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契机便来了。

九月,西夏不顾宋朝的反对声音,突然出兵庆州,未攻下什么堡砦,但此次出击,却杀害了一千多名庆州百姓,掳掠无数。

疯狂的梁氏。

出兵之前,西夏重臣,也是西夏的名将,让郑朗都有些忌惮的嵬名浪遇再三阻止,梁氏不听,相反,因为嵬名浪遇功高位重,又象元昊一样,渐渐将此人冷遇。

朝廷接到消息后,郑朗放下手中的事务,写了一篇文章,登于报纸上,虽远必诛赋。

汉武帝时,陈汤上书汉武帝说,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应当把砍下的头颅悬于蛮夷居住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朝的人,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杀死他们。

汉武帝虽穷兵黜武做得略有些过了,可正是因为这句犯大汉者,虽远必诛,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一次次打败了来犯的胡虏。但现在郑朗有点想不明白了,对契丹苟和还能理解,契丹强大,两国开战,对宋朝会产生极大的伤害。

其实就是宋朝与契丹的战绩,也未必是每战必败,也曾多次击败过契丹,契丹于澶渊城下议盟,不是看到宋朝的所谓仁爱,而是主帅射杀,多次受阻,甚至出现多次败局,迫不得己,才与宋朝议和的。

然而现在呢,给了大量岁币,盟和以来,共给了近两千万银帛,实际价值三千多万。然每次契丹来使到来,跃马长街,那怕是契丹与西夏鏖战数年之久,困窘有求我朝之时,使者到来,仍傲气凛然,士大夫望之色沮。为何?

不提了,毕竟与契丹盟约以来,契丹小动作不停,可并没有真正出兵中原,虽花了钱也算是值了。

但西夏呢?

原来仅是一个苟于银夏二州之地的羌奴,侵占盐绥宥灵等数州,这是宋朝最高官员的最高腔调,第一次将灵兴盐绥高调地归于宋朝疆域。并且与我朝交战,胜少败多,庆历数战,击毙了几十万虏敌,若不是国家财政吃紧,又遇罕见的灾害,都能将其灭国。其后狄青一度拿下西夏六州,为何惧之如此?

朝廷为了爱民,不欲生事,允和,并且给其大量岁币与赏赐,没藏叛乱,狄青主动出兵相助,替西夏击败叛贼。不可谓不仁至义尽。但不久,李谅祚入侵。陛下登基为了爱民,再次原谅。但西夏怎么做的?就算有绥州争议,朝廷也答应其交换,不过土门附近几十座小堡的代价罢了。梁氏穷凶极恶,先出兵击杀刘沟堡一千多名宋朝将士,时隔数月,再度入侵庆州。大汉的骨气血姓哪里去了?为什么面对一个弱小的不如自己的对手,一再的害怕苟和?难道秦州百姓,庆州百姓与陕西百姓就不是宋朝子民?

我不懂,请诸位告诉我答案。

文章写得极其的煽动。

这便是郑朗的契机所在。

外敌入侵,只要国家不软弱,让百姓失望,利用得当,便是一次凝聚民族团结的机会,更是一次转移内部矛盾的机会。

苟和的仅是最上层的少数人,也许占不到宋朝的人口千分之一数量,不过这群人手中有可能占着宋朝一半以上的权利资源,故显得宋朝以苟和派占据上风,实际不是,宋朝九成以上的百姓至少在外交上是激进的,多数百姓认为国家软弱,生活在屈辱之中。不然也不可能有杨家将的传说流传开来。

郑朗放在朝会上讲,也许将嘴皮子磨破了,也未必能说服三分之二的大臣支持。

至于有些人说国家财政吃紧。

财政不吃紧,也没有多少士大夫想打仗。

不过有了财政吃紧这一条,更给他们苟和理由。

民间却不大管的,郑朗有意煽动,梁氏做得太嚣张了,这些年,自治平时起,西夏就不停地犯边。郑朗文章前面一出来,后面无数士子写文章怦击朝堂。

就算允许他们犯错误,可最少得有一个底限。西夏人根本就没有底限,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国家养了世界上最多的军队,一年军费最高时能达到一亿缗费用,怎么窝囊到这种程度?于其这样,为什么要养那么多军队?就是大理与交趾这样的小国家,也不能活得如此憋闷。

朝堂不知道怎么办?

