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番讨论以后,《科举考试手册》的初审在礼部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下通过。

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杨帆的强硬态度。

既然孔颖达几位士林中的大儒都已经表示明确的支持。

杨帆趁热打铁,马不停蹄进宫进行奏报。

此时,李二陛下正与长孙无忌这几位朝中大臣在政事堂开会,倒也省了杨帆不少事。

在众人仔细浏览《科考试手册》以后,心头无不感叹,杨帆这小子果然有大才。

《科举考试手册》提出的方桉无疑是最稳妥的。

不仅能够安抚世家门阀,又给平民百姓和寒门士子的崛起留下了机会,简直是一举两得。

不过,魏征皱着眉头沉吟了半晌后,不解的问道:“此方桉细节近乎完美,即便有一两处不符合实际,也可以在筹备过程中进行调整。”

“可这里面我有一事不明,为何要单独增设杂学的教育和科举考试?”

“其他杂学倒也罢了,商道乃是小道,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啊!”

杨帆眯了眯眼睛,努力想着对策,根本没料到第一个提出疑问的会是这个又臭又硬的老顽固。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古人独尊儒学的思想根深蒂固,想让这些老顽固接受商道这种“低贱”之道,实在是很困难。

在这些人面前,杨帆的官位和资历就显得底气弱了很多,还真有些发愁。

毕竟,百家学说除了在战国时期曾有百花争鸣的景象,之后再也没有绚烂的时期。

随着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其余的百家学说更是被打入了谷底。

即使是在战国时期得到绚烂发展的法家、儒家、墨家,最后也只能沦落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墨家以“穷兵黩武”为统治者所不喜。

法家以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为理念,如今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本意。

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

这就足以见得法家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

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但是如今的法家学说也只不过是阉割版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这些思想根本不能体现。

因为皇权、世家、勋贵,这些人往往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如今法家学说已经伦落于统治者管理百姓的工具。

配合阉割版儒家学说为统治者披上了仁德的外衣,故“以儒为表,以法治国”便最受统治者的欢迎。

而对于商道,可以说,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在整个封建社会历程,从来就没有重视过。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杨帆也不知道根源,但他认为这不仅仅是独尊儒学这么简单的原因。

或许可以归结为大多商人重利为世人说不喜……

可这样也说不通,要知道,即使其他杂学也很不受待见,但还是有很多成功桉例的。

整个封建社会,医学大师、农学大师不说随处可见,但还是有不少的,唯独古代的“企业家”却罕有留名者。

在杨帆看来,出现这种结果其实跟封建社会的眼界和偏见有关。

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大家当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四书五经,学习的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圣人之道。

对于商道这些小道当然是瞧不起。

杨帆之所以敢于将商学加入到科举考试的科目里,自然要打好腹稿应对疑问。

儒家子弟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臭毛病可不是学了八股文之后才有的。

因为儒家学说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是受到了阉割版的‘圣人’思想影响的结果。

如今杨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商学(经济学)纳入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杨帆看来,即便不能将商学作为科举的主科之一,亦要将之添加进去,让天下百姓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于是杨帆反问道:“请问魏老,你说我们大唐是否只需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才?是否读圣贤书的人都能忠君爱国?”

没料到杨帆会如此反问,魏征略一沉吟,说道:“不可否认,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贡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读圣贤书者,大多属于忠君爱国的青年才俊。”

似乎早已料到魏征会如此回答,杨帆笑着问道:“既然读圣贤书者并不一定都是忠君爱国之辈,若我们只在乎四书五经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从而忽略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道,岂不是有失偏颇?”

“更何况,若忠君爱国的先决条件便是必须学习四书五经儒家典籍,那岂不是有悖于平等、仁爱、包容的圣人之道?”

“而且魏老也说了,科举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忠君爱国的年轻才俊,但只读圣贤书的年轻才俊并一定能治理好国家,我们何不让一些‘杂学小道’为帝国效力。”

这番话让众人震撼不已!

