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四零章云氏的道理

春光明媚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好起来。

董仲舒的脸色很难看,云琅的心情却越发的好了起来。

原本,董仲舒这三个字就不该跟商贾有任何的联系,如今,不好了,他亲笔写的名帖上多了云氏钱庄四个字,于是,董仲舒的大名就跟云氏子钱被捆绑在一起了。

是个人都知道董仲舒此人视钱财,权势如粪土,堪称大汉国的道德标杆。

没人会怀疑董仲舒的人品,既然董仲舒将自己的名帖套上云氏钱庄的封皮,就说明,这家云氏钱庄跟董仲舒的人品一样坚挺可靠。

商贾在大汉是一个不入流的职业,而子钱家更是不入流中的不入流。

当一个不入流的东西跟一个望之弥高的东西捆绑在一起,两者自然会形成一个奇妙的平衡。

名声,信誉,是钱庄的生命线,皇帝的背书不一定能让钱庄深入人心。

而董仲舒的背书就不一样了,这家伙的信誉真的可以拿出来当钱用的。

尤其在读书人中间,这是一个快要类比圣贤一样的人物。

追是追不回来了,无论如何也是追不回来了,那些儒家弟子的马车又好,配的挽马也很健壮,云琅又用钱催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名帖送到各地的大儒手中。

因此,想要追回已经不可能了。

“老夫已经将会场选在太学,云侯以为如何?”董仲舒果然是一个办大事的人,眼看事情不可挽回,立刻就把别的事情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云琅摇头道:“你看看富贵城,到处都是工地,如何能是一个可以安静谈论大事的地方?

某家以为,云氏庄园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地域宽广,不但安静,食宿条件也好一些。

云氏厨娘又有做大宴的经验,就算是杯盘碗盏这些器具,也与别处大为不同。

重要的宾客可以入住云氏山居,先生也在山居居住过,应该知道那里的妙处。“

董仲舒面无表情的道:“如果没有云氏钱庄的事情,将谈论之所放在云氏,老夫求之不得,如今,要再议。”

云琅看了董仲舒一眼道:“云氏钱庄从开办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是一个吸百姓血汗的商铺。

而是一个救济万民,让大汉国变得富强的商铺。

不但开了一分利息的先河,还逼迫其余子钱家不得不降低利息,将赚钱的方式从吸允贷款人血汗改变为贷款人服务上。

先生讲究文以载道,云氏钱庄讲究货通天下,小小钱庄却有大志向。

这是利国利民之举,先生万万不可一概论之。

某家已经将这种经商之举,称之为——儒商!”

董仲舒的手微微颤抖,颌下胡须无风自动……

“既然如此,此次会所,就安置在云氏,只是你云氏除过仆从,其余人等都要退出。”

云琅笑道:“云氏人口简单,自然会退出,空出云氏庄园款待各地大贤。

我已经命门下弟子张安世全权负责此事,家中两位谒者,内外两位管家,六个厨娘也听从调派。

即便是云氏甲士,也可为到来的诸位大贤护卫。”

董仲舒的面色缓和了一些,叹口气道:“甚好。”

云琅拱手道:“先生不妨现在就入住云氏,但有不妥之处,尽管命张安世修改,定不能委屈了前来长安的我儒家大贤。”

董仲舒将不多的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半晌才怒吼道:“你也知晓你是儒家门下?

将商贾与儒家混为一谈,我看你日后如何有面目去见我儒家的列位先哲!”

云琅冷笑道:“《公羊春秋》《颜氏春秋》《严氏春秋》《左氏春秋》的纷争才是先生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小小的儒商之争。”

董仲舒叹口气道:“管仲分四民,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这是有道理的。

你的行为完美的诠释了这个道理。

公羊与诸派的纷争,不过是大地上无数条流淌的河流,本质都是水,终究会万流归一。

你这个儒商却是漂浮在河流上的渣滓,随波逐流,哪怕是流淌到归墟,也是渣滓,无法与清水合二为一。”

云琅大笑道:“何来归墟?归墟在何处?我西北理工以为,大地上的水没有流淌进什么归墟里面,而是化而为气,升变为云,云彩飘拂遇冷而成冰雪雨雾,而后重新落在大地上。

先生乃是当代文宗,怎么可信口开河?”

只要云琅开始跟董仲舒说格物,董仲舒就不得不闭上嘴巴,以前无数次的辩论都证明云琅一旦说出一个道理,必定会有证据在后面。

如果云琅跟他讨论儒学,他会将云浪驳斥的哑口无言,掩面逃遁。

同样的,如果云琅开始跟他说格物,也差不多是同样的结果。

云琅跟董仲舒的第二次会面以云琅的大获全胜告终,确定了云氏庄园为会议地点,确定了以云氏仆役为主要服务人员,确定了由云氏印书作坊将会以纪要刊印成书的决定。

张安世接到云琅的指令之后非常的惊讶。

云琅看了张安世一眼就摇摇头,也不做解释,如果霍光在,这孩子应该早就看出来董仲舒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为了凑齐前来长安的大儒,董仲舒的弟子全部被派出去请人了,为了应付将要到来的《春秋之辩》,董仲舒这些天来事务繁重,不但要重新整理自己的公羊学说,还要考虑那些大儒发难的方式,更要考虑皇帝是否能够接受此次大会总结出来的纪要。

他是一个人,是一个耄耋老人,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折磨了。

那里还有什么精力去组织大会,考虑大会后勤事宜,这样的事情由云氏来承担自然是最好不过。

组织这样的聚会,对云氏有着无穷的好处,不愁云琅不答应。

他万万没有想到,该死的云琅会趁机将污秽的商贾与这样高妙的聚会联系在一起。

然,骑虎难下,只好听之任之。

刘彻在知道云琅跟董仲舒会面的结果之后,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他知道云琅不是一个可以任人鱼肉的家伙,没想到云氏居然会把一场大会利用到这个地步。

不由得从心底里为董仲舒感到难过。

“云氏的梅花鹿居然会低头施礼,您说怪不怪?”

阿娇急匆匆的进来,披风还没有解掉,就对刘彻道。

刘彻放下手里的奏章道:“不奇怪!”

“为何?”

“公孙敖给朕敬献了一只会尊称朕为‘陛下’的鸟。”

“这跟云氏的梅花鹿有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朕得了那只鸟,正准备将之当做祥瑞告知世人,云氏会施礼的梅花鹿就来了。

还说那种会说话的鸟名曰——鹦鹉,只要给他时间,他甚至能调教的那只鹦鹉念赋。

朕就说了一句无稽之谈,他就给你送来了两只会给人行礼的梅花鹿,你说有什么关联?”

阿娇啧啧出声道:“可怜的公孙敖,这一辈子怕是要被云琅欺负到死了。”

刘彻冷哼一声道:“该可怜的不是公孙敖,而是董仲舒……”

“董仲舒又怎么了?”

“董仲舒预备召集天下大儒来长安,趁着朕对儒学有好感,准备确定儒学天下第一国学的地位。

结果被云琅弄成了扩散云氏钱庄的好机会,你看看,这就是董仲舒亲笔具名的请柬外皮。”

阿娇接过外皮仔细看了看道:“模样很怪,做成图案还是挺好看的。”

“董仲舒此刻的心情定然很不好,你派人去安抚一下这个老倌吧,他年岁大了,恐怕经不起几次这样的伤害。”

刘彻非常同情的对阿娇道。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
趣趣阁最新小说: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