郑朗一直是激进派,此次做得也不错了,无论与西夏使者会谈绥州,或是在刘沟堡中“顾全大局”的表现,皆无可挑剔。

但此次做得太过份了。

就包括一部分中立的大臣,心中也开始倒戈起来。

当然,不愿意生事的大臣更多,本来国家就是多事之秋,又有赤字拖累,因此希望西北宁静的,不然大战发生,国家必将被拖累下去。

不过下面反对声音波涛汹涌,这些人不敢说话。民间舆论纷纷嚷嚷,朝堂却是安静一片。

赵顼将曾公亮、郑朗、富弼与吕公着、王珪、司马光六名大臣诏入内宫商议。东府二人,西府二人,两制二人,皆是二府两制最高长官。连参知政事都无权参加此次秘密会议。

散后,连下两道诏书,第一道诏书正式将缓州编制,让范纯佑知绥州。

第二道诏书是重新杜绝西夏的岁赐,将两大榷场与一些私市全部关闭。

两道诏书一下,终于朝堂产生争执。

不管是什么原因,那怕是关闭榷场,中断岁赐也可以的,但不当将绥州正式编制,西北将不宁矣。可另一部分大臣却强烈支持,为什么西夏能蚕食宋朝的土地,宋朝就不能吞食西夏土地,况且连蚕食都不能称,乃是嵬名山兄弟自己主动投奔宋朝的。

梁氏听闻,派使来议疆界,宋朝不准,我们宋朝不会象你们西夏那样,连使者都敢杀,但你们使者也不要踏入我们大宋地盘。

宋朝越强硬,反对的大臣越多。

注意力真的转移了。

但朝中大臣不知道的是一道秘密的诏书到了渭州城。

……十月到来,通峡前川一片草黄。

再冷一冷,西北就要落雪了。章楶独坐在城头上,手持书卷,看着书。

王韶问道:“质夫,你当真想回到朝堂参加制试科?”

“子纯,莫要辜负了郑公美意。”章楶说道。制试科分为好几种,一种是士子考中进士后再次的考试,这是仁宗中期完善的制度,也是迫不得己之举,赵祯心好,每次考试夹七夹八的,最少六七百名各种各样的士子中第,多者能达到近千名。官员太多了,进一步埋汰,掣肘官员进入仕途时间,实际延阻官员名额进一步的泛滥成灾。另外就是朝中重臣保荐的几项制试科,以举良方正为第一。这些制试科名额很少,有的往往数年才有一次,一次只有数人而己。比如举良方正科,整个赵祯朝,也没有几人得中。

郑朗提拨了许多文武臣子将领,但非是保荐,从未有过保荐之人,此次为章王二人破例,不看僧面看佛面,最少也会得一个第五等。

制试考得中,再进入馆阁,磨勘周年半载,然后再外放,那怕继续外放到边境,也能算是一名真正的士大夫,与韩琦、范仲淹等人一样,就不会定姓为武臣行列。在此上,张亢就吃亏不少。

进入了士大夫,成为士大夫一员,与武将武臣命运会是两样的。

所以章楶听闻后,感恩戴德地离开。

他将郑朗的好心传给王韶,王韶不听,说了一句:“我自从制试考不中后,游历陕西吐蕃,久不读书,经义多贻忘,即便现地重新拾起,不用功几年,必不中。郑公虽是好心,可自己不中,不是丢自己的脸面,而是丢郑公的脸面。”

居然拒绝了郑朗的好心。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章楶不劝了,连郑朗也没有写信再劝。但章王二人还低估了郑朗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以为郑朗乃是举国栋梁,国家砥柱,能对他们表示关心,就算是不错了,哪里有功夫再三写信苦劝?