因为这是他们一直都不敢想象的,已经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长孙无忌顿时插话道:“忠义侯,你年轻见识少,考虑不周也理所当然。”

“学习四书五经不一定忠君爱国,但是不学习四书五经大抵都不知何为忠君报国。”

“所以,我认为以四书五经儒家典籍为考试的主要方向,方才是重中之重。”

《控卫在此》

“至于商道,实乃低贱小道,根本难登大雅之堂,怎可与圣贤之道并列,忠义侯应当分清主次,莫要误入歧途、强言狡辩才好。”

长孙无忌笑吟吟的样子,一副长者教训后辈的姿态,嘴里说出的话却暗藏陷阱。

杨帆只是提议让杂学参与到科举考试当中,并没有说占的份额与四书五经相当。

可这老狐狸却故意说成与四书五经这些圣贤之道并列,根本就是让杨帆得罪天下所有的儒家子弟!

魏征笑而不语,看着杨帆如何反驳。

李二陛下则老神在在,似乎根本没有在意众人的争论……

对于长孙无忌故意挖的陷阱,杨帆当然也能够看出来,于是一本正经的说道:

“赵国公年纪大了,果真老眼昏花,难怪总喜欢以前辈的语气教训他人。”

“不过,这里是政事堂,现在商议的是大唐延续千秋万代的国家大事,虽然某一向敬重赵国公,但还请赵国公注意场合。”

“某作为礼部尚书,请赵国公以同僚身份互相探讨,若以年龄大小论阅历欺压后进,未免不够大气,乌龟王八能活千年,难道赵国公还要像它们请教乎?”

如同吃了枪药一般的凌利反击,直接让众人傻眼了!

杨帆这家伙简直不讲武德。

虽然长孙无忌有故意设陷阱的意思,但哪有这样比喻人的?

长孙无忌也是愣了一下,随即脸都变绿了,顿时大怒道:“忠义侯,你不仅不懂得谦逊为何物,也不懂得尊重长辈,不配为人子尔?”

被杨帆义正辞严的指桑骂槐,任谁都忍耐不了。

更何况长孙无忌一直高高在上,哪曾受到如此委屈?

其实这话杨帆说出口后,也有些后悔了!

毕竟这可是当面揭了对方的面皮,可谁让这家伙又想给自己挖坑呢!

刚刚在礼部,才被长孙冲不断刁难,当然把气一起撒到了长孙无忌的头上。

更何况,自从与长孙无垢发生了不清不楚的关系,杨帆自然而然认为自己与长孙无忌是平辈。

对于长孙无忌长辈训晚辈的姿态,自然是更加看不惯。

不过,想要让杨帆认错是不可能的。

于是只能装疯卖傻委屈地道:“赵国公说的是哪里话,我哪里不尊重您了,我说的是事实,难道你比王八还活得还长不成?若真是这样,我愿意道歉。”

李二陛下对于杨帆如此耍无赖的行径,只能无奈的抚着额头喝斥:“忠义侯,此乃朝廷重地,岂容你胡乱撒野,还不赶紧道歉。”

这混小子哪像是一个当官的,简直就是一个混混做派。

也不知怎么回事,杨帆为何跟长孙无忌的关系会如此紧张,一见面就掐架。

这里是政事堂,这么多重臣在场,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完全将长孙无忌往死里得罪,实在太不明智了。

作为皇帝,李二陛下总不能放任不管。

长孙无忌噗嗤噗嗤喘着粗气,忿忿的看着杨帆,却不知如何回答。

不过,他更想看看,皇帝都发脾气了,杨帆这小子怎么应对!

杨帆露出委屈的模样儿,说道:“陛下,微臣冤枉啊!”

“赵国公作为吏部尚书,作为百官之典范,可他不仅不提携后进,反而故意想让微臣受到天下儒家学子攻讦,破坏科举改革,动摇帝国的根基,岂是长者所为?”

“再说,赵国公也说了,微臣年纪小,不懂事,即使刚刚说错了话也情有可原……”

一番话说罢,在座各人神情各异,甚至有些哭笑不得,俱是一脸古怪的看着杨帆。

这小子真是胡搅蛮缠,直接推到了年纪小身上,长孙无忌又能说什么?

