忙,放心工钱我们给,不会让二弟白干活的。”
秦志业的脸上难得的有一丝惊奇的样子问道:“大哥你要买地?”
“是啊?这不今年靠着。。。。。。”
秦志成指了指后山的位置继续说道:“赚了点银子,素素又从周公子那里弄回来几百斤发芽的红薯,种在了沙地里面育种,我今天早上还去看了一眼,那些红薯可都开始长叶子了,素素说到时候这些叶子全部要葛来插仟什么的,我不是太懂,总之素素说那几百斤红薯种育出来的红薯藤就要种十亩地。”
“这。。。。。。我家一共也就那么点地,还都种着东西的,也不知道这红薯的产量如何,我是不敢冒这个险全部拿来种红薯,素素说那红薯烂贱的很,不挑地,我就想着要不去问问村长叔,另外买点。”
“有地最好,没有的话,我就问问看看附近有没有荒地可买,但是荒地买过来就是要废人工去开荒,但开荒也有开荒的好处,那就是头三年荒地是不用缴纳赋税的,算算到也不是很吃亏。”
“哦,想不到咱们两兄弟才分家不到两月,大哥你就发家了。”秦志业这话绝对说的是实话,没有任何阿谀奉承嫉妒在里面。
“我这也是运气好,生了个能干的女儿。要不是她认识了周公子,只怕想发家也没有门路。不过这事暂时你可别往外说,不然要是到时候事情没有办成,就惹了笑话。”
“我晓得。”
“至于超远不是说开春要下场考试吗?你知不知道需要多少银子?你那里肯定是拿不出的,这银子我就先借给你,以后再从你工钱里慢慢扣回来,你看行不行?”
“那哪成?我这还没有干活就要预支工钱,这做法不妥当。大哥你放心,超远的考试银子和束修我自己会想办法的,我家也不是真的一点银子都没有,你弟妹那里贴己银子还是有几个的,到时给凑凑,实在不行就卖点粮食,总能对付过去的。”
“可你把粮食买了,家里人吃什么?”
“春天来了,只要人勤快,总不至于饿死,再说你弟妹那人,不逼一逼,她要是再懒下去,这小草一成亲走,家里没有个女人操持,那哪行?”
秦志业最近被步步紧逼,然后又一天天的在秦志成家干活,看着勤快的大嫂,他心里也开始渐渐的有了自己的想法。
“志成,这回就听志业的,到时他们要是实在没有粮食,咱们又再说。”秦华年很欣慰的看着秦志业有所改变,难得他有了第一次自己的想法,秦华年当然要支持他。
秦志成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一家人忙的忙,聊天的聊天,竟然没有人去注意赵辰闫一个上午都没有出现,连早饭都没有吃。
此时的赵辰闫在往回走的路上,身上背着弓箭,脸上懒得的洋溢着一丝笑容。
想不到他今天运气到是好,进山就猎杀到了一只成年壮实的雄鹿,这鹿可是好东西,浑身都是宝贝,这一头鹿,赵辰闫就卖了二百两银子。
这下他不仅把昨天秦素素看中的那根包银簪子给买下来了,还特意去了金铺,给秦素素买了一根纯银实心的银簪子。
赵辰闫一想到秦素素,脸上就会不自觉的扬起笑容,这一路他走的很快,在接近中午的时候他就赶到了秦家。
“辰闫,你这一上午去那里了?”
“秦叔,我就是去后山转了转,我在你们家叨扰了这么久,今天过年,我就想着去后山看看能不能猎到点野味给年夜饭加个菜。”
“运气还不错,猎到了两只兔子和两只野鸡。”赵辰闫将手里拎着的东西举了举,这可是他回来才去后山打的,算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搪塞秦家人,自己一个上午不在家的理由。
“都是一家人,你这么见外做什么。”秦志成笑呵呵的说道。
“大哥,辰闫不是大嫂的娘家侄儿吗?为什么一直叫你们叔和婶?还有他过年不回去,他爹娘不想他吗?”秦志业今天得了空,到是琢磨出了不对劲。
“他是你大嫂的表侄儿,因为两家多年未走动,你大嫂就留他多住些日子,这过了年家里也忙,他还能留下来帮点忙。”秦志成一老实人,可是想了好一会儿才将谎圆好。
“哦,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