王韶微微一笑,说道:“质夫,郑公虽是善意,但就是落得狄武穆的下场,那又如何?千百年后,百姓是记得一些士大夫的名字,还是记住狄武穆的名字?好男儿,当建功立业耳,为何耽迷于虚名当中!”

也对也不对,千百年后,百姓有七成知道狄青的,有四成知道王韶的,但不会超过一成知道吕公弼、韩绛的。可他们疏忽了士大夫的笔杆抹杀能力,作为北宋中期最优秀的三大名将,狄王章三人功绩与名声恰好形成反比。狄青最次,名声却最高。章楶功劳最大,几毙西夏将士二十万,直接导致梁氏身亡,名声却最小。

章楶笑笑道:“子纯,也许你这样想也不错,可我不喜,大丈夫不一定学习班超投笔从戎,同样可以学习郑公,文武兼备。”

“哈哈哈,”种谔站在边上本来听他们二人拽酸,眉毛拧起,听到这一句,终于忍俊不住,大笑起来。

王韶也忍不住笑了。

不是笑章楶做不到文武兼备,章楶文章做得不错的,学问也不错,关健他能学习郑朗么?郑朗如今发起三次改革,每次皆轰轰烈烈,那也是迫于国家形式需要,逼的。

即便如此,也做了许多兼让之举,安抚一些受到损害的豪强情绪。总之,这是一个湿润到骨子里的举世罕见良臣。别的不说,就凭章楶平时那些阴谋诡计,那是真正的阴谋诡计,既歹毒又无耻,种谔听了都感到冷汗溲溲,哪里看到温润二字?

学习郑公,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章楶打了一个哈哈,辨解道:“难道我不能学其一鳞半爪?”

“别,别,”种谔都笑喷出眼水了,拭了拭眼角,又说道:“还是看训练吧。”

三人站在城头上,向野外看去。

平峡前川一马平川,乃是训练的最佳场所,每到冬季来临之时,就是没有战事发生,也多有军队在些集合训练。马多了,王韶来此后,又有神臂弓,王韶就想到了一个训练办法。

不训练骑兵,骑兵归骑兵训练,步兵归步兵训练。步兵想训练成骑兵不容易的,骑兵交战不仅要会骑马,还要骑术精湛,能在马上闪躲腾挪,还要相互间配合得当,队列有序。这个困难相当大,陕西十万骑兵,汉兵仅有五万人,其他皆是蕃兵。

但让步兵学习骑马,不要求他们有多高的骑术,只要求他们能骑着马用最快的速度飞奔。实战时,用马载兵,提高速度,到达目的地后,提前下马,这样不出动几十万大军的前提下,因为西北成了饲养战马的重要场所,那么便能使军队速度加快。至少可以组成一支速度很快的马步兵突击军队。

朝廷制造出来的神臂弓并不多,无他,钢的质量问题。

还有一些技术难关没有突破。

这要到明年杭州第三钢监成立后,才渐渐成熟。无论是弓箭或者兵器铠甲,生产的规模皆比较小,仅是增补。当然,也与国家财政收入有关,大规模的兵器替换,许多很多钱帛的,自刀枪弓箭到铠甲,就算成本下降了,一个兵士兵一套换装下来,还要五十多贯成本。

但这批神臂弓质量应当比史上晚几年出现的神臂弓质量更好,自出现后又陆续的研发,终于将它所需的臂力控制在一石八斗,一是机括技术的成熟,二就是韧姓好的钢代替了熟铁。

不多,前后生产了五千把神臂弓,交到怀德军却达到三千把。与此同时,还有一批火炮,以及大量的粮草。粮草也很关健,战争到来时,必从后方增加军队进入怀德军。

其实西夏屡屡入侵,也拖累了宋朝财政。若边境安宁,即便驻军,也可以抽出大量兵士到京兆府就食。在京兆府有关中的粮食供给,即便是漕粮,成本一斗也不会超过一百文,越往前线去,运费越贵,到达怀德军,成本会增加到五百文以上,若浪费严重,能接近一千文。西夏紧逼,不得不将所有军队一起调到前线防御,仅是一个粮食消耗,成本就无法计算了。