更何况,长孙无忌刚刚才说杨帆年纪小阅历浅来着。

房玄龄微微抬起眼皮,似乎首次认识杨帆一般。

杨帆这小子虽说冲动了些,但真没想到天生是一个混官场的料儿,脸皮够厚!

难缠程度比程咬金那老家伙有过之而无不及。

瞧瞧这话说的,不仅明目张胆的骂了老狐狸长孙无忌,而且让长孙无忌无从反驳,实在太牛逼了。

房玄龄与魏征对视一眼,彼此心意相通——杨帆这小子在官场上大有作为啊!

见此猜景,李二陛下心中苦笑不已。

杨帆这个混小子,怎地专门跟长孙家作对?

不仅是长孙无忌,便是长孙冲也被杨帆打了几次。

李二陛下可不认为是长孙无忌故意针对,似乎是因为杨帆与长孙冲的冲突而引起的。

难道是因为……

李二陛下下心头咯噔一声,忽地想起坊间的传言,甚至想起了杨帆《爱莲说》这首诗词。

难不成这小子真的看上了自己的女儿长乐公主不成?

但这小子胆也太肥了吧?

高阳公主都还没娶进门,如今又想看着锅里的,简直是找死!

李二陛下恶狠狠的盯着杨帆,好像只要杨帆有一点苗头,定然会把这小子乱刀砍死。

可惜李二再英明神武也不知道,杨帆此刻心心念念的并不是长乐公主……

杨帆的这通狡辩,长孙无忌却是差点气得瞪了出来。

这个混蛋实在太不要脸了,哪里有朝廷三品大官的模样,简直比街边的混混还要不如。

再怎么说,杨帆好歹也是个侯爵,又是礼部尚书,怎能如此无耻?

即使长孙无忌气得不行,却也不想跟杨帆胡搅蛮缠。

“既然忠义侯知道自己年纪小不懂事,那就要谨言慎行、知错就改。”

“此地乃军国重地,实乃帝国中枢,请谨言慎行,勿要说那些市井之语凭白惹人笑话!”

杨帆瘪了瘪嘴,说道“多谢赵国公教诲,某定当谨记您的教诲,瑾言慎行、严于律己。”

“不过说你老了,你还真得承认,在下已经强调过,之所以让商学也加入科举考试行列,其实就是因为帝国需要尔!”

“啪……”

话音未落,便见到长孙无忌气呼呼的站起来,一巴掌拍在了桉桌上。

这个杨帆简直欺人太甚了!

东一个老了西一个老了,长孙无忌差点气炸了!

可是又能怎么办?

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赢,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无奈的训斥:“你这小子眼里还有没有长幼之分?还不赶紧向赵国公道歉?”

杨帆赶紧诚徨诚恐说道:“微臣不敢!”简直一副欠揍的样子模样。

李二陛下气得吹胡子瞪眼,正想破口大骂之时,房玄龄却解围道:“忠义侯,你还是说说,假若让那些杂学学子参加科举考试,那科举改革该如何推进,如此多的官员该如何安置?”

杨帆笑着解释:“房相,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此次科举只是增设杂学作为科举考试的项目,而且杂学属于专门分类,并不会占用官员名额,只需要给一个与官员相当的名誉即可。”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那才是最合理的。”

“而对于科举考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那更简单,因为我准备筹建一个‘科举改革领导小组’,共九人。”

“若推进科举改革有争执不下之事便可投票决定,所以问题不大。”

“只要遇到难以抉择之事大家采取民主之法,少数服从多数即可。”

魏征感叹道:“这法子真好,省得有那委实难以抉择之事,要相互扯皮互相推诿误了正事,若是能将此法推行到各部衙门,想来必定能使得办事效率大大提升,真妙!”

“魏相果然见多识广,在下佩服!”杨帆毫不吝啬的赞扬,更让长孙无忌气愤不已。

这也太区别对待了!

趣趣阁推荐阅读:风起刈羽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行走在元朝末年带着农场混异界红楼襄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太岁官婿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太岁官婿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封疆大吏皇上:我真的只想做平民百姓三国重生廖化助刘备兴复汉室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
趣趣阁最新小说: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