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呢?还没有消息吗?”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他手中的画轴已被紧紧卷起,轴柄上的白玉雕龙仿佛也感受到了帝王的不安,隐隐透出一股凉意。
房玄龄躬身出列,眉宇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回禀陛下,李靖将军传来消息,尉迟宝林及其残部极其狡猾,屡次逃脱追捕。
泾阳一战,尉迟宝林更是以寡敌众,斩杀我军六十二名陌刀卫后,遁入秦岭山脉,不知所踪。”
“六十二名陌刀卫!”
李世民猛地将手中的画轴掷于地上,白玉雕龙磕碰在青砖上,发出一声脆响。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胸中翻涌的怒火。
“朕的陌刀军,朕的亲卫,如今竟被一个逆贼杀得七零八落!陌刀军如今还剩几成?”
房玄龄的声音更加低沉,“不足三成。”殿内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李世民粗重的呼吸声。
他来回踱步,龙靴踏在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一下,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
半晌,李世民才停住脚步,语气森寒,“秦妃呢?抓住了吗?”
“没有,陛下。”
房玄龄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楚王府残部拼死护卫秦妃,如今也不知所踪。”
李世民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
他缓缓走到御案前,拿起一方砚台,细细摩挲着。
“朕记得,当年川儿还小的时候,最喜欢在朕的御书房里玩耍,尤其喜欢这方砚台……”
李世民指腹轻抚着砚台上的螭龙纹饰,仿佛透过这冰冷的石材,触摸到幼子稚嫩的脸庞。
“那时,他是多么聪慧,多么孝顺……”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回忆,仿佛陷入了往昔的温情之中。
“朕曾亲自教他书法,他写得一手好字,笔锋遒劲有力,颇有朕的风范……”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温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寒意。
“可如今,他却与朕兵戎相见!”
李世民的手重重地按在砚台上,指节泛白,青筋暴起。
“朕不得不承认,他比朕想象的还要出色,朕的陌刀军竟然损失如此惨重!”
李世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他将朕逼到了如此境地,朕别无选择!”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承乾虽然资质平庸,但他毕竟是嫡长子,是朕钦定的储君!朕绝不能让大唐江山落入旁人之手!”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身看向房玄龄,“玄龄,五姓七望那边,情况如何?”
房玄龄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陛下,世家大族对您……多有不满意。”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尤其是荥阳郑氏,他们对先太子之事耿耿于怀,许多郑氏门下的官员称病不出,对朝政消极怠工。”
“荥阳郑氏……”
李世民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良久才开口道:
“郑继伯,朕的老朋友啊!”
李世民感慨中却突然想起一事,他转头看向房玄龄。
“玄龄,今日怎么不见辅机?”
房玄龄略一迟疑,躬身答道:“回禀陛下,辅机……他府中突遭变故,这十日来,都闭门不出。”
“哦?朕怎么没听说?出了何事?”李世民剑眉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房玄龄脸色凝重,压低声音说道:
“十日前,有人在皇城门口发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长孙顺德大人的头颅,还有一封……威胁信。”
十日前,晨曦微露,皇城门口的守卫像往常一样巡逻,却在朱红色的城门下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包裹。
包裹用粗布包裹,渗出点点暗红,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弥漫开来。
守卫壮着胆子打开,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那双圆睁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不甘。
仔细辨认,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顺德。
包裹里还有一封信,信上用鲜红的字体写着:“下一个,就是长孙无忌!”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惊雷一般在皇城炸响。
长孙无忌得知噩耗,悲痛欲绝,又惊恐万分,整个人都瘫软在地。
他把自己关在府中,十日来,滴水未进,蓬头垢面,双目无神地望着窗外,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儿子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
恐惧像一条毒蛇,紧紧缠绕着他的心脏,让他喘不过气来。
“是谁?究竟是谁要害我们长孙一家?”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
房玄龄的声音将李世民的思绪拉回现实。
“威胁信……”李世民重复着这三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信上可有署名?”
房玄龄摇了摇头,“没有,字迹也经过刻意伪装,难以辨认。”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辅机大人……他如今……怕是难以理事。”
“啪!”
李世民手中的茶盏重重地落在桌案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李世民的手微微颤抖,茶盏的碎片散落在桌案上,发出细微的响声。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低沉而坚定:
“辅机哀伤至深,朕能理解。不过,国事为重,朕会亲自带些礼品去慰问一番,希望他能稍作宽慰。”
“玄龄,军营兵甲情况如何?”李世民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感。
房玄龄立刻回答:“回禀陛下,经过这几日的清点,军营兵甲状况良好,完好数量已达九成。将士们士气高昂,训练有素,随时可以应对突发事件。”
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稍感宽慰。
他看了看窗外,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殿的地面上,一缕缕光影交错,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城,低声说道:“朕要确保大唐的安宁,任何威胁都必须铲除。”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李世民转过身:
“你先退下吧,朕乏了。”
房玄龄躬身应道:“是,陛下。”他转身疾步离去,留下李世民独自站在窗前,目光坚定而深邃。
李世民负手而立,凝视着窗外巍峨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
房玄龄领命而去后,他回到案前,批阅奏折。
朱笔在奏折上留下鲜红的痕迹,每一笔都关系着大唐的国运民生。
窗外鸟鸣声声,清脆悦耳,却无法驱散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突厥的威胁如同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寝食难安。
“父皇……”一声稚嫩的呼唤打断了李世民的沉思。
他抬起头,只见小新城穿着鹅黄色的襦裙,蹦蹦跳跳地跑进大殿,身后跟着两名宫女,亦步亦趋。
李世民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放下手中的奏折,向小新城招了招手:
“新城,你怎么来了?”