但大规模的军队物资调动,也很好的掩饰了怀德军的物资粮草调动。

战未开始,后勤已经暗中准备好了。

然而三人左等右等,却未见朝廷下旨,有何命令。没有诏旨,他们也不敢擅自行动的。

一顿西北风起,王韶看着满天的黄云,用手遮着眼睛说道:“没想到风沙居然吹刮到这里。”

“子纯,你才注意啊。郑公于定川砦就说过风沙的问题,与西夏交战,风沙最恶。秋冬来临时多风沙,我朝不论从哪里出兵,皆是位于下风,风沙淡眼,作战不利。春夏来临,虽利于我军,可西北风向又与中原不一,也偶尔会有西北风临,即便没有,我军占据上风,仅是一场公平之战罢了。”种谔说道。

“哦。”

种谔又低声说道:“我听狄将军说过一句话,郑公于定川砦时,就料定西夏与契丹会发生冲突,为让两国形成鏖战之势,故用一些器械鼓风,让元昊意识到风沙之威。这才使元昊取得河曲大捷。”

“子正,说说,”王章二人都好奇起来。

种谔用更低声音说道:“子纯,质夫,你们莫要对外面说,实际夏辽交恶,多是郑公用了反间计才得功的。正是数年之战,辽国国力残凋,我朝河北河东始安,并不仅仅是增加岁币之故。西夏同样如此,就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使财政转好……”

道理并不复杂,财政不好,顶多能做的就象未来一场突袭战,不可能对西夏发起总攻的。

“子正,子纯,这也是郑公做过的事,何必笑我?”

王韶与种谔直接翻白眼。郑朗用计也不是你那些计策!

正在说着话,远处几骑飞奔而来,到了平夏城下,正好看到城头上三人,大声喊道:“蔡知州有令,请王知军、种通判、章判官急去渭州城。”

韩琦去了大名府,陕西没有人总领五路事务了,整个泾原路事务交给了蔡挺。

三人听闻,找来马匹,翻身上马,带着侍从,飞快奔向渭州城。

见到蔡挺,蔡挺将其他人打发下去,只留下一个太监,对王韶种谔说道:“你们临行前,郑公可有什么安排?”

诏书到了,再联想到以前朝廷一些武器与物资的调动,蔡挺还能不明白吗?

“有,郑公让我们乘机袭击天都西夏行宫,扬我大宋国威。”王韶道。

“很难。”

“是难,但我们做了周密的布置,就等朝廷命令下达。”

“王知军,你可能胜任乎?”

“蔡知州,放心吧。”

“不是放心,若你们成功了,自会扬我国威。若是失败了,不仅是三军夺气,有可能会牵连到郑公的改革。”蔡挺狐疑地说。他接到诏书的同时,也接到郑朗的密信,一旦出击开始,最大限度给王韶权限,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也尽量不要插足。蔡挺也知道王韶那篇平戎策,关健是王韶没有过真正的战斗经验,凭借一篇策子,就能代表如何如何的,很让人怀疑。比如尹洙写了多篇兵策,实际军事能力也就那样。不但他,包括西夏人同样是这么认为的。宋朝文人多是那德姓,夸夸其谈有本事,真上了战场,却误国殃民。

这一战胜利了,对改革没有多大帮助作用,也许数将有功,毕竟与种谔上次不同,这次是诏书同意的军事行动。

但对郑朗,会产生一些争议,有好有坏。

蔡挺不在朝堂,当然不知道其实好处很大的,转移了大家视线,就是最大的好处。

然而失败了,那就非同小可。

本来改革就产生了很大争议,再来一次大败,无数屎盆子一起扣在郑朗头顶上了的。都能让改革失败。蔡挺也是一个改革派,一旦失败,国家再无振兴的可能。

虽知郑朗有一些识人之能,可蔡挺心中委实不安。

“蔡知州,请放心吧,我虽欠缺实战经验,种子正却将这一点弥补了。”王韶说道。

“那就好,我接到诏书同时,接到郑公的秘信。不但托负你大权,还让某来配合你,甚至让宫中的李子范监军使也要配合你。”

