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左顾右盼之际,突然听到身旁的竹舍里有人对自己轻声说话。
“姑娘,你能给我口吃的吗?”
柔嘉听这声音很低弱,且怯懦懦的,更似于哀求。于是就推开了竹舍的门,发现果然正是李光地被捆着瑟缩在里面。
李光地双眼惊恐地闪烁着,样子畏畏缩缩却非常谨慎。
“是你在叫我吗?你叫李光地?”
李光地忙忧忡答道:“正是下官。”
柔嘉对他轻声说道:“你不要怕,我可以放了你。”
李光地面露喜色,兴奋地连连感谢。
柔嘉心里一慌,忙对他使了个禁声的手势,跟着前倾身子说道:“如果我放你走了,你会不会去告诉皇上他有危险?”
李光地此时并不知道她到底是谁,所以一时吞吞吐吐的不敢说话。
柔嘉哪管他心理想的是什么,见他一脸嗫嚅,心急如焚,直接说道:“告诉你实情吧,我就是皇上的妃子,我叫柔嘉。”
“柔嘉?”李光地恍然一惊,说道:“你就是柔嘉?你知道么?皇上去西泉寺还愿就是为了你呀!”
柔嘉听了眼角晶莹,忽而一滴泪珠滑落了出来。
她点了点头,又焦急地说道:“这个我知道,其实我也很思念皇上,担心皇上。”
李光地说道:“你知道吗?皇上从来没为了一个妃子如此焦急过。”
柔嘉听了他的话又是一股热流涌到了眼角。
“那你为什么要出宫呢?”李光地跟着不解地问道。
柔嘉黝黑的眼瞳透出一缕黯淡,说道:“这个我现在也解释不清楚。你听我说,我马上放你走,你去通知皇上告诉他有危险,让他千万不去玉泉寺祈福。”
李光地听了满口答应。
柔嘉终于有些放心了,又郑重地说道:“不过你要答应我一定要跟皇上说清楚,只要让他不去祈福即可,你千万不要告诉他我在那里,更不要让他出兵攻打这里。”
她知道林间虽然跟皇上对立,但这人却是个好人,自己也跟他成了朋友,自然也不希望他受到伤害。
李光地恍惚之中听得倥偬,大抵可以明白她的意思,不禁目光闪烁了一阵儿,却仍是满口答应。
柔嘉毕竟年轻,见他这般痛快,遂解开了绳索,又开门给他探望了一会儿,说道:“看来军营里的都睡下了,你快走吧!今天月色不是太明亮,你小心些走,应该不会被他们发现。”
李光地朝她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千恩万谢道:“皇妃的救命之恩李光地没齿难忘,我一定不辱皇妃的嘱托。告辞。”
他说完借着朦胧的月色偷偷地潜入了黑夜之中。
这李光地一路狂奔,心里仍是惊惶万状。直跑到几乎喘不过气来才逐渐放慢了脚步,突然间一个趔趄又摔倒在地。
此时他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站起来还要跑,却突然发现绊倒自己的居然是俱尸体。不由惊吓得如同丧胆亡魂般又栽一个跟头。由于体力已经丧失殆尽,这次想站起来可不那么容易了。
李光地呼哧带喘,咻咻地歇息了一会儿,逐渐地不再神魄颠倒。
此时,他虽仍不可安适如常,但也已不再那么惶恐了。
又休息了一会儿,待气血重灌头顶,理智也重新的归位。他寻思: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听柔嘉的?这可是一次千载难得的立功机会啊!如果能够通知皇上让他派兵剿灭了这群乱党,自己加官进爵,平步青云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么?
想到这里,李光地禁不住利欲熏心,遂更改了想法,于是将柔嘉的嘱托全然抛在了脑后。
不过仍还有个难点,那就是朱三太子一旦发现自己失踪了必然会前来捕捉自己,所以自己必须想个办法先麻痹住他们。
正自思量。突然,他盯着地上被野狼叼得面目全非的那具尸体,遽然一怔。
这不是有俱现成的尸体吗?完全可以借此来招偷梁换柱啊!
难不成这就是天意?
天意不可违啊!
李光地想着,不由得跪下来朝那具尸体拜了三拜,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李光地今日蒙难,希望能借尊驾身体一用。还望您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将来李某人飞黄腾达了,一定会好好祭奠您的亡魂。”
说完,他又衡量了尸体的高矮胖瘦,发现跟自己的确实十分吻合,于是更加确定这就是天意了。
李光地将自己的衣服跟尸体的做了换掉,又仔细端详了半晌,发现如果抛去面容这尸体跟自己简直一模一样。
于是他安下心里,转身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次日,天光大亮,朱三太子也发现了李光地的失踪,当下便派出人去四处寻找。
也许是事有凑巧,分属天意,还真让他们找到了那具无名尸体。因那尸体身着官服,众人都误以为那是李光地,对他的死信以为真。
这一下乱了朱三太子等人的计划,所有都显得不知所从。
柔嘉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感觉万分可惜。不过在她看来这也是件好事,毕竟李光地一死,皇上去西泉寺祈福的路径徐天学等人就不知道了,或许他们还能因此放弃此次的行刺计划。
果然,徐天学借机与朱三太子争执起来。
他问朱三太子道:“如今李光地死了,皇帝的行程我们也甚不了解,这行刺计划又该如何实施呢?”
朱三太子倒是不以为然,说道:“皇帝要去西泉寺祈福自是不会更改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现在不知道他的具体行程就放弃刺杀的目的吧!那岂不成了因噎废食?”
徐天学也知道他话说的在理,一旦自己出言阻止反而会被他质疑反朝廷的决心,便不再开口。
然而,朱三太子又说道:“此次行刺皇帝,不论成功与否都是我等为大业所做的贡献。即便此次行刺不成,也不能阻止我们的大业。”
徐天学听他仿佛话里有话,就问道:“此话怎讲?”
“我等志士终年不舍昼夜的奔波,为的就是完成大业。如今朝廷的两大头目皇帝与鳌将军不和人尽皆知,这正是我等大汉子民反击朝廷的绝佳时机。”朱三太子目光如炬的倡议道:“此时如果有人能够登高一呼,召集所有民间的反朝廷势力,到时候大业必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