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老二能像老四这般省心、这般有能力,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可事实就是这样,对比之下,朱重八对老二更添几分不满。
就在此时,紧闭已久的坤宁宫大门忽然打开,露出了站在离大门数丈远处的马皇后。
朱标、朱棣和朱樉等人看到马皇后出现都激动万分,连忙上前拜见,想扶马皇后一把。
但是马皇后却摆手阻止了他们:“我这病还没有完全好利索,可能还会传染给你们,所以你们别靠近我了。”
朱标和朱棣听了母亲的话,只好遗憾地停下脚步,在原地与马皇后交谈。
过了一会儿,朱棣望着马皇后问道:“娘,到底是谁治好了您的病呢?”
当得知母后患上肺痨并且病情危急时,无论是朱樉还是朱棣都仿佛觉得天要塌下来一样,焦急万分赶回来探视。
而当得到母亲平安的消息后,这份担忧也转为了欣喜若狂的心情,让人禁不住落泪。
特别是马皇后自己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可能因此离开人世的情况下,看到孩子们因为她的事不顾一切赶回的情景也是无比欣慰。
这次对于马皇后来说就像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在生死边界徘徊了一番。
这场面让众人感到既高兴又感伤,大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亲情的交流温暖人心。
不过如果当初老朱没有得知关于朱标的事情以及老二犯下的诸多荒唐事情的话,这种团聚的时刻或许会更加完美无缺。
一阵倾诉过后,朱棣擦干眼泪,再次望向母亲,追问是什么人治好了她的病。
这个问题让他心中十分好奇,毕竟肺痨是当时难以治愈的重症,连道衍大师也说毫无对策。
然而这次母亲居然痊愈了,所以他急于知道答案。
原本气氛还很和睦温馨,但在朱棣提出这个问题后,这种和谐的氛围似乎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变化。
由于韩力的身份特殊,不管是朱重八还是朱标甚至马皇后,都没有想好怎么去对待这个人。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尽量不让更多人知道韩力的存在就暂时隐瞒。
于是朱标回应朱棣:“是一位民间奇士,说可以治好娘的病。
起初我们谁都不信,但病不能耽误。
后来那人开方之后,我们在其他同样患肺痨的人身上试了一下,没想到真的奏效了!接着马上给娘吃下此药,结果娘的情况迅速好转起来……”
他说这段话也算事情一部分,当初听到韩力能治愈时,包括朱标和朱重八在内的众人都表示怀疑,而韩力的确是个来自民间的神秘人物。
虽说不是出自大明朝的民间,而是数百年后民间所流传的故事。
听完朱标的话,朱重八与马皇后都不由得松了口气,他们实在担心朱标会说出实情。
“那位奇人如今在哪儿?我定要好好感谢他一番!”
朱棣说此话时满是真诚,他是打心底里想要好好感谢那位治愈母亲的能人。
这哪里只是治好了母亲的病症,简直就像修补好了自己的苍穹!“俺……俺也是同样的想法!”
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只能趴着无法动弹的秦王朱樉,也在此刻开了口。
对于这位治愈母亲疾病的民间异人,他同样充满感激,想当面好好表达谢意。
要是朱樉知道这次被父皇如此狠揍,正是因为那位“奇人”
的一番话导致,不知心中又作何感想,还会不会有此刻的想法。
“这位奇人不愿留下姓名,也不想让更多人找到他、知晓他的行踪。”
朱重八接着朱标的话,开始了胡编乱造。
朱棣听罢顿时觉得惋惜无比,母亲的救命恩人没法当面道谢,不能一睹如此神奇之人的真容,确实让人满心遗憾。
不过,他对自己父皇的说法深信不疑。
常言道,越是有大本领的人脾气越是古怪。
能治好严重的肺痨、挽救母亲性命的,那还不就是奇人嘛!而且还是极有本事的那种奇人,有这等行为倒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朱棣相信了,朱重八和马皇后的心这才稍微安下来些。
可紧接着朱棣的一句话就让朱重八倍感受伤:“父皇,那名奇人治好了娘亲的病,可谓咱家的大恩人,您一定要重重赏赐他,绝不可冷待人家。”
听到这话,朱重八不禁想起韩力当初以此事要挟自己,写下圣旨将爱女许配给他为妻的情形,心里满是苦涩。
这件事儿他还真不敢在妹妹面前提起,害怕她知道为了治病闺女付出了多大牺牲而难受,并挥拳相向。
“这还用说吗?我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吗?怎么可能会怠慢了人家?”