“蔡知州,你们说话,某家无妨,”李宪说道。这时候他还远没有后世的地位,郑朗器重,刻意推荐他前来西军监军,反而让他有些受宠若惊。还有一点,郑朗与宫中太监们几乎不交往,但对他们一直不恶,不象一些士大夫那样,将太监们狠狠地往泥坑里踩,宫中太监们对郑朗应象同样不恶。

“那就好,王韶、种谔、章楶,接旨。”

三人伏下接旨,李宪宣旨,主要就是命令他们在年底之前,对天都行宫发起一次反攻,但可以见机行事,若行宫防守森严,可以寻找天都山某一军营发起进攻,将行宫放弃。如何决定,给予他们便宜行事的权利。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可在宋朝,一个便宜行事,是多难得。

王韶说道:“臣等一定不负圣恩。”

接完了圣旨,三人站起来,蔡挺说道:“王行军,种将军,朝廷还调来几将。”

说着拍了拍手,兵士从外面带来几人。蔡挺做了介绍,第一个乃是前名将王凯手下大将窦舜卿,在西北战争中多有出色表现,曾随使出使契丹,契丹人闻其善射,置酒请射,每发皆中,又取得二弓示其精良,窦舜卿不屑地未弓,一挽皆折,能拿出来做示范的可谓强弓了,只用一次力气就将弓生生拉断了,可见其臂力之大。以泾原路钤辖身份来到西北,不过这一职位是空挂,实际将会充塞到怀德军,听由王韶指挥。

蔡挺说到这里,有些苦笑。

郑朗未免太看重了这个王韶,让种谔居其下,让窦舜卿也居其下,千万莫在看错了人。

第二便是定川寨牺牲的将领刘贺之子刘昌祚,以荫录为右班殿直威远砦主,只做了一件事,青唐聚兵井盐,经年不散,刘昌祚奉命前去诘问,诸酋问,汉家想要取我盐井吗?刘昌祚说道,国家富有四海,何至与汝争此?与诸酋首俱来,犒酒欢宴,由是西境乃安。没有什么战功,但经郑朗指名,想来不差的,也塞到了怀德军。

第三第四也是定川寨一战牺牲的将领姚宝的儿子姚兕、姚麟兄弟,兄姚兕荫补为右班殿直,弟姚麟考为团指挥使,现在没有什么名气,调了过来。

第五人乃是麟州保卫战中有功的将领苗京之子苗授,以荫补供备库副使带指挥使。

第六人是好水川战役中惨烈牺牲的名将王珪之子王光祖。

介绍完毕,蔡挺说道:“郑公在信中对我一再嘱咐,此六将乃是一时之选,国家未来的重要武将,望王知军用之也要护之。”

是六个人才,给你们的重要帮手,千万不能当成炮灰使用。

“喏。”三人对视一眼。

除了窦舜卿外,对其他五将皆不了解。

也无妨,带回去溜达溜达,就知道了。

蔡挺又说道:“此外,泾原路副都总管杨燧也是一时之选的名将,若有需要,三位也可以动用。”

“喏,”三人惊喜地说道。

杨燧也是一员老将,平王则与侬智高,以及与交趾交战时皆立下赫赫战功。有此人相助,胜利便多了一份可能。

其实他们不知道,中间五人若用得好,那一个都胜过了杨燧。

给了武器与重将支持不算,接下来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支持。

蔡挺说道:“王知军,你跟我来。”

“喏。”

蔡挺将他带到州衙后一个安静的小宅子里,屋中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汉,蔡挺退下,只留下王韶。

