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围绕南院聊了一大堆,张介宾却知道所谓南院,也就是南京太医院。看来一人是太医院吏目子侄,一位是南太医院医官。
只是挖人挖到太医院门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那青年医术水平实在太高,世代太医,家学渊源显赫;二是南太医院实在无人,以至于病重乱投医,见一个拉一个,能不能挖到人就完全看运气。
想到这,张介宾赶紧自我介绍道:“小子山阴张介宾,见过两位先生,不知如何称呼?”
年长者哈哈笑道:“这位是金溪龚居中,不说你也知道吧?至于我,南太医院傅仁宇,你可能没听说过。”
张介宾听到龚居中,顿时想起龚师曾说过,他的子侄辈,有一人与大家年纪相差仿佛,医学天赋极高,想必就是此人了。
至于傅仁宇,他倒真没怎么听说过,正打算恭维几句。
龚居中笑道:“允科兄那是自谦,你别当真,南京傅家乃眼科世家,一般人或许不怎么关注,但论及眼科,他自称第二,就没人敢自认第一了。”
张介宾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是真没怎么关注眼科,以至于没听说过傅家眼科之名。刚才听傅仁宇自谦,还差点信以为真。
“好了,你我虽是忘年交,可也不能夸来夸去。让人听了还以为我们目中无人,小觑天下英雄。”
傅仁宇打趣道。虽如此说,可神色间,自有一股子舍我其谁的风骨。那是他对自身医学水平的自信。
自古都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可医学不一样。医家多是全能型,能治百病,但却有擅长与不擅长之别。
所谓擅长,不过是看的人多了,经验更丰富些。傅家专攻眼科,历代累积经验方远超同代医家。同理,又因为傅家擅长眼科,无数眼科患者慕名而来,又增加了眼科经验,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大家又闲聊了一会,该来的人基本都来了,徐春甫此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鄙人徐春甫,祁门人,添为太医院御医,也是此间一体堂主人。在此欢迎各位医家圣手不远千里来此。”
众人闻言,立刻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徐春甫的声音。
“本来是要尽地主之谊,多陪大家游玩一段时间,原先预定集会时间是九月,如今提前了两个半月,还请见谅。”
“无妨无妨!”
“理解理解。”
众人七嘴八舌的回复,并无多少抱怨之声。
“因身体原因,前太医院院使徐伟已经辞官归乡,我岐黄中人于朝中痛失一定海神针。我个人数月前也递交辞呈,礼部也早批准,本想赖到秋分去,如今看是不行了。”
“加上前些日子广慧寺讲学事件,朝野风声鹤唳,以上种种导致我们提前召开此次医林大会。”
“大会主要分为两项,一是太医荐考,今日在场同仁皆可参考,与以往不同,此次落选不会责罚举荐人。”
“其二,医学交流。有不少人都是我们邀请过来参加医学交流的,比如蕲州李时珍、南京傅仁宇、歙县方有执、南丰李梃、休宁孙一奎等等,皆是我医坛不世出之人杰。”
“或已用毕生心血着就医书,或正在编写中,这都是功在当下,利于千秋之事。”
“说句毫不夸大的话,在座医家圣手,代表了我大明医学的最高成就,放眼历朝历代,也是能挤进名医之列。”
众人听到这,大惊之下,纷纷站了起身,忙一个劲的否认。这玩笑开大了,在薛立斋已逝,万密斋不出的年代,谁敢自称代表大明医术水平?
“诸君无需如此,我们这是关着门说自家话,楼下已无患者,在座都是仁厚君子。有一说一,拿事实说话。评书中有青梅煮酒论英雄,我们也可来谈医说药论岐黄嘛!”
听徐春甫这般话,众人都冷静了下来,不少人额头都布满了汗水,悄悄擦拭。可徐春甫停下半响,都没人接话。他只得再次说道:“既如此,那我就来抛砖引玉。”
“如今公认当世医术第一的是万密斋先生,万老擅长儿科,有万氏小儿科之说。于儿科一门,可有能相提并论者?”
众人皆摇头,何止是儿科,君不知湖广数府州县都流传“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由此便知万密斋的医术之精湛。
“针灸有徐凤《针灸大全》、汪机《针灸问对》、高武《针灸聚英》三书可称经典,其中高武《针灸聚英》成就最高,这毋庸置疑吧?”
众人有些迟疑,三本针灸专着,有的人看过一两本,有的人只是闻其名而未见其书,只有部分人见过三本,此时都是零零散散的点头称是。
徐春甫也不管众人看没看过,直接点评道:“三衢杨家针灸世家,杨继洲更是博采众长,结合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于历代针灸专着,自成一家,其针灸水平可称当世第一。”
众人闻言都颇感惊讶,不成想徐春甫对杨济时这般推崇,不少人都第一次知道三衢杨家这个针灸世家。
徐春甫给了一些时间大家消化,等堂中声音小了下来,他才接着说道:“再说眼科,自称国朝之初倪维德撰《原机启微》以来,一直都是眼科医家案头必备之书,后由我太医院前院使薛立斋校注,增补薛氏眼科医论和眼科方剂于下卷,使此书更易读懂实用。”
“而南京傅家本是眼科世家,当代传人傅仁宇,更是集眼科之大成,假以时日,整理医学付梓布于市,定又是眼科一代表作。”
“不知何人眼科水平可相提并论,不妨提出来,也好互相切磋切磋。”
众人暗自估量了一下,除了南京傅仁宇还真没听说有什么眼科圣手。就这样一个个单论下来,众医家不得不承认,他们还真代表了当世医学最高水平。只是论的方法不再是全科,而是单科。
这样想来,众医家不由感到肩上责任无比沉重,担心自己给明代医学抹黑。这情况在文坛早已出现,甚至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虽一定程度上振奋了明代诗文不温不火局面,但也不得不说,明代诗文成就远不如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