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灵川立刻想起盘龙城从仙由退兵的理由之一,就是红将军闭关!
时局仍不稳定,红将军怎会急匆匆闭关?这件事钟胜光只字不提,众人只是心底惴测,但不多问。不过后来红将军也出关露面了,看起来一切安好,大家也放心不再多虑。
不过贺灵川有空时回想,几年前他初入盘龙城、第一次见红将军,后者身上气势强大。那种感觉就好像人直面高山,走得越近越觉其巍峨和不可撼动。
但他现在再遇红将军,后者好像变成了一个黑洞,看不出究竟,但知道深不可测。
要知道贺灵川已经今非昔比,对上仙人都能过几招,却依旧无法评估红将军的力量。
毫无疑问,对比几年之前,她的实力又有大幅度增强。其实这也侧面反映在盘龙城的攻城掠地和扩大影响力等行为上了。
钟胜光拍着贺灵川的肩膀道:“红将军告诉我,利用大方壶降临的方法,其实弥天也一直在摸索和测试。它也很没把握。”
“明白了。”贺灵川很清楚,红将军虽然强大,但本质上不脱神降之躯的范畴。弥天打算利用红将军的身体“完全”降临人间,也就是基本把自己的意识和力量都转移到红将军身上,以此绕开两界壁垒的阻隔。
这种偷渡的方式是钻法则的漏洞,但必须通过大方壶这个媒介来进行。
钟胜光炼制明灯盏的时候有多忐忑,弥天在试验大方壶特性的时候也不遑多让。毕竟这一想法、这一举措也是前无古人,祂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能不能如它预想中的成功,想必弥天也没谱。
“所以,红将军前段时间才会闭关?”贺灵川感觉到了不妙,“她要配合弥天测试?”
钟胜光叹了口气:“不得不为啊。”
红将军早就与弥天定下契约,不能抗拒祂的上身。
贺灵川很早就知道,想摆脱“神降之躯”的诅咒几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抹掉天魔种在躯体当中的“印记”。他自己是用卡bUG的方式,把奈落天的分身种进大方壶,于是奈落天就没办法派第二个分身下界。
但红将军的麻烦要复杂得多。
贺灵川虽知钟胜光早就深思熟虑,还是忍不住提出了建议:“如果把弥天诱骗到大方壶内的空间,关起来呢?”
“壶内空间?”钟胜光看他一眼,目光怪异,“哪来的壶内空间?你怎么想出来的?”
“没有么?”贺灵川干巴巴道,“既然是个壶,它里头总是空的吧?”
“虽说名为‘壶’,但我拿到大方壶之后,屡次神念探入,里面都是浑沌一片,好似什么也没有。但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壶内应该是……”钟胜光组织了一下措词,“有某种存在。只是那样的形态,我无法沟通。就好像人不能和天地沟通,不能和法则沟通。”
“原来如此。”贺灵川一脸恍然,心里却泛起轩然大波。
在历史上的盘龙城时期,大方壶还没有开辟出壶内空间!
但是贺灵川首次进入盘龙古城、首次跳入神庙前的水池时,这把神器的壶内空间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容纳了那么多的盘龙英魂!
再联想自己在大衍天珠见到的盘龙城破当天的情景,想起钟胜光自刎前的恳求和誓言,想起妙湛天说起城破当日被千雷轰顶的红将军,他终于明白:
大方壶自身确实是不断演化,在遇到贺灵川之前,它最惊人的一次变化就是壶内空间的从“无”到“有”,从浑沌到开天辟地。而这很可能是钟胜光和红将军促成的。
并且还有极重要的一点:
在盘龙城时代,这把大方壶与钟胜光大概率有某种沟通方式。否则在盘龙城破的危亡之际,钟胜光为何笃定大方壶会接受自己的请求?
贺灵川现在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告诉钟胜光,明灯盏可以帮助红将军对抗弥天?而钟胜光又为什么会深信不疑呢?
可是这把壶到了贺灵川手中之后,这种沟通就变得很……深奥了。
他当然知道,壶子本身是有意志的,否则为何带他进入壶中空间,为何替他淬炼和融变具罗树、问道树的种子,但它从不跟他直接沟通,只让他自行领会。
反正他和钟胜光的关系已经非比寻常,他干脆就直接问了:
“指挥使,到底是谁认证明灯盏对红将军有用?难道是大方壶?”
后一句,他也只是随口一提,却没想到钟胜光微一迟疑,居然点头了:
“唔,也可以这么说吧。”
这意思是,虽不中亦不远矣。
“大……”贺灵川嗓子有点干,“大方壶能与您直接沟通么?”
“直接”两个字,咬重音。
大方壶也能与他沟通,但基本是通过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方式,绝不会告诉他“你要去找明灯盏”!
好不公平啊!
钟胜光又踯躅一下,才道:“大方壶不能,但大方壶的器灵曾经可以。”
他再次强调:“曾经。”
“器灵?!”这一瞬间,贺灵川脑海走马灯一样闪过很多念头。
大概是他脸上表情太震惊,钟胜光反倒觉得奇怪:“大方壶也是法器。法器有器灵,奇怪么?”
贺灵川只能说:“不奇怪。”
成天躺在他怀里胡乱嘚吧的摄魂镜,也是器灵啊;附在披风上的血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能算作是器灵。
但是大方壶的器灵呢?为什么不来找他?
明明一百多年前,它可以跟钟胜光直接沟通的!
是了,钟胜光派他远赴重洋去取明灯盏之前,还问过他一个问题:
你觉得大方壶有灵还是无灵?
原来如此。
“但是祂告诉我,大方壶总有一天不再需要器灵。”钟胜光又拍拍贺灵川的肩膀,“说回正事。你最近带兵,有没有发现元力稍许不同?”
“更强大了。”贺灵川并没说尽,“元力不是来自大方壶么?您问一问壶子的器灵,说不定就有答案。”
何必舍近求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