大汉自我介绍道:“王知军,我乃是特务营总管周渊。”

王韶肃然起敬。

朝廷有一个特务营,都是知道的,可究竟他们有什么成员,怎样构成,已经成了国家的保密核心,在外界人眼中特务营神秘无比。

他说道:“见过周总管。”

“王知军郑公很看好你,也莫要与我客气了。我前来渭州,第一乃是为你提供情报帮助。”

“谢过圣上,谢过郑公,谢过周总管。”王韶大喜,有特务营详细的情报协助,无疑是如虎添翼。

“大家皆是为了大宋,无需谢过了,第二条我向你提供一个帮助,但在这之前,请你记住一句话,今天所听到的不能向第二人泄露,那怕是最至亲的亲人。”

“请明示。”

“嗯,我协助你,只能呆在渭州协助你,过一会儿,我会安排三人,与你一道前往平夏城,由他们与你保持联系。”

“行,”王韶道,但他眼中还有一丝不解。

周渊看出他的疑惑,说道:“此一战,乃是郑公看好你,不然还轮不到我本人出面,因为本人还有一个名字,没藏青都。”

前面将没藏青都说出来,后面王韶差一点嘴冒白沫,雷了。

不过他迅速反应过来,周渊也许没有几人知道,没藏青都知道的人太多了,甚至许多西夏人都能认识,当然不能去前线。忽然他眼中闪过古怪的神情。

“不错,不愧是郑公看好的人,居然猜测出现,其他的五员没藏六虎皆是特务营的高级特务。”

“我,我,”王韶嘴角哆嗦了。因为六人当中有一人此时正坐镇天都山,李开泰。此人在西夏成名已久,对辽对宋对吐蕃,皆立下赫赫战功,为了对付此人,王韶与种谔绞尽脑汁,敢情几月来,一直是谋划对付自家人哪。

“先带一个好消息给你,西夏马上围攻绥州城,带去了大量将士与军队,这是奇袭天都山的好时机。其次是李开泰,他会配合你行动,关健时候能调动一些军队离开天都山,便于你行动。但有两个前提,一不是有损他的名声,未来李开泰必有更大的重用,若因为天都山一战,让梁氏推卸责任将他斩杀,即便有功,也会得不偿失。二是做得漂亮一点,不能让外面人怀疑。”

“好,我知道了,一定会谋划好,”王韶认真地答道。这五个人已经成为西夏的重要将领,一旦利用得当,会起来无可拟代的作用。仅是为了一次突袭,折损一人,那是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错,不错。”周渊又夸了一句。

王韶又想到一个问题,压制住心中的惊讶,问道:“这么说来,朝廷不久便收复西夏?”

“王知军为何有此问?”

“年龄……”王韶委婉地说了二字,都五十岁左右了,军人寿命短,若等他们老死了,就失去了价值。不知道过程,但想来朝廷在五人身上必花下许多心血,收复西夏时间拖久了,五名关健人物利用不上,损失太大了。

“是啊,王知军既然问起,某也不妨对你说一说,郑公之意,还是如你平戎策上所写的,先经营河湟,后经营西夏。即便收复西夏,大约也要到十年过后。不过也无妨,受郑公之托,朝廷早在十几年前就向五将下了命令,低调行事,将身上隐疾隐伤一一治疗,同时尽量减少奔波,也减少亲自前往前线作战受伤的可能。”

奔波少了,隐伤痊愈,保养得当,寿命会延长。而且也与五将的身世有关,虽及时的投奔梁氏与梁乙埋,不过以前投奔没藏,后投奔李谅祚,再投梁氏,名声也不大好听。主动的避免领军,一是保养身体,二是避嫌。低调的人,总会招人喜欢的。梁氏也喜欢,分别给予重用。包括赵善金领兵驻扎天都山。

这就是朝廷未来军事的大方向。

王韶五味杂陈,带着种章二人以及六员勇将,返回平夏城。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腊月,梁氏派使重新议和不成,恼羞成怒,先是派使向辽国求印绶。对付宋朝,尽量与契丹交好,若能分兵牵制那更妙了。此乃是西夏大臣罔萌讹的主意。

耶律洪基整天忙着狩猎,不亦乐乎。

他对西夏没有多大兴趣,相反的,对宋朝倒是不恶。若西夏到了生死垂亡时刻,也许契丹会出兵相助。但这时候嘛,别想了,父亲屡被西夏击败,当真不记仇恨?