虽然内心五味杂陈,但朱重八还是要努力摆出一副豪爽模样回应朱棣,这一番表现场面倒是颇为精彩。
而马皇后听到朱棣的话之后,也愈发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正确——决定在痊愈的第一时间亲自去见韩力,并将其收作义子。
这般救命的鸿恩,这般奇特之人,如果不将其收为义子确实难以安心,也对不住韩力所立下的盖世功劳……“今天是中秋佳节,孩子们都回来了,这也是他们陆续前往封地以后,我们一家最齐整的一次团聚。
重八,赶紧命人准备中秋宴席,咱们欢聚一下吧。”
马皇后望着朱重八说道。
“妹子,这场宴会……是不是先搁置,等所有孩子都回来咱们再一起聚也不迟,不过是几天的事情。”
朱重八真不想举办这个中秋晚宴,得知朱标和老二的事儿之后,他实在没有心情搞这个。
更何况妹妹身体尚未康复,也无法一同参与其中。
“万万不可,今日正值中秋佳节,那就该有节日的样子才行。
这是我们家里的事情,就得我说了算!”
马皇后话音一落,老朱顿时没了辙。
“好吧,好吧,那就办。”
“父皇,不如把今晚的宴会地点改到这里如何?我们几个在外面,娘可以在里面开门候着啊。”
当朱棣的话音刚落,朱重八立刻眉开眼笑。
他连声称赞:“好!好!”
同时连连拍打着朱棣的肩膀,内心不禁感慨:老四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好儿子。
此刻,他越看朱棣,心里就越觉得喜欢。
“父皇,母后,我去叫有容。”
在安排好了中秋晚宴的事宜后,朱棣转头对朱重八和马皇后说道。
这件事也让朱棣想起许久未见的妹妹朱有容。
他深感这个妹妹命运多舛,自从经历了不幸的遭遇之后,在他的眼里便愈加珍贵了。
作为马皇后生下的五个儿子后的唯一女儿,宁国公主的地位不言而喻。
再加上她一向懂事乖巧的性格,更让几个哥哥疼爱不已。
正因如此,长时间未见面的情况下,朱棣也特别思念自己的妹妹。
“俺……俺也去!”
一听到朱棣要去喊妹妹参与晚宴,趴在一边一直保持沉默的朱樉,忽然变得兴奋起来。
他用力支撑着胳膊,试图从地上站起,然而因为牵动了伤口,又痛的哎呀一声趴回了下去。
就在朱棣打算出发找朱有容时,朱重八却开口制止:“老四,不要再去找有容了,你也知道有容的情况。
事情发生以后,她根本不愿意离开寿宁宫半步。
无论是中秋晚宴还是其他的活动,她全都拒绝参加。
你现在过去只会徒增她的伤痛。”
虽然朱重八表面上没有流露太多的情绪,但他心中并非毫无波澜。
上次朱有容出寿宁宫的确带来了一线希望,可如今他担心朱棣此行若真去了那里,或许会碰到韩力。
为了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与麻烦,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朱棣。
“是啊,孩子,现在你去不太合适。”
马皇后也附和道,表示赞同。
听了这话,朱棣怔了一下,他原本以为父母会支持他的想法,毕竟每年中秋他们都会让在府的兄弟前去邀请有客一同庆祝,为何今年如此坚定地反对?
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何今日归来,总觉得父皇与母后的反应有些异常?是否是因为自己多年就藩在外,久未归家导致的印象偏差呢?
“四弟,咱们走吧,先给老二上药去。
我们也好久不见了,刚好借这次聚会上药之机聊聊天。”
太子朱标此时伸手拉住朱棣说道,并顺势发出邀请。
对此朱棣也没有拒绝,刚才心中的疑惑也暂时抛诸脑后,于是跟随太子一起去照顾受伤的朱樉。
望着远去的太子、朱棣以及躺在担架上的朱樉,朱重八与马皇后的心情既感到欣慰又夹杂着些许酸楚。
欣慰之处在于他们的几个儿子仍旧和睦如同以往;历史上许多皇室手足相残的情节在他们家尚未出现;可令人难过的是老二朱樉所犯的过错,让他成了最令人头疼的人。
“只希望这次经历能让他长些教训,别再犯傻事了。”
马皇后叹息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对老二采取多种措施帮他改正。
要是真的没用,那我们就不再放任他外派为藩王,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好了。”
朱重八语气严厉地说出了计划,接着又补充了一句,“邓氏这种人绝对不能再留下!她怎么能做这种违背原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