小新城跑到李世民身边,仰起小脸,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父皇,川哥什么时候回来呀?新城想他了。”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心中闪过一丝不忍。
他摸了摸小新城的头,柔声说道:
“你川哥去了很远的地方,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新城乖,等你川哥回来,父皇一定让他带好多礼物给你。”
小新城嘟起小嘴,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可是,新城现在就想见川哥嘛。”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这样吧,父皇让画师给你画一幅你川哥的画像,好不好?”
小新城摇了摇头,执拗地说道:“不要画像,新城要见真正的川哥。”
李世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看着小新城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父皇,母后说川哥去了突厥,突厥在哪里呀?远不远?”
小新城继续追问道,清澈的眸子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李世民眼神闪烁,避开了女儿的视线。
“突厥啊,很远很远……”
他顿了顿,转头吩咐身边侍立的太监。
“去,将朕珍藏的南海珍珠取来,送给公主。”
小新城接过珍珠,却丝毫没有欣喜之意,她紧紧攥着珍珠,小脸上满是失望。
“父皇,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新城?”
李世民强作欢颜,将小新城抱在膝上。
“怎么会呢?父皇怎么会瞒着新城呢?新城想多了。”
小新城从李世民怀里挣脱出来,转身跑出了大殿,临走前,她回头看了一眼李世民。
“父皇……”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根针,刺痛了李世民的心。
回到寝宫,小新城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
画卷上,一群少年少女在草地上嬉戏玩耍,其中一个俊朗的少年,正是她的皇兄——李川。
小新城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画中李川的脸庞,眼眶渐渐湿润。
“川哥,你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大家都说你回不来了。”
小新城气鼓鼓地跺了跺脚,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父皇骗人!母后也骗人!连承乾哥哥和李泰哥哥也骗人!”
小新城的声音越来越大,语气也越来越激动,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粉嫩的脸颊滑落。
跟过来想要安慰女儿的李世民沉默了。
他在门口看着女儿伤心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愧疚。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这个年幼的女儿,又怎能理解这其中的复杂和残酷?
他缓缓走到小新城面前,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大手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
“新城乖,不哭,不哭……”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小新城伏在李世民的肩头,哭得更加伤心了。
她的小手紧紧抓住李世民的衣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父皇,我想川哥,你带我去找他好不好?”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小新城的后背,柔声哄劝道:
“好,好,父皇答应你,过段时间,父皇带你去找你川哥,好不好?”
小新城停止了哭泣,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李世民。
“真的吗?父皇不骗我?”
李世民看着女儿充满期盼的眼神,心中一软,再次承诺道:
“父皇什么时候骗过你?等父皇忙完这段时间,一定带你去找你川哥。”
小新城破涕为笑,紧紧抱住李世民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父皇最好了!”
李世民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笑容,心中却更加沉重。
他知道,这个承诺,他未必能够兑现……
小新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李世民怀里挣脱出来,拉着他的手说道:
“父皇,你等等我。”
她转身跑回寝宫,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卷轴,又兴冲冲地跑了回来,将卷轴递给李世民。
“父皇,你看,这是我和川哥一起画的画,川哥画画可好了!”
李世民接过卷轴,缓缓展开。
画卷上,一群少年少女在草地上嬉戏玩耍,其中一个俊朗的少年,正是楚王——李川。
看着画中李川灿烂的笑容,李世民的他将画卷重新卷好,递还给小新城。
“新城,这幅画,你要好好保存。”
小新城接过画卷,小心翼翼地卷好,放回枕头底下。
他伸出大手,轻轻抚摸着新城柔软的发顶,感受着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
他心中柔软一片,这个女儿是他掌上明珠,自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然而,作为帝王,他肩上承担着大唐的兴衰,不能事事遂她的心愿。
他转向一旁的宫女吩咐道:
“你们好好照顾公主,带公主去御花园玩耍,莫要让她胡闹。”
宫女们连忙应是,小心翼翼地将小新城扶起离开了。
李世民看着小新城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心中清楚,这个承诺,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一个哄骗孩子的借口罢了。
小新城在御花园玩耍一阵后,心中仍然闷闷不乐。
她嘟着小嘴,迈着小碎步,走过长长的回廊,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寝宫里,宫女小莹在整理着她的衣物,见她回来,连忙迎了上来,关切地问道:
“公主,您回来啦!”
小新城没有理会小莹,径直走到自己的床边,她挥了挥手,语气有些不耐烦。
“你们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小莹知道公主心情不好,不敢多问,连忙领着其他宫女退出了寝宫。
小新城确认所有人都离开后,将画卷平铺在冰凉的地板上,缓缓地躺了下来,仰面看着画中的人,喃喃自语,带着一丝孩童的稚气和疑惑。
“川哥什么时候回来呢?”