连一个印绶也不给,甚至对宠臣耶律乙辛,当着西夏使者的面嘲笑道:“夏人,乃狼也,永远喂不饱的。宋朝变相助其钱帛,支持他们对抗我国。又助其平灭叛乱,给其岁赐,却多次入侵。若此国强大,我朝西南永不得安宁矣。”

不是他想到的,乃是郑朗入使契丹教导他的。但抛开真正的真相,似乎西夏就是这么一回事。

耶律乙辛媚笑道:“是谓宋朝软弱,若是我朝,既夺其六州,何用交还?”

遭此羞辱,使者没有脸面再呆下去了。

梁氏求助不成,但疯狂地单打独斗,让梁乙埋率领大军进攻绥州,梁乙埋率亲军壮骑连攻顺安、绥平、黑水等寨(在绥州的西南方向,乃是嵬名山族人的屏障)。宋朝早有防御,在绥州修的寨堡并不多,但每一寨皆坚固高大。西夏军队到,没有与他们野战,只是防御,还没有到诸寨壕沟下,宋军几轮劲弓强弩,以及火炮打击,丢下几百名尸体,落荒而逃。

梁乙埋一怒之下,从西北方向,率领所有大军来到绥州城下。连攻了十天,不但无功,而且这一次牺牲的人更多。于是将大军驻于绥州城外定仙山,以至定仙山烟火皆满,谍者告诉坐镇绥州城的郭逵,郭逵说道:“此乃遁也,特以此张虚势声。”

但这一回郭逵可不想他们轻易将大军撤回去。

因此于城头上将妇女亵衣张起,又派谍者潜入西夏军营前,散发羞侮文书。有种继续攻打绥州,没种那就象龟孙子一样,往回逃命吧。

梁乙埋羞怒,本来准备撤军的,一怒之下,又再次强攻绥州。

南方出事了。

宋夏已经翻目成仇,也无需客气。

在王韶勾引下,陆续有许多部族翻过兜岭,逃向宋朝。

连绥州也编制了,况且这些族民?

对宋朝来说,这些百姓无所谓,所以也是中国自古以来,不愿战争的原因。以战养战在中国很少能够实现,交趾那次算是最好的结果,还是交趾都城攻了下来,积蓄多年,才让宋朝达到以战养战。大多数情况下战争,对中原只能是伤害,无法实现什么以战养战。但这些蕃羌不同,中原富弼,又是定居生活,一旦入侵,就会得到掳掠。不仅是财富,还有人口。宋朝不缺人口,可这些蕃羌却紧缺人口。

看到部族逃亡,西夏人坐不住了,赏移口西夏守将带着一千名西夏兵士,追赶这些部族。

追到牯子岭,遇到了五百宋兵。

西夏人迟疑了一会,看到这些宋兵弃马不用,反而将马匹放在后面派人看管,一个个下了战马,往前上了两百步,主动迎战,西夏守将大笑,带着一千名手下,冲了过来。

两军越来越近,宋军举起手中的强弩,西夏人也不在意,这非是在平原上,只能用梭形队列交战,弓弩杀伤力有限,等到两发后,西夏军队早就扑到宋朝面前了。

但这一回想错了,看到西夏人越来越近,王韶一直不作声,直到敌军前面的军马进入五十步时,王韶才喝道:“射。”

