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天色,也不算太晚。
霍去病将手中的环首刀扔给了身后赵破奴。
“舅舅,我去去就回。”
话音刚落,人已经驾马远去。
卫青想喊住他都来不及。
看着大外甥越来越小的背影,卫青直摇头。
这孩子说稳重吧,这都快到酉时了,不赶紧回府,还往林子里头钻。
若说浮躁,可这孩子偏偏又是个屡战屡胜的骠骑将军。
看了一眼手持环首刀,恭敬站在一旁的赵破奴。
卫青语气温和,“今日骑兵操练已毕,你先回府吧。”
“是,大将军。”赵破奴恭敬行了一礼,放下环首刀快步离去。
夕阳西下,卫青回到了屋内。
骑兵操练是结束了,但他所负责的军务可不只是这些。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屋内已燃起了数盏烛火。
桌案上的文书也全部处理干净,卫青这才惊觉,自己这大外甥出去了还未回来。
蹙眉在周边巡视了一圈,不见霍去病的丝毫踪影。
卫青不禁多了几分着急。
上林苑虽是皇家园囿,也有军士巡逻,但也不是完全安全。
他看向一旁执勤的军士,“骠骑将军回来过吗?”
军士忙回答,“骠骑将军未曾归来。”
卫青的眉头皱的更深,他快步走向马厩。
“你带上一队人,立刻随我去寻骠骑将军!”
他的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一阵马蹄声。
卫青循声望去,就见霍去病快马加鞭而来。
看他身后,树枝摇晃,间接抖落不少花瓣。
卫青的表情裂了。
“你这么晚归来,就是为了去摘这些花?”
霍去病跃下了马背,对上舅舅不可思议的眼神,霍去病笑容明媚张扬。
“瑶瑶最喜欢这些花花草草了,我多摘一些回去,她见了一定会欢喜的!”
卫青目光落到了马背那一大捧花束上,颜色鲜艳夺目,瞧着也有四五种花。
他也只认出了梅花。
“没想到府上的梅花都谢了,上林苑的梅花开得倒是好。”
说完,他瞥了一眼还在一旁呲着牙乐的霍去病。
“这么多的花,要做多少菜肴?瑶瑶忙的过来吗?”
霍去病一摆手,“瑶瑶看到这些,只会欢喜,又有了这么多的食材。”
“她那小脑袋瓜,和我们可不一样。”
“只要是和吃食相关,那是转的极快。”
说完这话,霍去病扫了一眼马背上的花束。
有些花他也不认识。
不过不重要,瑶瑶认识便好。
若是哪种花特别爱吃,明日便带着瑶瑶多摘些。
“舅舅,那我便先回府了,瑶瑶也该等急了。”
说话间,霍去病已跃上了马背。
正准备离去时,看到双手空空的舅舅,霍去病转身便要抽出一枝梅花。
“舅舅不如也带一枝梅花回去,舅母不是极爱那道梅花鸡汤吗?”
卫青忙阻止了霍去病的动作。
“这梅花你还是带回这个府上吧,你舅母的我自会去摘。”
霍去病也不坚持,收回了手。
“舅舅,我先回去了,今日瑶瑶又想出几道新菜,我先去帮你尝尝!”
“梅花便在那片林中,骑马不过两刻钟的距离。”
“你要摘,便快些去,再晚些天就黑了,只怕是看不清了。”
卫青笑道:“这个臭小子,快些回去吧,莫让瑶瑶饿着肚子等你。”
看着大外甥远去的背影,卫青转身拿起了那把环首刀。
公主喜爱的岂止是那道梅花鸡汤,梅花粥、梅花饼一样爱不释手。
府上也是连着吃了好几日,直到梅花都谢完了,这几道才从桌案上消失。
如今既然要摘,那便多摘一些吧!
树林的掩盖之下,数棵梅花树开的正盛。
卫青几刀下去,怀中很快便有了满满一大捧。
这么多,公主应该是够吃了。
抱着满怀的梅花,卫青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
华灯初上,却还不见卫青身影,平阳蹙了蹙眉,脸上闪现一丝担忧。
仲卿往日这时辰早已回府,今日怎么还不见归来?
难不成,是操练骑兵时出了意外?
亦或是,又被陛下唤进宫了?
那怎么没见内侍来通传?
素云捧着一碗羹汤,轻手轻脚来到了平阳身侧。
“公主,这羹汤如今温度正好,不如先用上一些?”
“将军想必是被军务绊住了脚,应该很快便能回府上了。”
平阳略抬了抬手,阻止素云的动作。
她没有胃口饮用羹汤,但也因素云的话安心了些。
今时不同往日。
若是以前,她早已是派人去上林苑询问。
只是如今这上林苑,已不是她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了。
思及此,她的心底多了几分阴郁,只是面上丝毫不显。
“你说的对,若是有事,仲卿定然会派人来通传。”
“羹汤你搁这儿吧,让膳房准备好,等将军到了,立刻上菜。”
素云放下羹汤,即刻吩咐仆从去膳房,自己则安静站立在公主身后。
屋内陷入了平静,平阳看着羹汤渐渐出神。
成亲至今,她与卫青一同用膳的机会并不算多。
二人相处时,也是恭敬有余,亲密不足。
卫青身负要职,又深受陛下器重,待在宫中、上林苑的时间远比在府上的时间更多。
她与卫青也早已习惯了各用各的膳食。
只是,她偶尔听卫子夫提及。
霍家那三兄妹每日的昼食、晡食都是一同用的。
若是哪日去病或者霍光回去晚了,另外两人也会在家中等着。
当时她面上夸赞,心中却在嗤笑,这两兄妹倒是会哄人。
但回到府上,她却神使鬼差的也和霍家兄妹做了一样的事。
她今日还能清晰的回想起,卫青见到她,等着他归府一块用晡食时的神态。
欣喜,对于惊讶。
这几月下来,她也发现,自己与卫青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平阳垂下眼眸,不再细想,只是问道:
“三位公子,可曾用了膳?”
素云快速回道:“三位公子已用过膳食,如今都在书房抄阅兵书。”
平阳不再细问,只是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清茶。
纸张的出现,让整个长安城的高官贵族都不约而同开始更换家中的竹简。
只是别家都是下人做的事,偏偏在这卫家是公子们的活计。
卫青的理由非常充分。
你表兄二人都能抄完府中竹简,你们有兄弟三人,如何不能抄完?
一句话,堵住了兄弟三人所有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