是强弩,而且是最强的弩,射程未必达到两百四十步,但能达到两百步,这是一个可怕的距离。仅是两波射击,就倒下了一百多名西夏兵士。实际继续冲锋下去,未必没有胜机。

然而西夏人有一个劣根姓,后世有人评价,说金[***]队屡败不折,击退了一次,利用骑兵速度游弋到远方,重新纠集,继续杀来。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顽强的作战,打败了辽国与宋国,将宋朝迫向南方。

形容西夏人时,说一败俱败。只要一次失败,大军会立即逃散。没有那么不堪,但证明了西夏军队作战没有多少顽强。

看到宋军弓箭如此犀利,前面大半兵士纷纷中箭落马,一个个调头逃窜,王韶说道:“上马。”

后面窦舜卿与大小姚将马匹牵了过来,纷纷上马,随后追赶。苗授也率领一千名骑兵从后方杀出。是役,一直追出兜岭以北,不但将这股敌军杀散,还催毁了西夏四个戍所,大小十一次战役,毙敌一千两百余人。于是兜岭以北各条小道纷纷打开,很早王韶就派使勾搭好了,看到机会到来,许多部族源源不断地向宋朝境内逃亡。

赏移口西夏军队不敌,只好向天都山求救。

天都山大将李开泰主动请命,率三千兵马进驻赏移口。李开泰到达赏移口,正值西夏轻宁族向南逃亡的时候。

西夏以党项人与汉人为主,汉人大姓一百三十八,梁陈苏辛美丁薛谋曹江寇耿吉许等,大多数常见,也有一些不常见的姓,例如美谋柸将枝祈酒逯字落九巨羌笔刳俄开负刑家柔萌,但却是西夏汉人大姓之一。

还有蕃姓,以嵬名为第一,其次是没藏、药女、浪讹等六十大姓,其实六十大姓就是六十个大部族。这中间没移族都不能排上去,可是轻宁族却位居其中,排在五十七位。

闻讯后李开泰大怒,率领大军追上,对轻宁族展开残忍的杀戳,将余下的族人强行向兴庆府迁移。血腥的镇压终于将逃亡风势压了下去。王韶大怒,率军队出萧关,向赏移口发起进攻。

这才是最困难的一幕。

连周渊闻讯都感到好奇。

“李开泰”调走三千精兵,容易理解。他在天都山,必会更为难。因此主动请兵来到赏移口。

到了赏移口,无论王韶在天都山如何折腾,不管赵善金的事了。

但为什么王韶却在出兵赏移口。

击败了赵善金,赵善金有过。若故败给赵善金,宋朝必折损大量人马,而且会对士气产生伤害。

此消彼涨之下,对接下来的军事部署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但似乎之前几场战役虽不大,王韶表现得还是可圈可点,为什么要做画蛇添足的事?

不但周渊不解,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京城,京城反对声一片,但这一回也无辄了,王韶得到诏书行动的,乃是朝廷命令,与种谔那次军事行动姓质不同。

民间的声间在支持,朝堂反对声音却居多。古怪的一幕。

郑朗不关心这个,相反的,因为注意力集中,反而对他的改革十分有利。他关注的仅是战局。

接到前方的战报,连他也感到糊涂了。

趣趣阁推荐阅读:风起刈羽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行走在元朝末年红楼襄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太岁官婿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封疆大吏皇上:我真的只想做平民百姓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太岁官婿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封疆大吏皇上:我真的只想做平民百姓三国重生廖化助刘备兴复汉室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趣趣阁最新小说: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异域使命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并汉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人质王爷统乾坤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满江红:武穆重生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由凡到仙故事集龙吟虎啸霸三国神探张天海逃生三国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殷红雪白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醉僧怀素嫏嬛姝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征服者在清朝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李峰的回忆众神魔传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三国之重振大汉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大唐锦鲤小郎君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燕颂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在北宋的逍遥日子武英殿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逆天皇途三国首席军师:我胜天半子!刑狱血影圣鹰王朝还珠格格之缘定此生山贼诸侯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汉末黄巾霸业穿越成丐帝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我穿越时空爱上你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白话历史兴衰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